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姚蒙
法國32小時圍捕行動22日以嫌犯被擊斃告終,政府自此飽受質疑。人們問:槍殺4名猶太人的梅拉赫為何沒受到當局的嚴密監視?警方行動為何如此低效?薩科齊現場督戰,當局是否有拉票意圖?薩科齊競選對頭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指責當局行動處處“漏洞”,法國總理菲永23日不得不出面辯護。
菲永召開記者會表示,梅拉赫被列入法國禁飛名單后,從未搭乘飛機離開過法國。他說,有嫌疑不能被定義為恐怖分子,與激進組織有關聯也不能算是犯罪分子,“這是一個法治國家”。有法國媒體邀請法律界人士做分析,稱政府無法對一個沒有訴諸行動的人進行如同罪犯一般的監督和控制。
負責此案的檢察官一再表示“一切都是為了活捉嫌犯,進行審判”,但這并不能平息法國輿論對細節的糾纏不休。《20分鐘日報》23日質疑,為何不在梅拉赫出門時突然逮捕他,或使用熱成像儀、催淚瓦斯等攻擊手段?國家警察特勤大隊創始人之一的格里賽利回應稱,不能排除嫌犯有同謀通風報信,一旦開火會對居民有很大威脅。格里賽利也承認,為對梅拉赫施壓,警方炸掉其房間窗戶和大門,造成通風狀態下無法使用催淚瓦斯。
現場督戰的薩科齊倒是從中獲益,據法新社23日報道,因充當人民保護者形象,薩科齊民意支持率有所上升。法國反對黨目前的進攻策略是不斷攻擊圍捕行動存在疑點,且極右黨派乘機煽動民眾反對伊斯蘭勢力。英美媒體23日指出法國存在排外、種族主義傾向上升的現象,而薩科齊在競選中連續將“嚴控移民”作為一張牌,強化了這一傾向。▲
環球時報201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