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強 藍碧洋 鐘醒能 黃斯陽 張曉安
慢性縮窄性心包炎(CCP)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外科手術治療是其當前的主要療法。本文結合我院2003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行心臟外科手術治療的縮窄性心包炎患者32例,分析手術療法及其療效?,F(xiàn)結合實例將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來源于我院2003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行心臟外科手術治療的縮窄性心包炎患者32例,所有患者經(jīng)資料真實、完整,具有研究價值。具體資料為:男19例,女13例。年齡25~65歲,平均年齡38.5歲。病程40天至12年,平均病程3.2年。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急促、水腫、心悸、腹脹、乏力、食欲不振等癥狀。入院后經(jīng)超聲心電圖、胸X線和CT檢查顯示心包彌漫或局部性增厚15例,不同程度心包積液7例,心包鈣化8例。術前按NYHA心功能分級為:Ⅱ級4例,Ⅲ級22例,Ⅳ級6例。
所有患者均行部分心包剝脫術。術前給予利尿、強心等基礎治療,7例結核引起CCP患者進行抗結核治療。實行全麻后,根據(jù)患者具體病情,胸骨正中切口23例,左胸前外側(cè)第五肋間切口9例。手術時,以左心室流出道心包鈣化最少的區(qū)域為入路,后在纖維板和心肌間進行剝離并切除心包。心包嚴重鈣化者或心包與心肌緊密粘連,難以剝脫者,在局部采用多出“井”字切開,以松解心包。切除心包范圍一般上至上腔靜脈入口,上腔靜脈外側(cè)完全游離;下至膈肌平面,雙側(cè)至膈神經(jīng)。手術中發(fā)現(xiàn)患者心包增厚范圍為11~45mm。
①痊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恢復正常的生活、學習能力;②有效:癥狀基本消失,恢復大部分生活能力;③無效:癥狀無改善,病情加重或死亡。其中治療總有效=痊愈+有效。
手術治療后,本組患者中痊愈23例(痊愈率71%),有效9例(有效率29%),總治療有效率100%。本組無圍術期死亡案例。手術過程中出現(xiàn)右心室破裂2例,右心房破裂大出血3例,進行縫合修補裂口等針對治療后得到控制。術后隨訪1月至5年,僅4位患者因病程過長需長期服用利尿、強心類藥物。其余28位患者心臟功能恢復良好。
結核病是慢性縮窄性心包炎(CCP)的主要起因,近年來,隨著耐藥結核的出現(xiàn),CCP的發(fā)病率大有抬頭趨勢,尤其是在經(jīng)濟水平不發(fā)達的中、西部地區(qū),CCP的發(fā)病率居高不下。臨床研究表明,CCP會導致患者心包增厚進而壓迫心臟,使患者心臟舒張功能受阻。左心受壓時,患者肺靜脈壓力會增高,從而出現(xiàn)肺水腫現(xiàn)象。右心受壓時,右心室舒張壓增高,進而引起患者體靜脈壓和右心房壓增高,進而導致體靜脈內(nèi)產(chǎn)生淤血,從而使機體組織內(nèi)出現(xiàn)肝大、胸腹積液、下肢水腫等臨床癥狀,給患者帶來嚴重不適和困擾[1]。
作為一種慢性疾病,縮窄增厚的心包若不及時治療,會嚴重限制心臟的舒張和收縮功能,導致心搏量顯著減少,長期下去甚至會導致肝腎功能繼發(fā)性改變或者心臟萎縮性病變[2]。因此,一旦確定CCP,就應該及早手術。有研究表明,病程1年內(nèi)如果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治愈率能達80%以上[3]。因此,CCP的早期診斷和治療非常重要?;颊邞摷右灾匾?。
本組案例中無圍術期死亡案例,筆者結合手術實際將手術治療經(jīng)驗總結如下:①手術前要注意對患者加強營養(yǎng),適當輸入白蛋白,改善患者身體狀況,同時進行利尿、強心等基礎治療。②手術中,對心壁較薄、心肌收縮無力、術中血壓下降,心臟明顯膨脹的患者,心包剝脫范圍不宜過廣,使上、下腔靜脈徹底松解即可。③術中、術后要持續(xù)監(jiān)測并記錄患者的動脈壓和靜脈壓。適當控制患者體液量[4]。手術后要謹慎使用大量膠體溶液,以免加重患者心臟負擔,導致心衰。④手術中,心包剝脫后要及時給予患者強心、利尿和活血藥物。術后讓患者應用一段時間的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藥物至患者血壓穩(wěn)定。
本組研究表明,在CCP早期進行及時、有效的手術治療效果顯著,本組案例中治療總有效率達100%。同時,在治療中進行正確的圍術期處理能夠有效減少圍術期死亡,本組無圍術期死亡案例。
[1]黃萍,付華,潘戈英.縮窄性心包炎48例病因分析[J].華西醫(yī)學,2008,18(2):230.
[2]廖克龍.縮窄性心包炎手術治療79例臨床分析[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0(08):2433-2434.
[3]張應宏.縮窄性心包炎的手術治療21例報告[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2002,17(2):48.
[4]張大發(fā),李凱,王濱,等.慢性縮窄性心包炎51例外科治療[J].當代醫(yī)學,2010,16(20):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