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魁,樊翠紅
(長江大學體育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3)
普通高校體育舞蹈專選課教學情境創設研究
孔祥魁,樊翠紅
(長江大學體育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3)
普通高校體育舞蹈專選課中教學情境的創設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主要從語言描述、圖畫創設、問題創設、計算機網絡創設等方面對普通高校體育舞蹈專選課中教學情境的創設進行探討,提出一些具體的實施途徑,使其更好的為教學服務,提高體育舞蹈情境教學質量。
體育舞蹈;教學情境;途徑
情境教學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將情感、言語、行為融為一體。課程設計應充分發揮課堂情境的作用,因為情境化的教學內容可以幫助學生的理解、記憶、應用和遷移。下面,筆者在對教學情境的諸多相關要素分析和理解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適合體育舞蹈專選課情境創設的方法,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語言是人類傳達信息和情感交流主要工具,是一種最普通又最特殊的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語言是架起“教”與“學”的橋梁。教師的語言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教師巧妙的語言能使學生“耳醉其言,心醉其情”,像磁鐵一樣吸引學生們神游在美的課堂教學之中。
運用語言創設體育舞蹈教學情境的步驟如下:①先調查學生,了解學生對所要教學內容是否了解以及了解的途徑;②教師利用妙趣橫生的教學語言對教學內容講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③在教師的引導下有重點的進行觀察模仿,達到掌握動作技術重難點的教學目標。
以桑巴舞教學為例,教師提問:你們了解桑巴舞蹈嗎?通過什么途徑了解的?學生回答(教室里炸開了鍋,學生紛紛搶答):在電視上看過,桑巴舞源自巴西,動作熱情奔放。然后教師通過聲情并茂的語言介紹桑巴舞起源和桑巴舞的風格特點;最后教師示范,指出教學重難點。
圖畫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黑板(小畫板或圖紙等)標出動作的運動路線、方向,用掛圖顯現出技術要點、動作分解過程,用圖畫再現動作技術要點及重難點,實際上就是把技術動作形象化,教師可以特意繪制掛圖、復印動作圖片、課堂中融入一些當今體育舞蹈界時事,創設各種教學情境。
運用圖畫創設體育舞蹈教學情境要注意如下事項:①吃透教材,把握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②圖片或圖紙繪畫要符合專業要求,注意時機的把握;③教師應注意語言藝術,合理引導。
以桑巴舞跑步轉體動作教學為例,教師把跑步轉每個舞步特意繪成掛圖張貼教室里,在教學過程中著重指出動作要經過雙人面對面側行位置,并把跑步轉體男女舞伴所移動的路線畫在黑板上,給學生以多種感官刺激。這種運用圖畫創設體育舞蹈教學情境,無論是對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是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都比單調的講解要有效得多。
好奇心和自我表現欲是學習的內部動機,大學生的好奇心和自我表現欲特別強烈。現代認知心理學關于思維的研究成果表明,思維過程通常由問題情境產生,而且是以解決問題為目的的[1]。為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的能力,每堂課教師都應精心設計問題情境,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從而調動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
運用問題創設體育舞蹈教學情境要注意如下事項:①要深入研究教材,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問題及把握提問的時機;②注意提問時啟發性語言的使用。
以桑巴舞快踢步為例,教師講完男舞步之后,提出“大家想一想女舞步應該怎么做呢?男女舞步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男女舞伴如何運用引導和反引導?”這樣就自然而然地把學生帶入預定的教學情境中來,然后,教師再稍微點撥一下。這些懸念能激發人的好奇心,引起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
網絡能提供文本、圖形、動畫、視頻圖象、聲音等多種媒體集成的大容量信息,具有形式靈活、資源共享、超媒體交互性等特點[2]。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在網絡環境下創設一些有利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情境,讓他們在一種新的學習環境中主動學習,從而優化體育舞蹈教學,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運用現代化的計算機網絡創設體育舞蹈教學情境的步驟如下:①根據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合理配置圖像、視頻(上傳班級群);②布置作業,讓學生提前預習,并提出具體要求;③通過學生反饋,及時調整。
以桑巴舞教學為例,教師上傳桑巴舞音樂、教學視頻、分解動作圖片、CCTV轉播的桑巴舞比賽視頻(里面有對舞蹈比賽規則的講解)等,學生提前預習,教師課堂適當播放圖片及視頻。學生在學會動作的基礎上結合以前所學動作進行創編。讓學生掌握動作的同時,認識到體育舞蹈蘊含著人體動作、隊形、服飾、音樂等藝術魅力,并且對該項目的比賽規則要有一定的了解,豐富課堂的信息容量。
一堂優秀的課堂教學只憑借一種情境的創設是難以實現其應有的教學目標,往往需要以上幾種教學情境乃至更多種教學情境的交叉使用方能達到所要的教學效果。無論如何整合這些情境,教師都應注意:情境的選擇要能體現教材特點,突出教材重點,突破教材難點,從而促進學生技術、創編、口令、合作、交往等方面綜合能力的提升。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師要結合教學的具體情況,設定恰當的情境使得各個教學環節環環相扣。這樣對教師的專業能力、知識結構、文化素養、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反思,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1]余文森.論教學情境的主要類型教育探究[J].教育探究,2006(3):5-10.
[2]劉大軍,蘇興田,蔡中,等.芻議高校體育舞蹈教學方法[J].隴東學院學報,2008(5):42-44.
[編輯] 洪云飛
10.3969/j.issn.1673-1409(N).2012.10.047
G834
A
1673-1409(2012)10-N1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