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玉順,盧玉海
(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哈爾濱150080)
石縫水庫位于哈爾濱尚志市長壽鄉新發屯南1.0 km處,螞蟻河左岸支流大亮子河右岸小支流上,壩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積6.35 km2。石縫水庫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顧防洪、養魚等綜合利用的小(1)型水利樞紐,由土壩、溢洪道、輸水洞等建筑物組成。
水庫設計總庫容161×104m3,興利庫容116.99×104m3。設計補償灌溉面積153.3 hm2。水庫正常蓄水位100.55 m,相應庫容109×104m3;設計洪水標準為20 a一遇,相應設計洪水位101.23 m;校核洪水標準為200 a一遇,相應校核洪水位101.75 m。
輸水洞布置主要由進口段、閘室段、洞身段、消力池、海漫段等組成,涵洞尺寸為1.2m×1.6m×1(寬×高×孔數)。
進口段只進行護底,護砌長15 m,渠底高程為94.90 m,護砌為干砌石厚30 cm、砂卵石20 cm。進口兩側設圓弧導墻,圓弧半徑為4 m,圓心角為90°,墻頂高程96.50 m,底板頂高程為94.90 m。
閘室段長5.0 m,寬2.6 m,底板高程為94.90 m,邊墩頂高程為102.90 m,邊墩寬0.7 m,底板厚1.2 m?;A底部置換水撼砂,深度為2.8 m。閘室設一扇工作門,一扇檢修門。工作閘門、檢修閘門均采用平面滑動式鋼閘門、手電兩用螺桿啟閉機,上部設啟閉室。
洞身段為鋼筋混凝土方涵,結構尺寸為1.2m×1.6m×1 (高×寬×孔),共分4節,兩節10 m長,兩節9.5 m長,總長為39 m。洞壁厚0.4 m,進口底高程為94.90 m,出口底高程為94.90 m。底部設10 cm素混凝土墊層?;A底部置換水撼砂,深度為1.2 m。
消力池段采用鋼筋混凝土U型槽結構,底寬由1.2 m擴散至6.5 m,長度為12.5 m,池深0.8 m,底板頂高程為93.60 m,底板厚1.0 m,底部設10 cm素混凝土墊層。后接海漫段。
海漫段長15 m,渠底高程為94.40 m,護砌為干砌石厚30 cm、砂卵石20 cm、一層無紡布。
輸水洞基礎坐落在低液限黏土地基上,地基容許承載力[R]=80kPa。
用于輸水洞穩定分析的荷載包括:自重、靜水壓力、揚壓力及其它荷載;其中揚壓力包括浮托力和滲透壓力。輸水洞穩定計算成果詳見表1。
經計算,各建筑物基底垂直正應力均為壓應力,各建筑物抗滑、抗浮穩定安全系數及不均勻系數均滿足規范要求。但根據地質勘察成果,持力層容許承載力建議值[R]= 80kPa,閘室段和洞身段的基底應力均大于80kPa,即基礎的承載力不滿足要求,需進行基礎處理。
按穩定計算成果,閘室段及洞身段地基承載力不滿足要求,需進行基礎處理以保證工程安全,本次設計初步擬定了兩個方案,換填墊層法和砂石樁法。按《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為2002)對地基允許承載力進行核算,公式為:

式中:b為矩形基礎底面的寬度,m;l為矩形基礎底面的寬度,m;Pk為基礎底面處的平均壓力值,kPa;Pc為基礎底面處土的自重壓力值,kPa;Pz為墊層底面處土的附加應力值,kPa;Pcz為墊層底面處土的自重壓力值,kPa;z為基礎底面下墊層的厚度,m;θ為墊層的壓力擴散角,粗砂取30°,°;γm為基礎底面以上土的加權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faz為墊層底面處經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Pa。

表1 輸水洞穩定計算表

表2 換填墊層法計算表
經計算,輸水洞閘室基礎換砂2.80 m左右至③全風化花崗巖,洞身段換砂1.2 m左右至①低液限黏土層,此時的Pz+ Pcz均大于深度修正后的承載力特征值faz,承載力可以滿足要求。基礎換砂為水撼粗砂,要求其相對密度達到0.75。

式中:d為樁身平均直徑;de為1根樁分擔的處理堤基面積的等效圓直徑;s為樁間距;m為樁土面積置換率;n為樁土應力比,2~4;fsk為處理后樁間土承載力特征值,如無經驗時,可取天然堤基承載力特征值,kPa。
經計算,閘室部分樁身平均直徑為0.80 m,正方形布樁,樁間距1 m;洞身部分樁身平均直徑為0.60 m,正方形布樁,樁間距1 m。
經比較,換填砂層法投資比砂石樁法少3.17萬元,本次設計砂層采用置換水撼砂,閘室墊層厚度為2.8 m,底寬為6 m;閘洞身墊層厚度為1.2 m,底寬為3.5 m。
地基處理的目的是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改善地基土的工程性質,達到滿足建筑物地基穩定和變形的要求。本文對地基處理采用了換填墊層和砂石樁兩種方式進行比較,此外還有預壓法,強夯法和強夯置換法、振沖法、水泥土攪拌法、高壓噴射注漿法等等。具體采用哪種處理方式,還應根據工程具體的地質情況,擬定幾種處理方案,進行技術經濟比較之后,確定合理的地基處理方式。

表3 換填墊層法投資表

表4 砂石樁法投資表
[1]江蘇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SL265-2001水閘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1.
[2]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SL319—2005混凝土重力壩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
[3]水利部天津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SL253—2000溢洪道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0.
[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GB50201—94防洪標準[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4.
[5]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SL252—2000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