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玲,彭彩群(江漢油田總醫院綜合科,湖北 潛江 433124)
美洛西林針劑引起遲發型過敏反應1例
葉 玲,彭彩群(江漢油田總醫院綜合科,湖北 潛江 433124)
遲發型過敏反應;美洛西林;藥物不良反應
美洛西林為廣譜抗假綠銅單胞菌青霉素類藥物,廣泛應用于臨床。2012年4月13日我科使用曲妥珠單抗患者靜滴美洛西林針劑時發生過敏反應1例,經對癥治療后緩解。
患者:女,48歲。患者因左乳腺癌于2011年12月14日在胸外科行左乳腺癌根治術,術后病理報告為左乳腺浸潤性導管癌伴左腋窩淋巴結反應性增生(0/7),手術切口愈合后于2012年1月9日轉我科治療。入本科時體檢:自動體位,檢查合作,全身淺表淋巴結不大,鞏膜不黃,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射正常,鼻通暢,雙耳聽力佳,咽部微充血,頸軟,氣管居中,左乳腺切除,右乳腺無異常包塊,雙肺聽診無干濕羅音,心音中等,心率78次/min,心律齊,各瓣膜聽診區無雜音,腹平軟,肝脾肋下未觸及,腹水征陰性,腸鳴音正常,雙下肢不腫。入院診斷:左乳腺癌Ⅱ期術后。查血象、肝腎功能、心電圖均正常,患者既往無青霉素過敏史。2012年1月10日行第1周期DE(DXL+EPI)方案化療,化療前1d及化療后1~3d口服地塞米松片8mg/d,每21天重復,患者化療4周期后,因面部水腫、雙下肢水腫未再行DE方案化療,曾以哌拉西林針劑預防性抗感染治療過。2012年4月6日起以曲妥珠單抗針劑治療,第1天由妥珠單抗針劑220mg加0.9%氯化鈉針劑250ml,靜滴,9~10滴/min,用該藥前后均以0.9%氯化鈉250ml靜滴,用完后以哌拉西林預防性抗感染,門冬氨酸鳥氨酸護肝,奧美拉唑針劑護胃,3d后停針,患者無異常反應。2012年4月13日再次靜滴曲妥珠單抗針劑110mg,使用方法同前,因藥房暫時缺哌拉西林針劑,改用美洛西林針劑9.0g加0.9%氯化鈉針劑250ml靜滴,當該藥使用至80%時,患者右面頰部、雙頸部、胸部及腹部皮膚出現瘋團及紅斑,癢,輕度心悸,稍感胸悶氣短,更換藥物,肌注苯海拉明針劑20mg,靜注地塞米松針劑5mg后,約半小時后患者皮膚反應逐漸消失,心悸、胸悶氣短緩解,次日改用左氧氟沙星針劑抗感染,患者無異常反應。
美洛西林(硫苯咪唑西林、磺唑氨芐青霉素)的抗菌譜與哌拉西林相似,對腸桿菌屬細菌的抗菌藥性較好,主要用于治療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與慶大霉素合用對綠膿桿菌療效很好,因此,該藥對預防曲妥珠單抗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皮膚潰爛等有良好預防作用。該患者既往對青霉素不過敏,曾多次使用過青霉素、氨芐青霉素、哌拉西林舒巴坦等,此次用美洛西林針劑前作皮試為陰性,輸美洛西林針劑一半時也無異常反應,用至80%時出現皮疹、瘋團等,輕度心悸、頭昏,胸悶氣短等癥狀不重,過敏反應癥狀不重,次日改用左氧氟沙星針劑后,病人無異常反應,說明該患者對美洛西林針劑有較輕度的過敏反應。因此,在臨床用藥過程中,要警惕藥物遲發型過敏反應。
[編輯] 一 凡
R969.3
A
1673-1409(2012)05-R036-01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5.018
2012-03-09
葉玲(1978-),女,湖北潛江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