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鐵佳,張千里,陳佳安
(華電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熱電廠,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5)
AST電磁閥線圈燒損的原因分析
馬鐵佳,張千里,陳佳安
(華電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熱電廠,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5)
2010-09-19T23:25,華電能源股份佳木斯熱電廠1號機組在運行過程中汽輪機突然跳閘,且無故障輸出信號。經檢查,跳機前后機組有關運行參數均無異常,報警記錄顯示在機組跳閘前曾出現ASP-2(跳閘控制油壓力SOE)狀態報警和B側220VDC電源SOE報警。對AST系統電源檢查發現,2路供電直流電源開關均跳閘,但電源電纜未發現絕緣問題,進一步檢查發現AST1電磁閥線圈短路。因此,將備用狀態中的2號機組AST電磁閥線圈拆下并更換到1號機上,重新投入電源后機組掛閘恢復運行。
(1) 通過對現場設備的調查發現,AST電磁閥線圈供電電源為220 VDC,而電磁閥線圈標注為220 VAC。供電電源與電磁閥額定電源不匹配是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 由于AST電磁閥線圈質量問題,線圈經長期運行后被燒損而短路,造成正常供電的電源開關跳閘。跳閘后供電電源自動切換到備用電源開關上,造成備用電源開關跳閘。這樣,所有AST電磁閥失電打開,泄油回路連通、主汽門關閉、汽輪機跳閘。
跳閘塊安裝在前箱的右側,4個AST電磁閥的供電電源為220 VDC,為常開閥。正常情況下,AST電磁閥是常帶電結構。跳閘塊電磁閥連接如圖1所示。
正常工作時,P1點壓力為130 kg/cm2左右。通過節流孔J1和J2,P2點壓力為65 kg/cm2左右。當20-1/AST和20-3/AST任何1個電磁閥動作時,P2點壓力升高至130 kg/cm2;當20-2/AST和20-4/AST任何1個電磁閥動作時,P2點壓力降為0。壓力開關K1和K2設定值分別為90 kg/cm2和 40 kg/cm2。 當 通 道 1(20-1/AST,20-3/AST)動作時,壓力開關K1動作;當通道2(20-2/AST,20-4/AST)動作時,壓力開關K2動作,K2發出動作信號。

圖1 跳閘塊電磁閥連接
由于整個跳閘塊采用雙通道原理,當一個通道中的任一個電磁閥打開都將使該通道跳閘,但不能使汽輪機進汽閥關閉。只有當2個通道都跳閘時,才能使汽輪機進汽閥關閉,起到跳閘作用。因此,雙通道設計可大大提高模塊的可靠性,可有效地防止誤動和拒動。
這起事故的發生反映了設備安裝質量和檢修兩方面的問題。
(1) 設備安裝質量問題。設備安裝時,將應該由直流供電的AST電磁閥線圈安裝成交流線圈,為機組安全運行埋下了事故隱患。
(2) 檢修方面。1號機組大修期間,檢修人員檢查不到位,沒有及時發現電磁閥線圈標注電壓與供電電源不匹配,為事故的發生埋下了安全隱患。
利用停機時間更換不匹配的電磁閥線圈,并更改AST電磁閥供電回路。原AST電磁閥共有2路供電電源,互為備用且能進行無擾切換。但是,如果其中1個AST電磁閥線圈因燒損而短路,將造成為4個AST電磁閥供電的2路電源都跳閘,所有AST電磁閥失電打開,機組將停機。為解決這一問題,在每個AST電磁閥控制回路中串接1個獨立的電源開關。當單個電磁閥線圈燒損短路時,只有該故障電磁閥的電源開關跳閘,而總電源開關不會跳閘,避免了因1個AST電磁閥線圈短路而使2路總電源開關均跳閘,造成整個機組停機事故的發生。改造后的電磁閥電路見圖2。

圖2 改造后的電磁閥回路
由于電磁閥線圈訂購周期和機組大修后無臨檢的原因,沒有更換1號機其余3個AST電磁閥線圈。2010-12-26和2011-02-13,分別出現了1次AST4、AST2電磁閥線圈燒損短路現象。AST就地油壓表指示為0,AST電磁閥控制回路中串接的獨立電源開關跳閘。由于電磁閥電源回路的改進,未出現因單個AST電磁閥線圈燒損而造成總電源跳閘,避免了2起停機事故。因此,控制回路電源的改造是安全、有效的,為機組的安全運行提供了保障。
201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