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路以興
1.自建配送中心模式
自建配送中心模型是連鎖企業根據自己的經營規模、各連鎖店的商品配送量以及網點布局等多種條件與因素,選擇適當的地點,自己出資建立一個或幾個配送中心,并對配送中心進行經營管理,由配送中心完成對各連鎖店的配送業務。
2.供應商配送模式
供應商配送模式是指由供應商(包括生產企業與批發企業)接到連鎖零售企業訂單后,根據連鎖企業訂單直接為各連鎖店進行商品配送。這種配送方式有幾個特點,一是配送商品比較特殊,比方說家具,體積較大、形狀不規則;二是單次訂單商品種類少、數量少;三是商品時效性較強,比如牛奶。這種配送模式要求供應商有較強的配送能力。
3.第三方物流模式
第三方物流模型是指連鎖零售企業不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而是以簽訂合同的方式將各連鎖店的集貨、配貨和送貨等配送業務委托給專門從事此項業務的社會化物流公司或配送中心來承擔。這里所指的專業性社會化物流公司或配送中心可能是獨立的專業物流公司或配送中心,不隸屬于任何一家連鎖零售企業;也可能是某一連鎖零售企業的配送中心,該配送中心除了承擔本企業的配送業務之外,還有余力承攬企業外的配送業務,它既有連鎖經營的背景,又有配送的經驗,是行家里手。第三方配送中心不僅僅為單一的一家企業服務,它可以同時為多家企業提供配送業務,協調各企業間的商品,使得效率最大化。
4.共同配送物流模式
共同配送模式是連鎖企業與其他企業合作,共同出資建立配送中心,滿足對配送業務的需要。在這里“其他企業”主要包括兩類:一是其他業種的企業,如運輸、倉儲等傳統物流企業;二是其他的連鎖企業。
共同配送的方式有三種:第一,共同集貨,在進貨時由幾個配送企業組成的共同配送聯合體的運輸車輛,采用捎腳運輸的方式從各個供應商處取貨后,將購進的商品送交各配送企業,各配送企業再向其客戶分散發貨;第二 ,共同送貨,此種方式與共同集貨正好相反,是由各配送企業組成的共同配送聯合體的運輸車輛,從各配送企業處分散集貨后,采取“捎腳”的方式向客戶送貨;第三 ,共同集送,兼有共同集貨和共同送貨兩種方式的特點,是一種比較理想的共同配送模式。
1. 自建配送中心模式實例

來伊份自1999年成立伊始,就專注于休閑食品的研發、傳播與推廣。公司確立了“立足于上海,著手于全國,放眼于世界”的發展戰略梯度,采用了世界先進的“連鎖專賣店”的發展模式,實施了“配送中心與管理中心”網絡互動的管理機制。目前,來伊份已經延伸的市場有上海、南京、蘇州、嘉興、南通、杭州、寧波等地。公司擁有連鎖專賣店超過1000家,員工人數超過4000人,擁有5大類數百種產品。為了強化商品質量控制,不斷提升品牌形象,來伊份選擇了自建配送模式。在上海松江區有一個配送中心,接到各連鎖店訂單后,由來伊份配送中心自行配送。
2.供應商配送模式實例
家樂福超市是國內外知名外資連鎖零售企業之一,作為大賣場模式的首推者,“靈活”和“適應”一直被視為家樂福成功改變中國人購物習慣的法寶。同在上海市區,其古北店和曲陽店在商品組合和店內布局就截然不同。這種“因地制宜”的辦法,讓其自營店的步速和盈利情況均走在行業前列。
從進入中國市場至今,與地方采購和店長負責制相輔相成的門店直送,一直是家樂福“因地制宜”管理模式的成功體現。家樂福不必費心思經營物流,由店長與當地供應商訂貨,由供應商承擔運輸費用直接送貨上門,并且實行“小批量,多頻次”的訂貨原則,保證門店可以盡量減少庫存。所以近乎零物流費用和基本合格的配送質量,讓家樂福保持了極大的競爭能力。
3.第三方物流模式實例
可頌坊國際集團創建于1989年,總部在上海,是一家專門從事食品生產銷售的大型企業。產品涉及冷凍面團生產、銷售,面包烘焙、西點、蛋糕制作和銷售,中秋月餅禮盒銷售,同時進行連鎖門店經營:法式面包西點精品店、法式面包咖啡精品店等。其旗下有兩大知名品牌:可頌坊、麥圃。目前上海、杭州、深圳已開設了100多家連鎖銷售網點和門店,銷售產品達百余種之多。
從2005年起,可頌坊的中秋月餅配送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即委托給上海華聯配送實業有限公司管理,實行月餅配送業務的外包。為了提供良好的服務,作為第三方的上海華聯配送實業有限公司,每年中秋前與可頌坊商量月餅配送方案,由于可頌坊在除崇明以外的各區縣也有零星門店,配送范圍廣,還要負責各門店間月餅的調撥以及接受可頌坊其他加工廠加工的月餅到倉庫的集中、分揀、包裝等工作,其中不乏有特事特辦的、中途變化的、月餅輔料包裝等月餅配送情況發生。由它單獨完成配送任務有一定的困難,所以依賴第三方物流經驗,優化配送。對于上海華聯配送實業有限公司來說,可頌坊月餅配送管理可謂:門店不多分布廣,月餅不多變化多,車輸安排難度大,準時優質要求高。雙方在多次磋商后,上海華聯配送實業有限公司作為第三方物流方,不斷反復研究,吸取以往配送的經驗、教訓,不斷摸索、不斷總結提高,未雨綢繆,針對可頌坊的情況,在配送前期作出有效的月餅配送方案及具體操作規劃,不斷提升自己的服務水平。不僅使公司的經濟效益得到提升,連可頌坊集團也因配送及時而得利。
4.共同配送物流模式實例
日本的伊藤洋華堂是著名的超市型連鎖零售企業,早在很久以前就引入了“窗口批發商制度”,致力于物流的效率化。“窗口批發制”是商品共同配送或物流管理的一種形式,指零售企業按地域指定幾家批發企業作為自己的對口批發商或物流中心,其他批發企業向零售企業發的貨都先送到指定批發商處,由他們完成各種物流作業后,再集中配送到零售企業店鋪。
川口加工食品共同配送中心坐落在與東京相臨的琦玉縣川口市,為伊藤洋華堂公司在東京都、琦玉縣、壢木縣、茨城縣的51家店鋪供給商品,全年365天運轉,年基本業務處理量約250億日元,中心的運營是由食品批發業大公司菱食公司承擔。中心占地面積2618坪、建筑面積4786坪,保管商品數約4500種,其中加工食品2400種、點心1500種、酒類600種。庫內有與伊藤洋華堂公司交易的16家批發商的商品,采用共同保管方式。
該中心上午進行入庫作業。為了提高作業效率,采用指定時間到貨方式,送貨遲到的時間限制可最大放寬到15分鐘。作業人員使用下載了訂貨數據的手持式電腦終端,對入庫的商品進行掃描確認;然后將商品分別按A、B、C特賣的分類進入保管區或自動倉庫。店鋪接收訂貨截止中午12點,配送作業從下午2點半開始,根據每日的訂貨量不同一般需要進行到晚上20點左右。較近的店鋪在傍晚時分出庫,在晚20點左右送達,較遠的店鋪是在第二天開店前的早7點至8點到貨。考慮到噪音等問題,在避免深夜到貨的同時在開店前結束到貨。
伊藤洋華堂共同配送全面實施后,其效果十分明顯,物流作業的效率大大提高。這不僅指物流管理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也包括物流對店鋪經營的支持,這種支持除了配送的迅速、及時之外,也包括配送方式的變革對零售經營的影響。例如,服裝的發貨原來是以貨箱為單位進行,零售店鋪接到商品后,還需要進一步分揀、陳列,而實施共同配送后,這些工作全部由物流中心處理,實施服裝貨架展示配送,這樣大大減輕了店鋪工作的強度,縮短了貨物上架時間。
1.連鎖零售企業配送模式影響因素
(1)商品自身的特點影響配送模式的選擇。商品的運輸時間。鮮活商品對運輸時間的要求比較嚴格,盡量較少中間環節存在,縮短供應鏈,減少在途時間,如果運輸時間過長就會影響商品的質量,應選擇運輸時間較短的配送模式。商品特殊配送要求。對于超市里的玻璃、陶瓷等易碎或冷凍商品,用普通的配送工具很難保證商品到達超市的質量,這不是每一個物流服務提供商所具備的,在選擇配送模式時盡量選擇熟悉商品特點的、具備保護商品措施的配送商。

