李巖鵬,石 浩
(1.齊齊哈爾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黑龍江齊齊哈爾161006;2.齊齊哈爾市河道管理處,黑龍江齊齊哈爾161006)
參見本刊P112文。
參見本刊P112文。
堤頂超高是風浪爬高、風壅水面高度和安全加高之和。
漠河縣老槽河左、右堤土壩工程等級為Ⅲ等,土壩設計按國標《堤防工程設計規范》GB50286-98進行計算。土壩基本為南北走向,計算風向采用南東南風、北東北、東東南風、東風、東北風。設計風速采用距江水面10 m高處多年平均最大風速的1.5倍,。見表1。

表1 風速、風向統計表 m/s
漠河縣老槽河左、右堤土壩工程等級為Ⅲ等,按國標《堤防工程設計規范》GB50286-98進行計算。
3.2.1 波浪要素計算
波浪要素可按下列公式:

式中:H為平均波高,m;T為平均波周期,s;V為計算風速,m/s;F為風區長度,m;d為水域平均水深,m;tmin為風浪達到穩定狀態的最小風時,s;g為重力加速度,取9.81m/s2。
不規則波的波周期可采用平均波周期,按平均波周期計算波長L按以下公式計算:

式中:L為平均波長,m;
3.2.2 風壅水面高度計算

式中:e為計算點的風壅水面高度,m;K為綜合摩阻系數,可取K=3.6×10-6;V為設計風速,按計算波浪的風速確定; F為由計算點逆風向量到對岸的距離,m;d為水域的平均水深,m;β為風向與垂直于堤軸線的法線的夾角(度)。
3.2.3 波浪爬高計算
當m=1.5~5.0時,正向來波在單坡上的平均波浪爬高

式中:RP為累積頻率為P的波浪爬高,m;K△為斜坡的糙率及滲透系數,根據護面類型按表1確定,取為0.9;KV為經驗系數,可根據風速V,m/s,堤前水深d,m、重力加速度g,m/ s2組成的無維量,按表2確定;KP為爬高累積頻率換算系數,可按表3確定;m為斜坡坡率,m=ctgα,α為斜坡坡角,度;H為堤前波浪平均波高,m;L為堤前波浪的波長m。
不同累積頻率下的波浪爬高Rp可由平均波高與壩迎水面前水深的比值和相應的累積頻率P(%)按表3規定的系數計算求得。漠河縣老槽河堤防為不允許越浪堤防,設計波浪爬高值采用累計頻率為2%的爬高值R2%。
當來波波向與壩軸線的法線成β夾角時,波浪爬高等于正向來波計算爬高值乘以折減系數Kβ,Kβ按表3確定。
3.2.4 堤頂高程確定
堤頂在水面靜水位以上的超高按下式確定:

式中:y為壩頂超高,m;Rp為最大波浪在壩坡上爬高,m;e最大風壅水面高度,m;A為安全加高,設計情況為0.7 m。
根據以上公式,壩頂超高計算結果見表2。
根據有關規定,結合上述計算成果,漠河縣老槽河左、右堤計算堤頂超高統一取1.5 m。
堤頂高程按設計洪水位加堤頂超高計算,計算成果見表3。老槽河左堤首端與大林河堤防末端相連,大林河堤防末端高程為435.30 m,則老槽河左堤首端樁號0+000處堤頂設計高程為435.30 m。
[1]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GB50286—96堤防工程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8.
[2]江蘇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SL265—2001水閘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1.
[3]齊齊哈爾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漠河縣老槽河近期治理工程初步設計報告[R].齊齊哈爾:齊齊哈爾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2011.

表2 老槽河堤頂超高計算成果表

表3 老槽河堤頂高程成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