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王 剛 本報特約記者 張貴余 本報記者 張倍鑫
當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移動信息終端搶走了消費者的注意力之后,電視產業似乎幾年前就出現了低迷的局面。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不愿為那些不值一看、內容雷同的電視節目浪費時間。然而,智能電視的推出有望讓電視重新成為家庭娛樂中心。無論是蘋果電視將于今年五六月投產,還是三星智能電視日前打入中國市場,都讓人感覺智能電視離我們原來越近了。但也有業內人士質疑,現在的智能電視速度較慢,與真正的智能化還有很大距離。
“更方便”是韓國智能電視的主攻方向。韓國三星的智能電視釋放了用戶的雙手,不用遙控器,僅憑語音指令就能實現功能操作。一聲“你好,電視”即可打開電視,網絡搜索這種復雜功能也可以通過語音指令來實現,調節音量、切換頻道等基本操作更不在話下。當你在吃飯或手頭有其他事情的時候,更能體會到語音操控電視的魅力。這種智能電視還可以通過內置攝像頭識別主人的臉部,如果你經常使用電視上微博等社交類網站,就無需輸入用戶名、密碼了。此外,豐富的、高品質的3D在線內容也會給用戶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該公司還在開發邊看電視劇邊與朋友進行視頻通話的技術服務。
“你的電視從現在的數百個頻道,擴展到數百萬個電視頻道和網站。”谷歌電視的這句廣告語,是眼下網絡化電視野心的集體標榜。蘋果、谷歌、微軟等美國IT巨頭都紛紛與電視機制造商合作,打造互聯網智能電視。以蘋果電視為例,其關鍵部件是由蘋果開發的一臺機頂盒式外接裝置,用來裝連于用戶原本的電視上,它可將大量互聯網上的免費內容帶到寬屏電視上。蘋果公司宣稱,使用蘋果電視,不用離開沙發,你就可以欣賞 YouTube 上的視頻、音樂及播客。還可以瀏覽在線相冊或PC 中的照片,所有這一切都在你的寬屏電視上進行。
一些中國企業推出的智能電視則打破了傳統電視在時間和空間上對人的束縛。比如海信智能電視可實現大屏傳小屏(即客廳里的電視所接收的任何有線電視節目都可以瞬間傳到智能手機等小屏幕上觀看)、小屏傳大屏(即通過互聯網搜索到的任何視頻節目,都可以瞬間傳到客廳的大屏幕上共享觀看)、異地傳屏(在外地也可實時收看家里電視能接收到的節目)等功能。
家電專家、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目前世界上對智能電視的定義并不清晰,有不少差異。但可以肯定的是,原來的電視只運行在有線電視網里面,不能上互聯網,而智能電視能上網,是雙向的,能互動,可點播。不過,現在廠商推出的智能電視速度還比較慢,只能算是簡單的設備轉換,離真正的智能化還有很大距離。未來的電視會是什么樣?現在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的答案,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功能都會很強大,這是智能電視的終極模式。
其實,智能電視的很多功能在手機上已實現。很多人質疑這不是“重復建設”嗎?日本電子信息雜志《IT Media》稱,智能手機屏幕較小,娛樂不充分;電視不能上網;用電腦看電視不方便。而智能電視將這三種娛樂功能統一在一起,提高了家庭娛樂的水平,也節約了資源。
不過,對于智能電視的未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擔心。美國一位電子產品評論人就批評已經上市的谷歌電視操作不夠人性化,以往一只手動動拇指就可以完成開關機、換頻道的遙控器,如今換成了多達幾十個按鍵的遙控器,需要雙手才能操作。還有人對智能電視的軟件安全問題表示擔憂。智能電視能訪問網絡、安裝軟件,也就會面臨越來越多的安全風險,如病毒木馬、惡意程序等。看電視也會中毒,或將是智能電視的一大缺陷。▲
環球時報201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