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蘭蘭,肖 珊,張麗紅 (長江大學荊州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中心醫院手術室, 湖北 荊州 434020)
標準手術體位安置及注意事項
關蘭蘭,肖 珊,張麗紅 (長江大學荊州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中心醫院手術室, 湖北 荊州 43402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舒適狀態的要求也隨之提高。正確合適的手術體位不僅是手術順利完成的基礎,也是讓病人安全舒適的重要環節。因此,掌握標準手術體位的安置方法及其注意事項是保證病人安全舒適及手術順利進行的關鍵措施。
標準手術體位;體位安置;注意事項
隨著醫學的發展,各種疾病的手術方式也在不斷更新。一些大手術,特別是年老體弱病人,由于手術難度大,操作時間長,不經常變換體位等原因,常會引起體位不當性手術并發癥[1]。醫務人員應積極主動的學習新的標準手術體位的安置方法,掌握其注意事項,并準確、熟練地用于臨床,本文現就標準手術體位的安置方法及注意事項探討如下。
①在擺放體位時更安全,可為正常手術提供保障。②標準體位便于學習和接受。③在安置相同體位時更容易擺放。④在變換體位時能更快實現。
標準手術體位包括仰臥位、側臥位、俯臥位,其他手術體位都是在標準手術體位基礎上演變而來的[2]。手術體位擺放的總體要求是:患者舒適、安全、無并發癥,充分暴露術野、便于醫師操作,固定牢靠、不易移動,不影響呼吸循環功能[3]。保持身體各部位充足的血液循環,并適當的維持身體成一直線,以保證病人完好的狀態。
3.1仰臥位
1)不同手術頭部安置方法不同。胸腹部手術時頭部墊軟枕或頭圈,使其抬高約3~5cm;五官科手術時頭部左右各置半月形沙袋一個加以固定;腦部手術時頭部置沙袋或用腦外專用頭架固定;甲狀腺手術時頭部置沙袋固定,肩部墊一軟枕,根據病人的體形選擇厚薄。保持頭部與脊柱在同一水平線上。
2)將中單橫鋪于手術床上,上緣據床背前沿10cm,兩側下垂等長。兩手平放于身體兩側,中單包裹手臂,塞入床墊下或用擱手板固定。手臂遠端關節均高于近端關節。放置擱手板時應將其放在肩部下方,手臂外展勿超過90°。
3)患者身體各部與手術床緣及金屬物品無接觸,注意保暖。腘窩處墊小軟枕,于膝關節上用約束帶固定,松緊以護士一手能通過為宜。如手術時間長,足跟也應墊軟墊,防止壓傷[4]。盡量使病人身體完全貼合手術床,減少受壓點的壓力。受壓點:枕骨、肩胛、鷹嘴、胸椎、骶骨、尾骨、跟骨。
4)注意事項:患者身體不能直接接觸金屬物品;保持頭部與脊柱在同一水平線上;下肢約束帶不宜過緊,以能伸進一手掌為宜;采用腦外頭架固定頭部時,注意托好頭部,防止頸椎脫位。
3.2側臥位
1)手術床上橫鋪中單,上緣距床頭10cm,兩側下垂等長。置胸枕于橫單和床單之間、病人腋下5cm處,胸枕兩側置半月形沙袋加以固定,防止體位墊移位。拉平壓緊中單、胸枕及沙袋,塞中單于床墊下。于健側放置擱手板及擱手架,擱手架前端據腋窩10cm,并調節高度適宜,使肩與手臂在同一水平線上。手臂外展不超過90°,雙手臂調節呈像是在擁抱別人的狀態,只是側躺。健側手臂及肩部騰空,以一手能自如伸進為宜。約束雙手。頭部置軟枕,保持與脊柱在同一水平線上。骨盆處用骨盆固定器固定,松緊適宜,襯以軟墊。雙下肢屈髖屈膝70°,呈跑步狀,兩腳間置軟墊,保護膝部骨隆突處,并用約束帶固定。
2)應密切觀察并注意保護好側臥時受壓點:耳、肩峰、肋骨、髂骨、股骨大轉子、膝關節兩側踝骨、足踝。
3)90°胸科手術側臥位時應將骨盆作為固定側臥位的重點,骨盆處用前后擋板固定,擋板分別置于恥骨聯合和骶尾部,不宜過緊,以免引起下腔靜脈回流受阻,血容量減少,引起生命體征改變[5]。
4)注意事項:患者身體不能接觸金屬物品;健側手臂及肩部騰空,以一手能自如伸進為宜;擱手架前端據腋窩10cm;保持頭部與脊柱在同一水平線上。
3.3俯臥位
1)頭部置軟枕或U型頭架,勿壓迫面頰部及眼部。俯臥位鼻腔插管時,口腔可含紗球,以防止舌咬傷。應用弓形俯臥位支架擺放體位時,兩側肋骨、髂前上棘、膝、脛前等處為主要受力點[6]。可在俯臥位頭架下裝面鏡子,便于觀察,此方法也可用于仰臥位時對枕部的觀察。
2)將擱手板置于手術床兩側頭緣與床平行。雙上肢置于有軟墊的可調節托手架上,肩肘呈90°,雙上肢遠端關節低于近端關節[2]。盡量調節呈相當于手臂放于身體前部的狀態,勿外展。手術臺與上臂留有空隙,便于麻醉、手術操作。雙下肢遠端關節低于近端關節,坡型軟枕置于小腿處,使膝關節和足尖懸空。上尿管者,尿管置于合適位置。
3)應重點觀察患者面頰及眼部、肩峰、乳房(女)、腹部、生殖器(男)、膝關節、腳趾是否受壓。身體有無貼近床沿金屬部位,心電圖電極位置是否合適,避免電灼傷。
4)注意事項:患者身體不能接觸金屬物品;胸、腹部騰空,以手伸放自如為標準;避免壓迫眶上神經;保持各種管道通暢;遠端關節低于近端關節。
以上三種手術體位是工作中比較常見的,護理人員應認真學習并掌握,特別是注意事項更應時刻銘記于心。重力作用引起器官組織的移位和體液再分布,導致胸腔及肺容量的變化,加之人體施加的外來壓力對器官功能的影響,都是導致術后并發癥的重要因素。體位安置不正確所引起的生理性及解剖性并發癥都是可以預防的[7]。手術室護士應時刻注意保護好病人,并監督醫生或其它人員,從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這三大部分著手,加以防患。對于年老體弱及有特殊病史者更應加強體位擺放時的細節管理。
總之,做為手術室護士應該與時俱進,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加強責任心,不斷提高自已的專業水平。積極配合手術醫生及麻醉醫生,熟練掌握標準手術體位的安置,認真做好體位擺放時的細節管理,確保病人安全、舒適。
[1]任洪梅.手術體位的合理安置[J].現代護理,2006,3(5):138.
[2]朱丹,周力.手術室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120-121.
[3]魏革,劉蘇君.手術室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6:5-33.
[4]別逢貴,李柳英,戴洪霞,等.建立標準手術體位的實施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06,21(3):15.
[5]李保凌,陳君.安置手術體位的細節管理及護理進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9):101.
[6]李海如,宋烽,邊樹芳.使用弓形俯臥位支架的護理措施[J].中華護理雜志,2001,5(5):384-385.
[7]陳培穎.手術體位不當所致并發癥的原因及預防措施[J].天津護理,2009,17(6):364.
[編輯]何 勇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3.022
R472.3
A
1673-1409(2012)03-R048-02
2012-01-09
關蘭蘭(1984-),女,湖北荊州人,護師,主要從事手術室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