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呼圖壁縣圖書館 擺建紅
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是新形勢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惠及千家萬戶的一項重要文化基礎工程,是政府提供公益性服務的重大文化項目,是實現廣大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途徑,對于打破偏遠落后地區信息閉塞的狀況,縮小“數字鴻溝”,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和建設和諧社會,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文化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一般都設在縣圖書館,因此,縣級支中心是文化共享工程服務網絡建設中的重要環節。呼圖壁縣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接收系統于2009年1月在我館安裝成功。三年多來,我們以推廣使用共享工程資源為切入點,在我縣財政劃撥的專項資金的支持下,在群眾中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嘗試,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和好評。
呼圖壁縣圖書館由于文化基礎設施落后,公共文化資源總量偏少,手段較為落后,為人民大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能力尚有欠缺,城鄉群眾面臨著“信息貧困”的問題,無法獲取和利用豐富的優秀數字文化資源。2007年,恰逢中央文化部在新疆地區推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呼圖壁縣文化部門搶抓機遇,順勢而上,積極申報該項目,經過不斷努力,終于將呼圖壁縣列為2008年首次實施項目的縣市之一。在2009年初,圖書館已收到安裝的設備有:3臺主機服務器、1組網絡存儲、2臺交換機、1臺網御防火墻、1個標準機柜、1套投影機、1臺便攜式計算機、1塊移動硬盤、1套漫步音響、1臺激光網絡打印機、1套kvm切換器、25臺業務終端計算機和20套電腦桌椅、1套衛星接受系統、1臺索尼數碼照相機、1臺佳能數碼照相機和1臺多功能掃描儀,經過調試,所有設備都可以正常接收文化資源信息。先進的設備、優秀的文化資源,為進一步豐富廣大農牧民的文化知識、及時獲取各種技術信息提供有力保證。
自2009年實施文化信息資源工作以來,呼圖壁縣圖書館便指定專人負責,每天堅持接收資源不脫節,把各類資源進行分類儲存。如在農村實用新技術欄目中,分別建立了種植、養殖、務工技術、法律法規、醫藥衛生等文件夾,從2009年至今已經接收各種信息資源700G,收集整理各種數字資源達到近2個TB。為了方便讀者隨時使用光盤數字資源,圖書館采購了光盤管理軟件與服務器,把國家資源中心、省級分中心下發的光盤和自購的大量光盤建立視屏點播數據庫,讓讀者在客戶端隨意點擊即可觀看、下載、刻錄,使讀者對母盤不會造成任何損壞,滿足讀者多次檢索的需求。
另外,加大引進“數字圖書館”的資源庫建設力度,于2011年5月引進自治區圖書館采購的70余萬元的國研網、博看網、五車電子圖書、新圖知網論文數據庫、龍源期刊數據庫等11個豐富的數字資源庫供大家無償享用。為了使這些數字資源得到很好的利用,每年組織各類讀者召開“數字圖書館”信息發布會,使數字圖書館成為我縣年輕讀者工作學習的“充電站”,豐富精神文化的“大書房”。
鑒于青少年讀者愛好電腦,喜歡網絡的這一特性,每逢寒暑假,縣圖書館便以電子閱覽室為陣地,分批為青少年免費開展電腦培訓班。對于初中階段的孩子,以提高他們圖文混版、電子表格和課件等方面的制作水平,開展以“綠色、低碳、環保”為主題的電子小報設計比賽。不僅開發了孩子的創作力,還達到了檢驗培訓效果的目的。對于高中生讀者,則開展“我們幫你贏高考”專題信息服務活動,為高考生專門制作100套有關院校錄取線分析技巧,了解院校實力的視頻資料,在6月9日-14日為高考生延長工作時間,免費讓考生前來查詢各大院校的網絡信息,使高考生和家長們備受歡迎。對于機關青年干部,則組織開展“慶五一,迎五四學習英雄楷模報告會”、“紅色歷史文化系列”講座等活動,讓青年干部感受黨所走過的偉大歷程,以英模事跡為動力,全心全意投身各項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為了讓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作在群眾中受歡迎,在文化信息資源向群眾推廣服務的初期,呼圖壁縣圖書館支中心在全縣各鄉鎮村場做了細致地調查,分別將園戶村鎮上二工村剛建立的最大肉雞養殖基地、二十里店鎮文化站、大豐鎮紅山村番茄育苗基地作為服務試點對象,了解農民內心最需要的資源,有針對性的在農牧民家門口開展視頻展播和專題信息服務,并將相關涉農部門的技術專家邀請到現場做實地指導。在編制資料時,主動請專業部門的技術員提出合理化意見,在信息發布現場,還特別邀請縣畜牧技術員和農科技術骨干對所發布的信息與大家進行現場答疑解析,深受農牧民們的歡迎和稱贊。上二工村養殖戶楊曉強情不自禁地說:“我們的養雞基地去年剛建成,今年3月初才陸續上的雞苗,圖書館為我們發布的養殖信息就像下了一場及時雨,這些免疫接種的方法和衛生消毒的措施,都非常適合我們,還免費給我們發放光盤和資料,使我們的養雞在起步階段就能有一個很好的發展,我們感到非常滿意。”
找準了能貼近農民群眾的服務的路子,呼圖壁縣圖書館做好文化信息服務的盡頭更足了,緊緊圍繞我縣的農業主導產業,協同農業、畜牧、科技等專業部門做好以現代設施農業為主導的食用菌種植技術、苗木花卉、畜牧業品種改良以及品質提升等發展方面信息服務,在群眾最需要的時候,圖書館館員都能發揚不怕吃苦,調整正常工作時間深入到村組,用漢、哈兩種語言為廣大的農牧民提供生產、生活方面的文化信息服務。3年多來,為各類群眾開展“各種信息發布會”15場次,影視展播60場次,免費發放自制光盤2000張。
