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美,陳 燕
(長江大學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內科,湖北 荊州 434000)
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護理師資培訓介紹
蔡曉美,陳 燕
(長江大學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內科,湖北 荊州 434000)
從“以學生為中心”的授課方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培訓效果的反饋等方面介紹了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護理學教學特點。教學課程計劃的設計、教學過程的組織、課堂氣氛的調節,體現“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感覺自己時刻受到關注,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護理學教學;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
在新加坡淡馬錫基金贊助的護理師資培訓中,我市護理院校和醫院先后組織三批教師赴新加坡參加教師培訓,筆者有幸成為第一批參加培訓學習的臨床護理教師,在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Ngee Ann Polytechnic,NAP) 進行了為期2周的學習。該培訓中心運用卓越教學法進行講授,要求教師素質職業性重于學術性,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感受頗深,現將見聞介紹如下,以供國內臨床護理教師同仁參考借鑒。
護理教學分理論和實踐兩部分,我國傳統的理論授課方式均是以教師為主,老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而在新加坡則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多種授課方式相結合進行理論授課,進入NPA的學生人手一部筆記本電腦,校園隨處都可以上網。老師會在每次的課件上面將課程內容相關知識的網址告訴學生,讓他們自己查找資料,搜集各方面的信息。在課堂上可以和老師互相探討,改變了沉悶的課堂氣氛。另外還可將學生分成小組,圍繞老師所講內容的主題進行熱烈的探討,各小組將討論結果寫在白板上,然后每組交換評價對方的討論結果,評價完畢,老師要求各組說明給出對方評價的原因,老師在課堂討論過程中適時加以引導、輔導和補充, 學生則從中能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問題,鞏固所學知識點。
國內大多數護理院校的實踐教學往往因為場地設施條件差及學生人數多難以按照教學計劃要求完成,導致培養的學生與醫院要求脫節。NAP 護理學院的實踐授課圍繞主題邊教學邊實踐,例如學生在學習循環系統疾病時,包括藥理、病理生理、內外科護理等理論性授課集中在1~2周內,理論課后由輔導老師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循環系統所涉及的操作在示教室進行實踐,該校示教室教學設備先進齊全,全模擬醫院工作環境。學生要熟悉做循環系統所有操作,如做心電圖、看心電圖結果等,待學生掌握后即可到醫院的心血管科實習,如果沒有掌握,則不能進入臨床實習。這樣,學生在學校學習階段, 既能接受護理專業知識培訓,并且有機會進入醫院體驗真正的護理工作[1],畢業后可以直接上崗。無須像國內,新護士上崗還得進行為期1年左右的培訓。
學生在校期間,除學習專業課程外,還開展廣泛的課外活動及社會實踐,例如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去貧窮的地方幫助當地人民搭建房屋、進行粉刷、挖井培養愛心;游泳橫渡海峽鍛煉他們的膽量和意志,培養學生的人格品質,去海外各地學校進行交流開闊視野增長見聞,提高他們的文化修養等。參加這些課外活動的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均會列入總成績中,如有突出表現的均可獲得一定的獎勵,重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其創造、開拓及批判性思維能力,為以后的終生教育打下基礎。
培訓期間的每天課后必須完成老師發放的1張“3、2、1”反饋表,其中的“3”是你今天學會的3個內容,“2”是你感興趣的2個內容,“1”是你還想學習那些新的內容。該反饋表使參加培訓的受訓者能夠對當天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回顧,看看自己掌握了老師所教的哪些教學方法和策略,并根據自己所在醫院及學校的實際工作情況列出能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內容上交老師,老師次日會就每人的教學計劃內容進行回復,確保每個計劃內容都具有可操作性。每個接受培訓的護理教師回國后必須培訓至少5名其她的護理人員,每個培訓小組還需完成一個能在全院或全校推廣的教學計劃項目,每月定時向新加坡輔導員發送電子郵件就項目進展情況進行匯報,這樣在培訓學員的過程中,既可以鞏固所學知識,又可以在實踐中領會卓越教學法的良好的教學效果,充分體現了在學習過程中重復與反思的重要性。
新加坡護理教師培訓的優點是所采用的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教師培訓完以后會先了解自己學生的學習狀況,以此設計每次教學課程計劃,并調節好授課所需要的課堂氣氛,采用做游戲、提問題、角色扮演、分組討論、團隊合作、互相評價等多種教學方法及策略進行教學,教師在組織教學內容、安排教學活動或者處理問題時總是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考慮,讓學生感覺自己時刻受到關注,其重點是學生能掌握所傳授的知識,體現的是學生有興趣、有目的、主動的“學”。
[1]宮玉花.新加坡護理大專課程描述[J].護理管理雜志,2009,9(5):39-40.
[編輯] 一 凡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11.034
2012-08-29
蔡曉美(1973-),女,湖北荊州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G719.3391;R47
A
1673-1409(2012)11-R0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