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懷垠,劉 瑜
(固原供電局,寧夏 固原 756000)
安全是電力企業永恒的主題,是科學發展的應有之義、重中之重。違章是導致各類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影響安全生產的突出問題。據國家電網公司統計,2006—2008年期間公司生產、基建共發生人身事故19起、傷亡38人,其中違章直接導致的事故11起、傷亡20人,所占比例分別達57.9 %和51.3 %。
電力生產現場人員雜、技術尖、專業多,交叉作業頻繁,大型機械裝備穿插其中。電力生產現場不同工種作業人員的違章情況不同。
反違章工作是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應年年抓、時時管。可違章現象時有發生,甚至是管理層帶頭違章,如違章指揮、跨越遮攔、安全帽帶不系緊、進入工作現場不穿絕緣鞋等。部分管理者認為只要把帶電部位的安全把持好,小的違章不會引起安全事故。發現違章時不處罰,處理留情面,是反違章工作的最大障礙。
部分老運行人員錯誤地認為,唱票復誦不習慣,靠老經驗操作沒問題;只要班上操作沒問題,一交班就萬事大吉了;只要領導沒在現場,操作沒出問題,發生習慣性違章也不要緊。新進員工看到師父操作不規范也沒發生問題,也照著做,形成惡性循環。這就是同一個變電站有的班組操作規范有序,而有的班組操作馬馬虎虎的原因。
近年來隨著反違章力度的逐漸加大,變電檢修人員現場違章行為相對減少,但個別違章行為還依然存在,如安全帽帶不系緊,登高不系安全帶,跨越遮攔,試驗電源單人取用,作業指導書執行不規范等,甚至有個別管理人員現場違章指揮。現場工作中的安全監督和提醒是杜絕變電檢修人員違章的好辦法。
配電和農電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安全教育及安全培訓缺乏有效性,安全意識淡薄,違章也不自知,甚至認為習慣性違章算不上違章,工作現場失去監護,工作現場“六化”管理欠缺。
由于工作任務緊司機沒開派車單私自駕車、酒后駕車、超速行駛等違章現象偶爾發生,車輛運營監管不力。
層層負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建立健全安全規章制度,以制度來規范人的行為,正確指導員工工作,使員工的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對反習慣性違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制度建設方面,要認真貫徹執行《電力安全工作規程》、“兩票三制”為主要內容的規程制度,牢記并遵守企業內部安全管理工作規定,以供電企業規范的危險辨識與控制來提高作業的安全性。通過執行“兩票三制”和標準化作業指導書,實行工作前作業指導書的交底工作,提高作業人員的技術素質來提高安全素質,從而有效杜絕現場違章行為的發生。
員工從懂得安全規定到自覺遵守安全規定,有一個長期學習和反復實踐的過程。通過教育和督促手段,并不斷強化這種功能,可以有效地預防習慣性違章。抓好習慣性違章就要抓好員工的思想教育,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1) 堅持“小題大做”的思想。習慣性違章看起來是小事,其實不然。好多大的事故往往是由于習慣性違章造成的,一次違章不一定出事,但出事一定源于違章。供電企業要在抓習慣性違章上堅持“小題大做”,從思想上讓員工提高對習慣性違章的認識、危害及后果。
(2) 加強職業規范培訓工作,提高作業人員素質。目前供電企業已經開展了大量培訓工作,但培訓力度還不夠。基層單位還可經常開展現場培訓、經驗交流會、事故案例分析等多樣化培訓方式,有效提高全員安全技術素質。對生產一線重要崗位的管理人員、工作負責人等,要長期開展安全教育培訓,使之成為生產現場的安全屏障。
(3) 充分利用安全宣傳陣地,加強員工思想教育。在每年的春秋檢以及大型工作開始前,組織員工觀看和分析國內外重大事故案例,進行警示教育,約束員工行為。同時在作業現場制作反違章宣傳看板,從專業技術上、心理上增強員工對習慣性違章的認識,提高員工遵章守法的自覺性。
(4) 堅持安全競賽、評比工作,提高員工遵章守法的榮譽感。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工作的同時,必須同時開展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供電企業要在“反事故斗爭”、“無違章個人創建”、“百問百查”、“安全生產活動月”、“安康杯”等常態機制的安全活動中評選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增強員工的集體榮譽感。在全局范圍內的安全總結評比工作中讓每個員工都感到:安全不僅是個人的事,而和集體利益密切相關,使安全成為集體共同的奮斗目標。