由于呼圖壁縣圖書館只有6個編制,工作人員少,又無交通工具,為了能讓優秀的文化信息源源不斷地送到農牧民的身邊,圖書館便與鄉村電影隊打起了“聯手牌”,借助鄉村電影隊的交通和設備優勢,將適合我縣農村題材的農業科技、養殖、務工技術、法律法規常識和醫藥衛生等方面的視屏資源進行遴選、刻錄、拷貝,從2011年8月份開始,每天晚上隨電影隊到各村組進行實地播放。在夜幕中,當大家看完《如何防治大白菜的燒心》的節目后稱贊道:“現在正是大白菜防腐爛的關鍵時期,沒想到這么好的資源就讓我們給遇上了,現在的電影內容這么豐富,真是沒白來”。
當圖書館把務工技能和法律法規的資源送到縣良種場農民工身邊時,近上千名的務工人員和農民群眾圍攏過來,現場的一位農民工由衷地說道:“我們以前對民法、繼承法、婚姻法都不是很了解,通過這樣的文化下鄉,讓我們老百姓知道如何用法律來維護我們自己的權利,我們感到很高興”。聽到群眾的贊許,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更是卯足了勁,要將優秀的文化資源展播活動一直持續到10月份。
2012年年初,由于機構改革因素,呼圖壁縣文化部門與廣電部門合并,為我們進一步做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作帶來了發展機遇,圖書館主動為局領導建言獻策,開辟了呼圖壁縣“文化信息資源專題欄目”,打通文化信息的通道,讓共享工程資源通過數字電視網絡直接進村入戶,真正將直觀、生動的科技致富信息和文化大餐送到廣大群眾中去,幫助農民群眾致富奔小康,為構建和諧社會增添新的活力。
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是一項惠及千家萬戶的民心工程,縣級圖書館作為實施文化共享工程的主體一定要做好此項工作,要緊緊抓住共享工程數字資源建設這一核心,主動為群眾開展各種貼近實際的信息服務,多提供為基層和農村群眾喜聞樂見的影視、戲曲、農業科技、務工技術、法律法規講座等,不斷增強文化信息資源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把文化共享工程建設成為資源豐富、技術先進、傳播高效、服務便捷、管理規范的公共數字文化傳播服務體系,真正實現優秀文化信息資源的全民共享。
要想真正開展好文化共享工程的全民推廣,縣人民政府的責任意識必須加強。如果對文化共享工程這一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德政工程、軟實力工程的認識只限于口號上,沒有政府的硬措施作保障,只靠公共圖書館的熱情和力量單打獨斗,那么文化共享工程這一構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架子必然是松散的。按照中央要求:到2010年全國將實現“縣縣有支中心,鄉鄉村村有基層服務點”的目標,而實現此目標主要靠的是中央政府的支持幫助。而如何發揮好文化共享工程的作用,讓基層群眾真正享受到這一惠民工程帶來的實惠,就要靠各級政府持續的支持和幫助,只有對文化共享工程重視的程度上一個臺階,將此列入當地政府常態工作內容,擺上政府的議事日程,重點解決好經費投入、人員編制等問題,文化共享工程才有希望跨入持續、健康發展的軌道。
“共享工程”是一項依托現代信息技術的文化工程,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人才隊伍建設是保證共享工程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它需要一批熟悉網絡知識和信息化知識的技術骨干。省級分中心技術人員本身配置不足,又面對全省各個縣支中心,工作非常繁忙,很多時候并不能馬上解決問題,影響工作的開展。因此培訓專門的技術人員對縣級館來說非常重要,省級分中心要對共享工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調查,使培訓的內容能貼近縣級支中心普遍遇到的問題,使這些人才隊伍能夠肩負起鄉鎮、村級基層服務點業務人員培訓、指導任務,確保衛星服務器正常接收國家中心所發的信息資源。通過培訓和“共享工程”建設的實踐,在縣支中心圖書館培養一支能掌握計算機、網絡、通訊、多媒體等技術,能從事資源采集、整理、加工開發的人才隊伍,這是“共享工程”建設能真正做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文化共享工程的最終目的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信息服務,而提供特色化信息服務顯得尤為重要。要讓更多的群眾了解和利用共享工程所提供的各類信息資源,還需要通過國家、省級信息中心不斷更新資源,調查了解不同地域資源短缺的問題。縣圖書館工作人員也要不斷探索和擴大服務渠道與服務方式。將新穎、實用的資源快認真搜集、下載,向當地不同群眾及時展播,并刻錄成DVD光盤或宣傳資料,發放到群眾手中,擴大宣傳面,使群眾快學技術,早得實惠。同時將群眾喜愛的優秀戲曲、電影、名家講壇等視頻資源送到社區、部隊、學校、看守所等單位,創造共享工程的服務品牌,讓廣大人民群眾都能享受文化共享工程這道豐富的文化大餐。
共享工程應用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是提升圖書館綜合信息服務能力的有力平臺。推廣使用共享工程信息資源是一項綜合性工程,需要社會多方面支持和幫助,方能共建共享,造福于民。呼圖壁縣圖書館由于受人員編制的制約,目前只是探索性的為老百姓有針對性的開展了一些文化信息服務。
要想真正把這項“文化惠民”工程落到實處,還需建立由政府牽頭組織實施的體制,并輔以必要的資金和設備支持,各主管部門和項目實施單位也要樹立以推進現代文化為引領的發展要求,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與時俱進,加大工作力度,推動共享工程資源使用工作的全面開展。
[1]李長春同志參加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十一五”成果展的講話.
[2]吳喜文.對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調查與思考[J].圖書館學刊,2011(7).
[3]韋善嚴,黃敏珍.縣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思路與探討[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