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忠 劉嗣庭 呂波 楊華喜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于2008年被納入我國法定丙類傳染病[1],其為多種腸道病原菌引起的兒童腸道傳染性疾病,病原菌主要是腸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薩奇病毒A組16型(CoxA16)[2]。近年來該病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多發生于5歲以下嬰幼兒,病情嚴重時甚至可危及生命。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為定點收治輕型HFMD患兒的醫院,本研究旨在探討HFMD的流行學特征和臨床診治方法,為該病的進一步更好診治提供科學臨床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4月~6月到我院門診部就診的120例患HFMD小兒的臨床資料。
1.2 臨床診斷 出現發熱癥狀的有86例,其中67例為不規則型發熱。其中62例發熱持續在37.2℃~38℃(72.1%),24例持續在38℃~39℃(27.9%);發熱時間有42例在1d內(48.8%),16例在1d到2d內(18.6%),23例在2~3d內(26.7%),僅有5例大于3d(5.8%)?;純合劝l熱后出疹,1d內為周圍紅暈的圓形、卵圓形斑丘疹,周圍繞以紅暈,1d后轉為皰液清澈透明的皰疹,患兒有輕度癢感,質硬不易破潰。有48例分布于手、足、口部(40.0%),35例分布于手、足、口、臀部(29.2%),26例分布于分布手足部(21.7%),還有11例分布于口腔黏膜或臀部(9.2%)。3歲以下患兒以紅斑和丘疹為主,多發生在臀部和手、足部,在7d左右治愈,無瘢痕。其中有49例患兒伴流涕癥狀(40.8%),23例伴有咳嗽(19.2%),治療過程中出現3例嘔吐(2.5%),2例腹瀉(1.7%)。均符合2010年有關手足口病的臨床診斷標準[3]。
1.3 臨床治療
1.3.1 實驗室檢查 為進一步明確患者病情,并避免與風疹、口蹄疫等其他疾病混淆,120例患兒均行外周血常規以及心肌酶、血糖檢查,必要時行胸片、心電圖等檢查。
1.3.2 治療方法 治療原則是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做到對癥支持治療)?;純阂唤洿_診應立即入住傳染病區進行隔離治療。治療藥物本院采用利巴韋林(生產商山東仁和制藥有限公司)10~12mg(/kg·d)和雙黃連干粉劑(生產商哈藥集團中藥二廠)50mg(/kg·d)靜脈注射治療2~5d。有細菌感染者加用青霉素或頭孢霉素等抗生素進行抗病毒治療,同時2次/d霧化吸入利巴韋林和地塞米松。針對嘔吐、腹瀉患兒給予蒙脫石散劑(生產商法國博福益普生制藥有限公司)行止瀉止吐治療。針對患兒的皮疹給予阿昔洛韋軟膏(生產商福建太平洋制藥有限公司)外涂。對患兒做好常規護理,囑咐其多飲水,均衡營養,防止交叉感染和并發癥的發生。
120例患兒均痊愈出院,治愈率100%。其中118例患兒住院時間平均為6d,另外2例重癥患兒轉入上級醫院治療,均于8~14d痊愈出院,無后遺癥出現。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好發于夏秋季節的傳染性疾病,具有流行趨勢。以5歲以下(3歲以下居多)的兒童為好發對象,并常在兒童聚居的地方多發,無地域限制,因此具有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傳染途徑廣的特點[4-5]?;純浩鸪鯙榘l熱,之后在手、足、口等部位相繼出現紅疹、斑疹及皰疹樣損害,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輕度增多。病程一般持續1周左右即可治愈。
其流行病學特征有:(1)性別分布 患兒男性明顯多于女性,與王曉紅學者的研究結論(1.68:1)相近[6]。這可能與男性兒童活動力較大,衛生習慣相對女性兒童差有關。(2)年齡分布 研究發現,3歲以下患兒108例,占90.0%。這與該時期兒童的活動范圍(一般僅限家中和鄰里間)有關,兒童相互之間易傳染。(3)地理分布 鄉村患兒占多數,多有村莊聚集現象。這與鄉村衛生條件較差,父母對HFMD的認識不足,鄰里之間經常串門有關。
針對HFMD需要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的“四早”原則,臨床治療也以抗病毒和對癥治療為主,近年來對該病的治療雖有一些文獻參考,但目前尚無統一的治療方案[7-8]。本院根據患兒的具體病情,采用利巴韋林10~12mg(/kg·d)和雙黃連干粉劑50mg(/kg·d)靜脈注射治療2~5d。有細菌感染者加用青霉素或頭孢霉素等抗生素進行抗病毒治療,同時2次/d霧化吸入利巴韋林和地塞米松。針對嘔吐、腹瀉患兒給予蒙脫石散劑行止瀉止吐治療。針對患兒的皮疹給予阿昔洛韋軟膏外涂。結果120例患兒均痊愈出院,治愈率100%。其中118例患兒住院時間平均為6d,另外2例重癥患兒轉入上級醫院治療,均于8~14d痊愈出院,無后遺癥出現。可見臨床治療效果理想。
HFMD傳播途徑較廣,由于腸道病毒主要經糞-口和(或)呼吸道傳播,所以應注意防止病從口入,抓好患兒的飲食衛生、個人衛生以及環境衛生[9]。保證小兒飲食清潔,營養充足;幫助小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比如飯前便后吸收,衣物干凈整潔;在多發季節盡量避免小兒到公共場所暴露,并保持室內空氣的新鮮、溫度適宜?;鶎俞t院在發現手足口病病例時,需提高警惕,及時配合預防保健部門做好患兒隔離及環境消毒工作,大力宣傳HFMD的有關知識,盡量減少該病的傳播和蔓延。
[1]王守忠,王建文,安然.392 例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學分析[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2,28(1):28-29.
[2]高愛武.手足口病100例臨床分析及診治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14):1773-1774.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年版)[M/OL].2010-04-21.http://www.woh.gov.cn
[4]胡云芝,馮陸.小兒手足口病的臨床診治及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1,1(19):55-56.
[5]孫秀珍.手足口病發病情況分析及保健預防措施[J].當代醫學,2010,16(25):51-52.
[6]王曉紅.3050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12,23(2):96-97.
[7]董翠紅,劉昌健.中藥外用治療小兒手足口?。ㄆ胀ㄐ停?12例臨床觀察[J].江蘇中醫藥,2010,4(211):49.
[8]王廣東.中西醫結合治療手足口病32例[J].中國中醫急癥,2010,2(11):1905-1905.
[9]戴鳳波.小兒手足口病60例的診治分析[J].當代醫學,2012,1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