(5) 全員參與開展形式多樣安全文化活動,促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結合企業文化建設和全國安全生產月等活動,開展供電企業范圍內“安全從我做起,向違章告別簽名”活動,使得供電企業上下形成“遵章光榮、違章可恥”的良好氛圍。組織開展“我為安全獻一策”、“安全警言”、“親人家屬安全寄語”等活動,將全體員工融入到大家庭的安全氛圍中,使安全叮囑無處不在,提高員工遵章守法的自覺性。員工對違章從思想上認識高,從工作中體會深,逐步養成良好的安全工作習慣,實現員工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最終達到“我會安全”。
(1) 堅持“專管”與“群管”相結合。所謂“專管”和“群管”即安全監督體系和安全保證體系。狠抓安全管理兩大體系建設,充分發揮“群管”的主要作用和“專管”輔助作用,兩大體系有機結合,為搞好安全生產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
(2) 安全工作重在管理監督到位,這是確保安全生產的重要環節。及時發現和消除隱患,及時糾正和查處違章,實現安全監督由事后監督向事前監督、過程監督的轉變,實現單位、班組、個人三級安全目標。安全監督管理應突出強調敢抓、敢管、敢考核,對違章作業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形成有效的生產流程安全監督機制。
(3) 堅持“三級監護”制度,實行全過程的安全監督。對設備重大操作項目,除了對變電站專職監護人、變電站站長、工區安全員或管理人員監護外,供電企業安監部管理人員要實行現場操作把關,堅決做到現場安全把關不斷線,有效防止習慣性違章行為造成的各類事故。
和諧的環境能讓每位在職人員盡心盡力、盡情發揮、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才能讓安全和經濟上新的臺階。在安全管理方面,一方面通過加強考核,提升員工的安全意識;另一方面重點探索給員工創造一個安全和諧輕松的環境方面入手,確保生產安全、平穩、有序。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努力改變設備環境,使設備環境和反違章相和諧,從安全措施上杜絕違章的發生;加大資金和人力投入力度,改變基礎設施和辦公條件;加大全員培訓力度,改變人文環境。只要這些大環境發生質的變換,違章就沒有滋生的溫床。
“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就是把維護員工群眾的根本利益,把保護員工的生命和健康作為安全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因素是人。安全管理制度規定的制定者是人,安全違章操作者是人,安全監督管理者是人。安全管理活動本身就是人的活動,違章的傷害者也是人。企業安全生產的關鍵在于改善人的行為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的不安全行為,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秩序。
生產現場是作業人員活動的場所,抓違章就要緊緊抓住人的因素做文章。要求各級決策層、管理層和執行層勇于承擔各自的安全責任,認清各自肩負的安全重任,才能實現細實管理。安全源于精細,違章出自隨意。安全管理,一嚴百實,一松百空。
要搞好安全生產工作,必須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各級領導必須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組織誰負責,誰實施誰負責”的原則站在安全的第一線,做好安全工作。安全工作管理既強調管到底,又強調理到位。理到位就是要理出頭序、理順關系,要不斷完善安全工作行為準則、檢查制度和標準、考核獎懲辦法。管到底就是要使“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深入人心,嚴抓細管,剛性考核,絕不姑息任何違章行為。
對電力企業來說,安全是最大的效益,最大的節約,不安全是極大的浪費。只有安全才能發展,只有發展才能共享發展的成果。對于員工,安全是最大的實惠。安全工作永遠需要一個“嚴”字。只有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執行、嚴明獎懲,真正將安全工作責任落到實處,才能徹底消除違章現象,才能實現持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