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沈緒明
作為歐洲領先的汽車及工業物流服務供應商,捷富凱憑借其在Gefbox系統、國際運輸、陸路運輸、車輛配送、海關和增值稅務代理等物流領域的專長,為世界各國與地區的各行業客戶提供創新的物流解決方案。集團業務目前在全球擁有400家分支機構,已覆蓋全球150個國家,位列歐洲十大物流集團之一,2010年總營業額達34億歐元。

捷富凱集團亞洲區總裁 潘瑞賦先生
在最近的一年里,捷富凱相繼宣布與中國國際貨運航空公司、東風鴻泰物流有限公司、民生輪船有限公司等中國業內的知名企業開展合作,表現出捷富凱希望與中國經濟同步高速發展,以及為提高中國乃至世界物流發展水平而不懈努力的愿景和決心。
日前,本刊記者就捷富凱在中國的發展之道及其前景與捷富凱集團亞洲區總裁潘瑞賦先生展開對話。
記者:捷富凱在歐洲是位列前十的物流集團,那么在中國,捷富凱目前運營情況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績?
潘瑞賦:中國對捷富凱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在此前遭遇全球金融危機時,中國的業績表現始終可圈可點,讓我們充分意識到這個市場的無窮潛力。自2003年進入中國以來,捷富凱一直通過尋求合作伙伴等方式積極謀求發展,不斷拓寬在中國市場上的業務網絡。鑒于中國正日益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捷富凱也擬在充分發揮汽車物流領域專長的基礎上,把業務逐步延伸到汽車以外的其它相關領域。
我們將捷富凱東亞業務的總部設在上海,并主要通過四家公司實體開展運營:
一是捷富凱中國,專注于從事空運或海運門對門服務及汽車全球采購解決方案的設計施行,主要客戶包括標志摩托、偉世通、ABB和Gam esa等;二是東風捷富凱,它的前身是捷富凱鴻泰,是捷富凱和東風鴻泰共同建立的專門從事生產物流的合資企業,主要客戶為神龍汽車武漢工廠;第三是捷富凱香港,目前主要致力于洲際間空運和海運物流運輸。第四是與民生實業旗下的民生輪船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的深圳民生捷富凱物流有限公司,將為長安、標致、雪鐵龍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務。
捷富凱除了繼續為其客戶創造價值外,在國際貿易領域也可以說成績斐然。2011年捷富凱在中國的整箱海運對外出口貨運量較2010年提高42%,出口至全球各地的貨運量達2萬標準箱;通過滾裝船向國外出口汽車4000輛,同時憑借開通中國(包括香港地區)和南美東海岸之間新的貿易線路,使得貨運量增長超過20%,我們還新推出了從上海/寧波/香港三地往來法國和西班牙的整箱及拼箱貨運服務。
記者:捷富凱進入中國已9年,它了解、適應和融入中國市場的主要途徑是什么,目前的發展進程又如何?
潘瑞賦:捷富凱近年來積極與中國本土企業開展合作,力圖將捷富凱成熟的物流工程技術經驗和中國合作伙伴在本土市場上的豐富資源以及實際操作經驗相結合,讓彼此各展所長,為客戶提供最佳物流解決方案。以過去的2011年為例,我們在上半年與中國國際貨運航空簽訂了新的合作協議,在原有合作框架基礎上將上海直飛巴黎的貨運航班提升到每周四班,周貨運量也提高到14噸。除了跨國貿易物流方面的合作,10月捷富凱與東風汽車旗下的東風鴻泰2008年共同組建的捷富凱鴻泰正式更名為東風捷富凱,為神龍汽車提供包括汽車生產物流在內的更多服務,而捷富凱在中國新成立的合資公司民生捷富凱則將全面接手目前中國投資規模最大的汽車合資項目長安、雪鐵龍的物流業務。從數量上看,2011年捷富凱在中國的運營實體從3個增加到了4個,與中國本土物流及汽車企業合作的力度和深度都在加強,2012年捷富凱將繼續與中國國內的合作伙伴相互磨合,尋求更多共贏的合作機會,在這片市場上穩步地可持續地成長。
記者:目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盡管國內各行業的物流需求依然看漲,全球經濟形勢的影響勢必也將波及國內物流行業,與此同時國內社會物流總費用居高不下,相關整治法規有所收緊,這些因素均成為當前一些物流企業成本高企的背后推手,不知捷富凱是否有自己獨特的應對?
潘瑞賦:這里捷富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它始終倡導和大力探索發展的多式聯運服務,尤其在物流行業整體成本壓力較大的今天,它的價值將越來越凸顯。對于物流運輸企業而言,成本抬高的原因除了原料價格居高不下、市場競爭格局使然等之外,公路運能漸趨飽和,整治力度越來越大都是壓力來源,多式聯運本身是一種全公路運輸的替代解決方案,能大幅削弱物流運輸對公路的過度依賴。尤其從長遠來看,它能同時削減成本,提高運輸效率乃至質量。
記者:提到多式聯運,眾所周知,它是一個涉及面很廣的復雜系統,不僅運輸工具多樣,運輸線路長,環節多,而且國際貿易活動中的參與方很多,管理難度大,信息化準確度要高,而貴公司憑借雄厚的基礎設施設備、先進的技術和經營管理理念以及信息化手段,是如何把多式聯運發展成為核心優勢的?目前的發展情況又如何呢?
