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梅 楊 駿 李 華
危重病人病情復雜多變,難以預料,護士往往來不及有更多的思想準備、足夠的信息來源和搶救時間,導致病人的存活率和生存質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為了提高全科護理人員的應急急救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提高危重病人的搶救成功率,保證護理安全,我科參照臨床護理應急預案與程序,結合本科工作特點,組織編制了一套系統(tǒng)的骨科應急處理預案[1],經過培訓和演練,全科護士的急救技能和綜合素質得到顯著提高。現報道如下。
我院骨科床位260張,四個護理單元,年收容病人數6000余人,危重病人數達720余人。全科護士92名,平均年齡(26.48±3.36)歲。文化程度:本科10名,大專74名,中專8名。職稱: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1名,護師35名,護士55名。執(zhí)行的模擬搶救案例共有11例,分別為窒息、低血容量休克、急性肺水腫、斷指再植出現的血管危象、脂肪栓塞、骨筋膜間室綜合征、心跳呼吸驟停、術后切口血腫、輸液反應、切口腦脊液漏、人工關節(jié)脫位。2009~2011年,組織模擬搶救演練共18次,每次參與搶救演練的護士2~4名,參與者共86人次。
2.1 編寫搶救案例及搶救流程圖 (1)編寫急救病例。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月急救案例,由科室總教學秘書負責,選擇病程中病情變化部分的主、客觀資料、病程記錄、護理記錄,進行加工編制成模擬應急病歷[2],由各病區(qū)護士長進行初步審閱,最后由科護士長進行審查定稿。(2)編制搶救流程。組織各病區(qū)護理骨干,對病例進行評估討論,由各病區(qū)護士長負責落實完成,制定出相應的搶救護理流程,最后由科護士長審查定稿。
2.2 成立搶救演練小組 由護士長擔任組長,各病區(qū)護士長擔任副組長,組員有科室教學秘書及臨床工作經驗豐富的高年資護士1~2名。每個季度針對2~3個病例進行演練與考核,由護士長制訂年初的培訓計劃,病區(qū)護士長負責本病區(qū)護理人員的演練培訓,科護士長在每季度的質控檢查中對當班護士進行模擬考試。
2.3 演練前的準備工作 組織全體護士學習應急搶救流程及相關的理論知識,對各種搶救儀器,如心電監(jiān)護、吸氧、呼吸機、呼吸氣囊、微量泵及搶救操作技術,如靜脈置管穿刺術、徒手心肺復蘇術、吸痰進行強化訓練,使每位護士均能達到動作規(guī)范、熟練、迅速、準確。
2.4 實施仿真模擬訓練 由科護士長、病區(qū)護士長主持演練,為體現仿真的特點,整個演練過程、項目、內容、實景與臨床搶救盡量一致[3]。病人角色一般由護理人員擔任,實習同學擔任病人陪護,結合臨床特點設置意外及突發(fā)事件,提高培訓者應急狀態(tài)下的處置能力。演練結束后,全體人員進行討論分析,總結歸納,對演練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再次進行演練,完善操作程序及配合工作。
2.5 考核與評價
2.5.1 考核形式 科護士長利用每月的質控檢查,在病房中設置情景,然后呼叫按鈴,告知病人出現異常情況。當班護士接到信號后,立即迅速的實施搶救措施。對護士搶救過程中的應變能力、處置能力、搶救配合能力進行綜合考核。
2.5.2 效果評價 評價內容分為4部分:(1)急救操作技術的應用能力。對心電監(jiān)護、徒手心肺復蘇、吸氧、靜脈穿刺、簡易呼吸氣囊使用、吸痰等常見技能程序進行考核,評價其對操作訓練的掌握程度(50分)。(2)綜合能力。包括案例病情判斷及組織協(xié)調、配合能力,對病情判斷的準確性及應急處理分工的條理性、敏捷性、靈活性進行綜合評分(30分)。(3)搶救記錄書寫(10分)。(4)搶救流程操作時間(10分)。
2.6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包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重復測量資料的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配對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3.1 不同時間護理人員的急救操作技能及綜合素質能力比較(表1)
表1 2009~2011年演練護士考核情況比較(分±s)

