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職業技術學院 殷 華
《人體解剖學》是一門研究正常人體形態結構的科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醫學課程。學好這門課可以增強護生對學好醫學的自信心,增強他們的職業向往感。這門課程的開設是在一年級。學生剛由初中跨入高職,學習模式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適應了教師“填鴨式”教學,被動地接受知識,機械地記憶。如今,面對大量信息化教學,學生表現出一定的不適。再加上這門學科,要教授的多是人體器官的形態、結構、位置。名詞繁多,記憶任務重,解剖學教師更應很好的幫助學生學習。
本研究以我院為例,被試主要來2007年以來部分高職一年級學生,采用隨機抽樣方式選取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1000份,收回有效問卷985份,有效率為98.5%。其中男生為4.5%,女生為95.5%,年齡最小為16,最大20歲。問卷采取自制問卷。在整理數據的過程中剔除無效問卷,無效問卷是指被試時漏答的、背景資料填寫不完整的。調查對象在專業人員的統一指導語下,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問卷,并當場回收。全部問卷資料經核實后進行統一編碼,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處理。調查后,對部分學生進行深度訪談。
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反映《人體解剖學》難學,找不到學習方法,普遍害怕考試。總結起來共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知識點多,記憶無從下手。
2.2 知識抽象,學習基礎缺乏。
2.3 無興趣,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差。
2.4 不理解,記憶難度加大。
2.5 注意力不集中,記憶效果差。
針對于以上問題,筆者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針對護理學生《人體解剖學》課程的記憶方法,如下:
教科書中的有些知識,篇幅長,文字多,不利于記憶。學生可以對每個系統的內容進行分析,抓住其中的重點和要點,有條理地概括,這樣更容易將信息輸入并儲存。方法如下。
3.1.1 繪圖記憶法
繪圖能充分發揮眼手腦的綜合性直觀感覺作用。在大腦中容易建立起牢固的實物形象。《人體解剖學》有些內容步驟多,又錯綜復雜,不容易掌握。如果能邊繪制簡圖邊描述,便可加深直觀印象,記憶牢固。例如:血液循環中心臟的四個腔,體循環,肺循環,總容易混淆。
3.1.2 歸納法
這種學習方法是找出所學知識的共同點,把相關內容分門別類,利用條文、圖標、短語、等式把零散的知識整體化、格式化。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學習,在理解所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融會貫通、記憶。可用短語歸納,例如:“寬短直”即是女性尿道的特點,又是右主支氣管的特點,還可是小兒咽鼓管的特點。可用等式歸納,例如:血液、血漿、血清,歸納為:血液=血漿+血細胞,血清=血漿-纖維蛋白原
3.1.3 特征記憶法
學生普遍感覺《人體解剖學》中的一些名詞、內容容易混淆,難以記憶。其主要原因是沒能抓住相關事物的特征。只要仔細觀察,深刻分析,發掘記憶對象的突出特征,憑借那些一目了然的特征便可準確清晰地記憶。例如頸椎、胸椎、腰椎的區分,可抓住頸椎有橫突孔,胸椎有肋凹,腰椎棘突寬短直這些特征標志,區分判斷三種類型的椎骨就輕而易舉了。
解剖學中專業術語較多,內容較抽象,學生大多第一次接觸。把抽象的事物與大腦右半球中原有的十分熟悉的形象化信息掛靠在一起記憶,不但記得扎實,也便于以后的快速提取。方法如下。
3.2.1 體態記憶法
通過手指、肢體或身體擬定一個姿勢,利用能看得見的器官代替看不見的器官,使大腦的記憶中樞和軀體的運動中樞共同興奮,從而學習這些器官的形態、結構和位置關系。例如:學生可以做如下飛翔姿勢:稍稍彎腰,兩手臂展開,雙手握拳,雙腳并攏。雙拳代表卵巢,雙臂代表輸卵管,頭、軀干代表前傾前屈的子宮,雙腿代表陰道。通過這一體態,女性內生殖器的構成和關系就一目了然了。
3.2.2 比喻記憶法
比喻記憶法是用較為熟悉的事物來比喻記識內容,以提高記憶效率的方法。生動形象的比喻能給人頭腦以深刻的刺激,便于集中記憶。把需要記識的知識與已有的經驗、已知的事物聯系起來,變平淡為生動,變抽象為具體,從而更深更牢固的掌握知識。例如:把卵巢動脈比喻成小橋,把輸尿管比喻成流水。小橋流水這一形象貼切的比喻能讓學生很好地記憶卵巢動脈與輸尿管的位置關系。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提高記憶效果的關鍵。《人體解剖學》是一門形態科學,結構復雜,名詞繁多,將枯燥的理論用于實踐,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其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方法如下:
3.3.1 直觀記憶法
重視實驗,將學到的理論知識與解剖標本,模型的觀察結合起來,增進理解,形成形象記憶。同時注重活體的觀察與觸摸,尤其是體表標志,神經血管的走向和臟器的體表投影。再結合臨床應用,便可大大加深對某些結構的認識。例如在學習動脈和靜脈時,可結合切脈、靜脈滴注、獻血來記憶相關血管。
3.3.2 病例分析法
要求學生運用已學知識對相關臨床病例進行分析記憶。《人體解剖學》理論知識枯燥乏味,學生內心渴望多學一些與臨床實踐相關的內容。臨床病例的提出,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當他們明白所學知識與臨床運用之間的關系,所學理論在臨床得到運用時,其學習的積極性將大大提高,記憶顯得格外輕松。例如:在學習肝門靜脈三個吻合支后,截取部分臨床病例:某女,肝癌晚期,曾出現嘔血,便血,脾腫大,臍周靜脈曲張等癥狀。學生通過積極地討論,分析后能理解患者出現上述癥狀的原因。記憶也就在輕松的環境中形成。
理解記憶法就是借助積極的思維活動,通過已有的知識去弄懂新事物的意義,理解事物的本質特征。對記憶的內容越理解,越能使大腦思維的暫時神經聯系變得活躍。從而形成種種反思,聯想,產生更為良好的記憶效果。例如:運動系統中骨骼肌的作用,多而繁雜。如果不理解,就很難記住。即使勉強記住,也很容易遺忘。學生可以根據每塊肌肉的起止點和附近關節的運動來理解記憶。
另外還有些常用的記憶方法,比如閉眼記憶法,口訣記憶法、對比記憶法、交談記憶法等,由于護生的個體差異,各章節內容的不同特點,護理學生可根據實際情況選用不同的記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