潘瑞賦:多式聯運物流按運輸方式包括公路、鐵路、水路等將貨物運輸鏈分為多個階段,是公認的無論在運輸價格、運輸距離、可靠性抑或送達時間方面都堪稱最高效運輸方式的解決方案,捷富凱最早在1975年就開辟了連接西班牙比戈(Vigo)和法國圣納澤爾(Saint-Nazaire)“海上高速公路”,從而在探索公路運輸替代方案方面開創了新局面。
它在環保方面也有非常卓越的表現,隨著現在“綠色物流”逐步成為主流,鐵路運輸已經成為貨物運輸方式的首選。憑借六十多年采用鐵路與公路相結合的運輸方式進行貨物運輸的豐富經驗,捷富凱可以根據制造商客戶的需求并基于現有的運輸基建設施,為客戶量身打造最佳多式聯運方案,畢竟我們在1975年就在歐洲完成了第一個多式聯運項目的建設。到目前捷富凱有25%的運輸解決方案采用其它運輸方式代替公路運輸,遠超歐洲17%的平均水平。而捷富凱強大的點對點貨運能力和在歐洲建立起的龐大的配送網絡,都確保了為客戶爭取最佳的貨物轉運時間。
2011年6月捷富凱宣布獲得歐盟 “馬可波羅”計劃的支持,開始著手部署連接法國沃蘇勒(Vesoul)和俄羅斯卡盧加(Kaluga)的鐵路項目。這條線路途經德國和波蘭,是歐洲境內規模最大的多式聯運項目之一,將用來替代原本往返于法國和俄羅斯 之間的704輛貨車。此外,目前捷富凱正在籌劃發展中國與歐洲各地的多式聯運通道,一旦落實必將大幅推動中歐間國際貿易往來。
捷富凱還提供全方位的多式聯運增值服務,鑒于現在長途貨運過程中所涉及的相關方越來越多,包括公路貨運和倉儲代理、鐵路貨車和集裝箱整合運營商、鐵路運營商以及負責最后交貨的陸路運輸承運人,其中捷富凱扮演的是集成者的角色,確保最優的運輸時間和更低的物流成本,提高整個供應鏈的工作效率。基于現有服務的優勢,捷富凱還將繼續探索新的多式聯運解決方案,在2012年,捷富凱將在全球范圍內建立CKD(全散件)供應鏈,使世界各地(歐洲、亞洲和南美洲)制造的零部件都能通過鐵路和海路及時運到歐洲以外的工廠。
記者:捷富凱在可持續發展領域有哪些實際舉措?

潘瑞賦:捷富凱在2011年取得了一系列突破。營業額與2010年相比有較大的增漲幅度,這得益于捷富凱對經營成本和日常開銷的嚴格控制。目前,捷富凱已經走出了經濟危機對其造成的影響,并呈現出更為強勁的表現。為了給制造業客戶提供更好的支持,并繼續供應鏈國際擴張的步伐,捷富凱在其客戶的目標區域建立起了一個又一個子公司,目前已進入150余個國家,作為擴大亞洲地區業務版圖的重要戰略舉措,捷富凱又在去年12月初正式進入印度市場,這些都是企業在不斷努力實現業務的多元化及盈利性增長的具體表現,也是公司極力追求可持續經營的一個方面。
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我們倡導講道德和負責任的企業行為。捷富凱有非常明確的環保政策,我們在公司內部積極推行這些政策,并接受外部機構的監督審核。我們從公司的設施、車隊和服務車輛入手,限制排放,減少碳足跡。同時,我們也在調整運輸模式,爭取更多地采用鐵路和海上運輸。在已開展業務的大多數地區,捷富凱都取得了ISO 14001認證。
記者:針對中國市場,捷富凱接下去會有哪些新的戰略計劃和具體舉措?
潘瑞賦:金融危機過后,捷富凱著眼全球市場,制定了一個新的10年計劃,將物流市場的發展集中于三個關鍵領域:生產物流、汽車銷售物流和國際貿易物流。
在中國市場當然也不會例外。2011年捷富凱在中國參與了逾30個物流行業活動,2012年我們會繼續加強與本地物流行業以及相關產業、企業的聯系與合作。談到具體戰略,為了適應并推動中國國內以及出口汽車的運輸需求,捷富凱將相應推出新的汽車銷售物流服務;同時在鞏固汽車、工業物流等既有優勢領域的基礎上,捷富凱也將繼續拓展全球采購業務的客戶領域如醫藥、食品等;跨國工程項目方面,我們目前正在籌劃利用整合物流信息技術系統在中歐間推出新的門對門國際供應鏈服務;而推動新成立的合資公司成長,為中國長安汽車和標致雪鐵龍共同組建的合資公司——長安雪鐵龍提供更完善和更高效的生產及銷售物流解決方案也是我們當前的重要目標之一。從大方向說,我們的愿景就是要成為一家強大的、國際性的、高效且負責任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