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玲敏,陳蘭池 (武漢市東西湖區人民醫院, 湖北 武漢 430040)
淺談大型活動中的醫療保障服務工作
孫玲敏,陳蘭池 (武漢市東西湖區人民醫院, 湖北 武漢 430040)
舉辦大型活動時,考慮到會出現急癥和傷情及突發事件的可能性,社會各界對活動期間醫療保障服務工作極為重視。醫療機構為做好此項工作,制定了相關的工作組織方案,人員配置培訓方案,具體實施方案,使醫療保障服務工作得到了整體提升,也有助于醫院的建設和發展。
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大型活動
大型活動是在有限時間和有限空間所進行的有組織活動,因各種原因有可能出現群體性意外傷害。因此,醫療保障也成為整個大型活動組織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1],主辦單位、承辦單位和舉辦地政府各級領導都高度重視醫療保障服務工作。對出現急癥和傷情的患者來說,初期能得到醫務人員及時地救治和護理,將為其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贏得寶貴時間。做好醫療保障服務工作,可以有效地預防突發重大事件的發生,減少患者死亡率,保障大型活動的順利進行。
我院所處區域——吳家山臺商投資區,近幾年經濟發展較快,引得國內一些知名企業紛紛落戶,相關企業的大型商業活動和各級政府部門的招商引資活動也不斷增加。為保障各項活動的圓滿舉行,在區衛生局的統一部署下,自2004年開始,大型活動舉辦方都會鄭重邀請醫療保障服務工作的加入。因此,醫院接受此項工作越來越多,任務越來越重。而在數次活動中,對突發的急癥、昏厥、中暑、心絞痛、高血壓、腦血栓、摔傷、骨折、擁擠踩踏等事件,醫療保障服務小組進行了及時、有效和妥善的處理,醫療保障服務工作的重要性也開始被社會大眾所認知。為滿足社會對醫療保障服務的需要,我院根據大型活動醫療保障服務工作的特殊性,健全了相關服務工作,并在實踐中摸索出了一套工作方法,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
要健立健全醫療保障服務工作,首先要制定工作組織方案,明確醫務人員職責,做好醫務人員的配置和培訓工作。
1)由業務院長領導并任組長,醫務處、護理部、急診科、門診部各部門負責人為其成員。當出現急癥、傷情和突發事件時,院內人員在業務院長的領導下,各部門負責人要擔當起各自職責,同時啟動醫院急救預案,在醫院統一部署下協同合作,投入搶救,形成現場(院前)、院內“接力式”的救護體系。
2)醫務人員的配置和培訓。要明確醫療保障服務是配合組織方共同將活動舉辦成功的一項工作,在強調自身職責時還應注意:醫療保障服務工作者不僅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同時也是主辦方的工作人員。所以,在人員配置上要注意以下幾點:①事件的突發性:急癥和傷情的出現不可預知。②事件的緊急性:一有呼救應立即投入救治。③病種的多樣性。④急救環境的復雜性和條件的局限性。⑤高標準的身體素質要求:有時醫務人員需持續幾天的工作,因此需要身體健康、體格健壯。⑥高水平的溝通、協調能力:不僅需與患者有效溝通,還要有效配合主辦方的工作;醫護人員培訓是醫療保障服務的重要基礎,因此,醫護人員應每月開展一次培訓,力爭做到熟練掌握各項急救、醫療、護理知識和操作技能。此外,還應開展應急預案培訓,對重要技術,重要部門的重要人員要進行經常性排練,以確保各個環節的工作得到有效落實,使醫院醫療保障服務的整體水平持續、穩定地發展。根據以上工作特點,我院領導小組從門診部和急診科中挑選精干的醫護人員。具體要求包括:①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做到沉著、冷靜、果斷。②具有較全面的醫療理論知識及熟練的操作技能。③體格健壯,吃苦耐勞。④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及溝通、協調能力。
