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業才
(江蘇省電力公司,江蘇 南京 210024)
能源與電力可持續發展是關系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能源戰略轉型的關鍵時期,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劉振亞出版專著《中國電力與能源》,以博大的事業胸懷、寬廣的國際視野,從分析國內外能源形勢入手,科學地提出了“大能源觀”,對我國能源安全與發展進行了系統思考,提出了解決我國能源問題的基本思路和實現能源發展方式轉變的戰略路徑。該著作理論與實踐相融,是科學發展觀在能源領域的具體體現,體現了國家電網人對我國能源和電力事業發展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對江蘇公司來說,當前重要的任務就是要以“大能源觀”為指引,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準確把握能源發展、電力工業發展規律,以電力為中心推進能源發展方式轉型。
江蘇地處東部沿海地區,一次能源嚴重短缺,能源需求大,對外依存度高,就地平衡的能源保障方式已越來越難以為繼。截至目前,江蘇省內全社會裝機已超過7000萬千瓦,比上世紀末翻了近兩番,長江沿岸平均每30千米就建有一座大中型發電廠。然而,電力供需緊張的局面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同時,江蘇面臨的環境壓力越來越大。土地資源和環境容量已成為江蘇新建或擴建電廠的“硬約束”。與之相伴而來的,大量電煤“海進江”的運輸方式,也受到運力和自然條件的制約,保障難度與日俱增。在2008年年初冰雪災害期間,江蘇主力電廠存煤曾一度告急。
當前,江蘇省提出了“全面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征程”的奮斗目標。這意味著,未來5到10年,江蘇依然有著旺盛的電力需求。據預測,江蘇在完成節能減排硬指標的情況下,到2015年,最高用電負荷將達到1億千瓦左右,需要從區外受入電力3000萬千瓦。
加快推進電網轉型升級刻不容緩。“三華”電網對江蘇來說具有特殊意義。將江蘇電網安全融入“三華”同步電網既是國家電網公司的要求,也是我們的職責所在。隨著江蘇特高壓直流工程和交流工程的有序推進,江蘇將以特高壓交直流互聯和配電網改造升級為重點,打造主網堅強、配網可靠、調度靈活、運行經濟、環境友好,以通信信息平臺為支撐,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實現“電力流、信息流、業務流”高度一體化融合的現代電網。
《中國電力與能源》指出,電網作為國家能源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能源產業鏈的重要環節,不僅是連接電源和客戶的電力輸送載體,更是具有網絡市場功能的能源資源優化配置載體。解決我國能源問題的關鍵在電力,發展特高壓電網是電力工業科學發展的內在要求。
實施“一特四大”戰略,加快建設特高壓電網,實施輸煤輸電并舉,促進我國西部和北部大型煤電基地、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基地以及西南大型水電基地的集約高效開發,實行全國范圍優化配置能源資源,是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積極推動西部地區能源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東、西部優勢互補和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措施,經濟、社會和環保綜合效益顯著。
綜合考慮江蘇省能源資源特點以及能源結構調整、環保等方面要求,堅持輸煤輸電并舉,加快發展輸電,通過特高壓電網大規模引入西部和北部大型能源基地電力,充分發揮電網優化配置能源資源的功能和作用,是既符合國家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又符合江蘇實際的必然之選。
早在上世紀末,江蘇就積極與山西、內蒙古、陜西等省(區、市)開展能源與電力合作,探索輸煤與輸電并舉的先行經驗。500千伏陽淮工程以專廠、專線、專供的模式向江蘇直接送電。該工程跨越5省25市,是全國第一個跨大區遠距離超高壓交流發輸電工程,開國家“西電東送”先河。投運至今,已累計向江蘇送電約1200億千瓦時。同時,江蘇還積極引葛洲壩、三峽電力進入蘇南負荷中心。近年來,江蘇每年引進區外來電力都在700萬千瓦以上,為滿足迎峰度夏期間高峰用電需求,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面向未來發展,著眼現代化全局,江蘇公司必須繼續做改革創新的排頭兵,全面融入國家電網發展規劃,進一步深化與西部、北部資源富集省份能源電力合作。我們要在國家電網公司的堅強領導下,著力構建 “輸煤輸電并舉”的多元能源電力供應保障體系,率先推進“一特四大”戰略在江蘇落地,為江蘇又好又快推進“兩個率先”提供堅強支撐。
按照國家電網公司“一特四大”戰略和“三華”特高壓同步電網構建規劃,“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公司將重點建設“三縱三橫一環網”特高壓電網,其中“一縱一橫一環網”特高壓交流線路將落點江蘇電網,建設徐州、南京、泰州、蘇州、連云港5座特高壓變電站和“東縱”錫盟-徐州-南京、“中橫”靖邊-徐州-連云港、“長三角環網”淮南-南京-泰州-蘇州-上海特高壓交流,建設±800千伏錦屏-蘇南、錫盟-泰州、錫盟-溧陽特高壓直流工程。
按照國家電網公司總體部署,江蘇公司加快推進特高壓工程的前期和建設工作,盡快形成江蘇特高壓交直流電網主網架,全力做好特高壓電網與500千伏電網的有效銜接。確保到2015年江蘇接納外部來電能力達到3500萬千瓦以上,滿足江蘇沿海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在 “三華”電網內消納的需要,保障江蘇能源安全。
在加強特高壓主網架建設的同時,江蘇公司統籌推進各級電網建設,優化電網布局,完善電網結構,合理分層分區,建成堅強智能受端電網,實現各電壓等級電網有機銜接和均衡發展,電網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和裝備質量全面達到或領先于國際水平,實現從“簡單滿足需求”向“注重質量和效益”的轉變。江蘇公司主動對接各級政府發展規劃,及時準確研判經濟發展形勢與用電需求,加大城鄉配電網規劃建設的組織協調和投資力度。全面提升江蘇電網智能化水平,在科技創新、智能電網建設、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布局等方面發揮引導作用。
江蘇公司將牢固樹立“大能源觀”,全面履行社會責任,充分發揮電網優化配置能源資源的功能和作用,踐行電力與能源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江蘇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提供可靠的能源電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