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留勇
肝左葉切除術治療肝內膽管結石14例臨床療效觀察
潘留勇
目的 觀察肝左葉切除術治療肝內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07年3月~2008年12月間本院收治的14例左肝內膽管結石患者并對其實施左肝外葉切除術。結果 14例患者均成功進行了肝內膽管結石手術,術中及術后均未出現大出血以及死亡病例。術后對患者行T管造影或B超檢查,有2例患者存在殘留結石,經再次手術均治愈出院。術后對患者進行12個月~8年的隨訪,12例患者治療效果良好(優良率達到85.7%)。結論 由于肝內膽管結石的病變分布呈現節段性特點,且極易引起病變周圍的肝組織常出現萎縮和纖維化。在臨床行肝左葉切除術時需根據患者病情采用不同的手術措施,進而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肝左葉切除術;肝內膽管結石
目前,肝內膽管結石的發病機制仍沒有明確觀點,因而對于肝內膽管結石只能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以及一些藥物治療,但是療效不佳。手術治療,因其操作較為復雜,而且術后具有較高的復發率以及再手術率,因而嚴重影響了肝膽道外科手術的開展。近幾年來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尤其是內窺鏡外科技術獲得突破性發展,極大地促進了臨床行肝內膽管結石外科手術的發展[1]。筆者在2007年3月~2008年12月間本院收治的14例左肝內膽管結石患者實施左肝外葉切除術,其臨床療效良好,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7年3月~2008年12月間本院收治的14例左肝內膽管結石患者,其中男5例,女9例;年齡29~68歲,中位年齡48.6歲;病程10個月~1年,且均有膽管炎反復發作史。患者術前均進行臨床檢查確診為肝內膽管結石。其中2例為左半肝萎縮(14.3%),9例左外葉萎縮(64.3%)。
1.2 臨床檢查及結石分布 患者術前均行CT、B超、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MRI以及MRI+磁共振胰膽管造影(MRCP)等臨床檢查。結石具體分布如下:3例為左肝內外葉膽管結石(21.4%);7例為合并肝外膽管結石(50.0%);4例為左肝外葉膽管結石(28.6%)。另外還有2例(14.3%)伴膽囊結石。
1.3 手術方法 手術均根據患者的病癥實際情況實施具有針對性的手術治療方案,其中3例患者采取肝左外葉切除術聯合膽總管T管引流術;7例患者采取肝左外葉切除聯合膽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1例患者采取左半肝切除聯合膽囊切除以及膽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1例患者采取不規則左半肝切除聯合膽囊切除及膽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2例患者采取左半肝切除聯合膽總管T管引流手術。所有患者術中均采用膽道鏡進行術前檢查。
2.1 臨床療效 14例患者均成功進行了肝內膽管結石手術,術中及術后均未出現大出血以及死亡病例。術后對患者行T管造影或B超檢查,有2例患者存在殘留結石(殘留率為14.2%),經再次手術均治愈出院。
2.2 術后并發癥 14例患者經手術治療后2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膈下膿腫;1例膽瘺,均經藥物治療而痊愈。術后對患者進行12個月~3年的隨訪,12例患者治療效果良好(優良率達到85.7%)。其中有10例的患者術后未出現任何癥狀(占總數的71.4%),有2例的患者有偶發膽管炎癥狀(占總數的14.2%),有2例的患者由于反復發作而引發膽道感染(占總數的14.2%),經再次進行手術治療。
通過臨床實踐我們發現,肝內膽管結石的病變分布一般呈現出現節段性的特點,而其結石位置處于左右肝管的匯合處以上。由于左肝管彎曲度較大且較為細長,因而使得膽汁容易滯留于此,再加上肝內膽管一般較為狹窄,因而極易形成結石;而且還會引起病變周圍的肝組織常出現萎縮和纖維化[2]。
3.1 手術體會 通過筆者多年的肝內膽管結石手術臨床實踐,其有以下幾點體會:臨床行肝左葉切除術,其操作較為簡單,術后對患者的肝功能影響較小;通過對患者的肝段的規則及不規則或者肝葉的切除,其不僅可以將結石切除而且還可將纖維化病灶一并切除,進而有效解決膽道狹窄的臨床難題;手術過程中采用膽道鏡進行檢查,進而明顯降低結石的殘留率及復發率。本研究結果表明,行肝內膽管結石手術的優良率達到85.7%,其術后的結石殘留率、復發率以及再次手術率均較低。
3.2 手術存在問題 目前在臨床上,治療肝內膽管結石療效最好的切除手術類型就是肝左外葉切除術[3]。筆者臨床實踐發現,行該手術仍然存在兩個方面的難題:⑴肝左外葉切除術無法切除右肝內的膽管結石。但是從目前的臨床資料中來看,同時左、右兩邊肝內均存在結石的現象還是較為罕見的[4];⑵對左肝結石中隱形病變肝的切除范圍不夠。尤其在伴有左肝內葉膽管結石的患者中,采用較常用的手術方法是在切除了左肝外葉后再經膽總管或者是通過肝斷面擴張的膽管清除結石,但是這種手術方法卻無法徹底解決左肝內葉小分支膽管狹窄膽或者管內的結石問題,這是引起術后左肝內結石殘留以及結石復發的主要原因之一[5]。
綜上所述,由于肝內膽管結石的病變分布呈現出現節段性特點,且極易引起病變周圍的肝組織常出現萎縮和纖維化,因此在臨床行肝左葉切除術時需根據患者病情采用不同的手術措施,進而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1] 詹舜堯.肝切除聯合纖維膽道鏡治療肝內膽管結石的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29):81.
[2] 黃曉強,黃志強.黃志強肝臟外科手術學[M].2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333.
[3] 趙長青.肝左葉切除術在治療肝內膽管結石中的應用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08,3(14):36-37.
[4] 王曙光.肝膽管結石病外科治療觀念的轉變[J].肝膽胰外科雜志,2006,18⑶:133-134.
[5] 何啟紅,何松,李洪春,等.120例肝膽管結石再手術原因與治療[J].中外醫療,2008,20(20):29-30.
book=59,ebook=9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6.040
533900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那坡縣人民醫院 (潘留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