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伯尼海姆日報》3月30日文章,原題:無趣的乒乓球帝國———中國乒乓球的霸主地位壓垮競爭
中國乒乓球的霸主地位是壓倒性的。這使人感到厭倦。其實即使在中國,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如今對乒乓球運動的興趣也在減少。
與中國進行競爭是一種“徒勞的努力”,至少在乒乓球比賽上是這樣的。在多特蒙德舉行的世乒賽上,中國男女隊幾場比賽結果都是:3∶0。這一驚人優勢的原因是眾所周知的。在中國有1億人打乒乓球,而德國才70萬人。乒乓球桌幾乎擺放在中國每座體育館里,而且乒乓球和乒乓球拍并不昂貴,即使收入不高的人也能參加此項運動。在過去,乒乓球也給社會地位較低的人提供成功的機會。
然而,要從數以百萬計乒乓球員中脫穎而出,成為頂尖選手,機會微乎其微。很多球員出國打球,甚至加入其他國家國籍,代表這些國家參加國際大賽。德國乒乓球女隊員富爾茨則走上相反的路。她赴上海學習乒乓球技術。在中國,電視里有很多乒乓球比賽的轉播。但中國青少年似乎對乒乓球不太感興趣,反而對其他項目的興趣不斷增加。
中國乒乓球運動水平可能被其他國家超越嗎?富爾茨并不相信。德國乒協主席魏克特也表示“悲觀”,中國人的統治地位將對其他國家產生“負面效應”———電視臺不會直播,贊助收入會減少。強大的中國人會讓乒乓球比賽直播變成“無聊的游戲”。
甚至,連中國人自己也注意到這一現象。現在,中國要在歐洲建立乒乓球學院。年輕的歐洲球員可以在這里與中國球員一起訓練。多一點競爭,也會增加中國本土青少年對這項運動的興趣。但這將是一次賭博。▲(作者斯威比,青木譯)
環球時報2012-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