1)做好責任分工。一個醫療保障服務工作小組一般由1醫、1護、救護車和司機組成,門診管對外醫療工作的主任擔任小組負責人。當出現急癥和傷情時,醫療保障服務工作小組與應急援救各方形成合力,投入搶救,對輕度傷病患者作現場治療,對急危重癥病人進行搶救性處置后,迅速將其轉送到醫院。此外,小組負責人還負責與主辦方的協調、溝通及與院內的聯系、溝通和匯報工作。
2)及時掌握相關信息。小組負責人在大型活動舉辦前應與舉辦方相關負責人取得聯系,了解活動的性質、特點、場地、規模、人數、時間、氣候等情況。再結合以上實際情況和相關要求來準備藥物及器材,及院內所需準備事宜。
3)做好相關準備工作。急救箱內放置的各類急救藥物,標名分類整齊放入,以便搶救時迅速找到所需藥品,提高搶救效率。此外,急救車內也應配齊所需醫療設備,如:氧氣筒、心電圖、呼吸機、擔架、外科急救包、內科急救包、聽診器、血壓計、醫用耗材等(還可以根據活動需求增設配置)。
4)熟悉場地環境。應在指定時間到達目的地,迅速與活動舉辦方相關負責人見面,進行工作對接,熟悉周邊環境、方位,選好急救通道及可利用救治的場地,測試好通訊器材,并在指定位置安置急救箱及其他急救器材。如有不利于醫療保障工作開展的情況,應及時與舉辦方交換意見,排除干擾因素,爭取醫療保障安全最大化。
5)現場工作處置適宜。在活動現場工作時,醫生護士應交換巡視,排查現場存在的隱患并及時糾正,做好預防,減少風險。如需持續幾天工作時,要做好交接班工作。對較輕傷病員治療后,應做好病情、治療、護理記錄,根據病情發展密切觀察,并向活動舉辦方相關負責人報告患者情況。如出現急重癥者或突發事件,應采取全面、適當、及時、有效的搶救和護理措施,并迅速向醫院報告情況,啟動急救預案,做好院前急救和院內搶救準備。
6)活動結束后,做好善后工作。活動結束后,應再次與活動方相關負責人聯系,匯報醫療保障服務工作情況,聽取評價意見。直至活動相關人員全部離去,醫療保障服務工作小組才能清理物品撤離。
1)大型活動中的醫療保障服務工作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大型活動往往會和政府形象、社會穩定相聯系,其舉辦水平體現了政府的組織和控制能力。因而大型活動中如出現突發重大事件具有極大的社會影響性和危害性,所以在大型活動中做好醫療保障服務工作極為重要。
2)大型活動中的醫療保障服務工作對完善醫療體系、加強醫學學科建設有著重要意義。大型活動中的醫療保障服務工作為急救工作提供了難得的實踐機會,為醫院服務社會積累了寶貴經驗,有助于急救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展示醫務人員的良好形象提供了平臺。同時也帶動區域醫療機構的整體提升,它的形成和發展有助于醫院建設和發展。
3)大型活動中的醫療保障服務工作為今后深入探討應急聯動新模式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通過大型活動中的醫療保障服務工作,醫院加強了與各界的聯系,增進了彼此間的了解,溝通渠道進一步通暢,有助于應急管理的銜接,也有助于各方在密切互動基礎上形成新的、不斷進步的應急聯動模式。
4)大型活動中的醫療保障服務工作有助于醫院大局意識和協作意識的加強。大型活動期間,由于工作地點和工作方式不同,各方所要承擔的責任也不相同。因此,協作各方需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在工作中密切配合,注重大局意識、協作意識、質量意識、安全意識的培養。
[1]武秀昆.大型文體活動醫療保障方案的設計與實施[J].中國急救醫學,2006,26(2):128-129.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8.029
R197.3
A
1673-1409(2012)08-R060-02
2012-03-18
孫玲敏(1959-),女,河北武強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醫療保障服務工作。
[編輯] 何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