(2 )商品的配送成本。任何一個企業管理者都希望自身經營活動的各項成本最小、利潤最大,所以配送成本是連鎖超市在選擇配送模式時必須要考慮的核心要素。一般認為物流配送成本包括配送作業成本、投資成本、選擇成本、服務成本。連鎖零售企業在選擇配送模式時應在自營配送成本和外包配送成本與企業追求利潤率之間進行權衡。
(3 )配送服務的水平。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連鎖零售業改變了以前對高額利潤過分追求的做法,加強了對消費者滿意度的重視。努力做到以適合的質量,適合的數量,適合的時間,適合的地點,適合的價格,適合的商品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就要求在選擇配送模式時,更加看重配送模式所能提供服務的能力和服務質量。配送的服務標準主要是通過配送活動的績效來體現的,做為評價配送模式中配送服務標準的指標體系,主要包含服務的準時性、全面性、高效性。

2.配送模式的選擇與確立
連鎖零售企業的領導應該對企業有清晰的認識。首先,企業的發展周期;進入期和成長期適合選擇第三方配送模式,成熟期適合選擇自建配送模式或者共同配送模式,衰退期適合選擇第三方配送模式;其次,企業經營的業務范圍,商品種類以及商品的特點;一般商品對配送模式沒有特別的要求,特殊商品如體積比較大的、形狀比較特殊的、易爆易碎的、保質期比較短的、價值量比較大的等適合選擇供應商配送模式;再次,要看商品市場占有率、年銷售額、利潤率、流動資金,有充足流動資金的適合自建配送模式;再次,看企業商品銷售數量,連鎖店的數量,連鎖店的區域分布,商品銷售數量大的適合選擇自建配送模式,連鎖店數量少的適合選擇供應商配送模式,連鎖店的區域分布較為集中的適合選擇供應商配送模式;最后看企業現有配送資源,配送車輛少、倉庫面積小、物流人才少的適合選擇第三方配送模式。
配送模式的選擇直接關系到連鎖零售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生存發展,是一個重大的決策問題。連鎖零售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戰略目標、經濟實力、銷售規模、連鎖店的數量和布局以及不同時期業務發展的需要,對物流配送模式做出正確的選擇。
3. 配送模式的調整與優化
沒有絕對合理的配送模式,連鎖零售企業的配送模式確立以后,有一個適應調整的過程。由于連鎖零售企業自身特點的不同,在選擇配送模式時按照常規因素考慮可能會碰到衣不附體的情況,同一家連鎖企業在不同發展時期可能需要不同的配送模式,甚至同一發展時期可能需要不同的配送模式來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適合的就是最好的,在評價公司配送模式好壞時主要還是看公司的發展戰略和公司領導的個人判斷。總之,連鎖零售企業的配送模式在連鎖零售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是不斷調整優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