表1 2009~2011年演練護士考核情況比較(分±s)
年度19.4977 17.4811 5.6148 13.2339次數急救操作技能 綜合能力 搶救操作時間 搶救記錄26 40.12 ±2.47 23.41 ±1.52 7.52 ±0.83 6.79 ±0.96 28 43.45 ±3.12 24.32 ±1.96 8.15 ±1.04 7.36 ±1.25 32 45.02 ±3.28 26.24 ±2.05 8.71 ±1.83 8.41 ±1.38 0.0000 0.0000 0.0052 0.0000 2008 2009 2010 F值P 值
3.2 演練前后醫(yī)師對護理人員的工作滿意度比較(表2)

表2 演練前后醫(yī)師對護理人員配合滿意度比較(人)
3.3 應急預案實施前后臨床搶救成功率比較(表3)

表3 模擬應急預案演練實施前后搶救成功率比較(例)
4.1 情景模擬搶救演練鍛煉了護理人員理論聯(lián)系實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傳統(tǒng)的“三基”培訓,把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分割開來,無法使理論結合實際,使護理人員缺乏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情景模擬訓練是護理人員運用已有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真正達到學以致用。通過反復情景模擬演練,啟發(fā)護士的思維空間,使護士對臨床常見急救案例的急救流程有了全面的了解。演練結束后,適時對相關知識進行提問和指導,使護士明確知識的薄弱點和努力的方向,提高了學習興趣,領會了學習方法,較好地鞏固與提高了知識與技能。
4.2 情景模擬搶救演練增強了護士的綜合應急搶救能力和急救意識 傳統(tǒng)培訓方式局限于單項急救技能的訓練,只注重單項操作,而忽視了搶救過程中的靈活性、條理性及協(xié)調配合能力。模擬情景急救演練營造了緊張的氛圍,突出了急、快、緊的特點,使護士學會快速評估、判斷、求援、實施搶救措施,并且合理的進行任務分工,達到資源的充分利用,做到忙而不亂,條理有序。通過演練培訓,不僅提高了護士對心肺復蘇、呼吸機使用、動靜脈穿刺等各項急救操作技能,而且對非技術能力,包括急救意識、應急反應、呼叫意識、搶救配合能力的培養(yǎng)也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4.3 情景演練模擬搶救提高了臨床搶救成功率 情景模擬搶救演練能使臨床一線護理人員系統(tǒng)、完整地體驗與掌握應急預案搶救的基本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通過不斷的強化操作演練,全員的急救操作技能有顯著的提高,并能將模擬訓練中獲得的技巧應用于臨床護理實踐中,大大提高了臨床搶救成功率,使醫(yī)師對護士的綜合素質及搶救配合能力感到滿意。
4.4 情景模擬演練強化了護理培訓的效果 情景模擬演練是一種直觀的教學培訓方法,將孤立、單獨的技術操作演練有機結合為一體,對于參加演練的護士來說,對所做的各種搶救技術都是一次強化訓練。模擬訓練具有時間方便性、過程可控性、對病人無風險,以及學習可重復性等優(yōu)點[4]。護士長可根據科室具體情況,針對不同層次人員設計不同訓練重點。以達到最終訓練的目的。通過組織模擬演練,不僅營造了科室的學習氛圍,更提升團隊應急協(xié)作能力和凝聚力。實踐證明情景模擬演練是一種有效的護理培訓方式,并且在國內已得到了廣泛運用。
4.5 模擬演練促進了護理質量的持續(xù)改進 通過模擬演練,發(fā)現并改進工作中的不足,如搶救分工不明確,物品準備不夠充分,群龍無首,未能有效的進行指揮調控,法律意識淡薄,行動遲緩,未能爭分奪秒的實施現場搶救措施。針對存在問題,不斷修改搶救流程,組織護士再次演練,并將各項護理操作技能及病情的評估判斷、配合搶救等各環(huán)節(jié)貫穿于整個操作中,從而提高急救應急能力,真正達到提高護理質量,保證護理安全,提高護理風險應急實戰(zhàn)有效性的目的[5]。
[1] 羅曉華,楊 駿.骨科應急預案制定與應用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9,12(2):56-58.
[2] 蔣銀芬.情景模擬在低年資護士應急能力培訓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07,1(3):118-119.
[3] 夏麗婭.實施應急預案演練提高護士急救能力[J].護理管理雜志,2008,8(3):42-43.
[4] 吳素清.靜脈輸液不良反應處理情景模擬演練的設計及效果評價[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23(7):8-10.
[5] 王 燕,張海林,吳繼云.實施護理應急預案演練加強護理風險管理[J].護理管理雜志,2007,7(10):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