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娟娟,李 華(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護理學部,安徽 合肥 230061)
多點輻射興趣教學法在《護理學導論》中的應用
賈娟娟,李 華(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護理學部,安徽 合肥 230061)
目的: 探討多點輻射興趣教學法在《護理學導論》教學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隨機整群抽樣,抽取2011級專科護理兩個班分別作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應用傳統的以講授法為主的教學方法,實驗組應用多點輻射興趣教學法。應用自行設計的問卷比較兩組教學效果,并調查實驗組在授課前后對護理專業的認知情況。 結果:實驗組學生課程結束后對專業的認知程度高于上課前的水平,實驗組對《護理學導論》教學效果的評價顯著高于對照組,差別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lt; 0.01)。結論:多點輻射興趣教學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積極穩定的護理專業情感和態度,提高了《護理學導論》教學效果。
護理學導論;學習興趣;教學方法
《護理學導論》是引導學生明確護理學的基礎理論及學科框架,了解護理學及其發展趨勢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1]。作為護理學課程體系中最先與學生接觸的專業課程,在引導學生全面、客觀地認識護理學專業,鞏固專業思想,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興趣,指導學習方向等方面,起著其他課程無法取代的作用[2]。以往的教學實踐證明,采取傳統的以老師講授為主的填鴨式教學,壓抑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普遍反映理論學習枯燥乏味,學習興趣不高,知識遺忘率高[3]。作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與研究的基礎上,在《護理學導論》的課堂教學中開展多點輻射興趣教學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對象
我校《護理學導論》課程安排在大一年級第一學期開課,總學時為48學時。采用隨機整群抽樣原則從我校2011級護理專業16個平行班中抽取兩個班分別作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54人,對照組53人。兩組學生全為女性,均為高中畢業的統招專科生,在年齡、入校成績、已修課程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兩組學生由同一名教師上課,以保證課程標準、授課計劃、教學內容等的一致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以講授法為主的教學方法,實驗組采用多點輻射興趣教學法。
1.2.1 找準結合點 專業思想不僅關系到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興趣、學業成就,同時也影響其今后的發展方向。因此,護理專職教師要將專業思想教育放在與專業知識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有意識地將對護生的專業思想教育融會貫通于專業教育的全過程中[4],找準專業思想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點,加強學生職業情感的培養。比如第一節課首先讓學生談談“我心目中的護士是什么形象”,了解學生對護理職業認知情況,糾正她們錯誤的觀念。然后以大量的視頻資料讓學生了解現代護理學奠基人南丁格爾的事跡和貢獻,領略王秀瑛、黎秀芳等我國護理泰斗的風采,展示我們身邊的優秀護士如“抗擊非典的烈士葉欣護士長”、“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男護士巴桑頓珠”等,增強學生的專業榮譽感。在講解“護理工作中常見的法律問題“時,通過大量的真實案例,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同時積極發揮護理專職教師的榜樣作用,在教學中將自身對護理職業的熱愛和執著追求的精神傳遞給學生,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價值觀,促使學生專業認同感積極化。
1.2.2 點擊切入點 教學實踐證明,教師是否善于精選教學內容、理論聯系實際地找準切入點,將直接引起學生完全不同的情緒體驗[5]。《護理學導論》理論性較強,課堂教學如果就事論事地停留在概念的局部或表層,就容易使護生覺得乏味,從而分散了注意力。為此,我們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巧妙處理,寓實際應用于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體驗到學習內容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著現實意義。比如在講解“護理程序”時,我們以“迎新晚會上要求每個班級出一個節目,假如你是班上的宣傳委員,你將如何組織這次工作?”為例說明護理程序的五個步驟。先請同學討論,然后教師總結,第一步討論出什么節目合適,即對應著護理程序中評估;第二步考慮晚會的主題、班級的實際情況,覺得小合唱適合我們班,即對應著護理程序中的診斷;第三步即開始計劃小合唱的隊員、歌名、服裝等工作,即對應著護理程序中的計劃;第四步開始彩排,直至晚會正式演出,即對應著護理程序中的實施;第五步演出結束后,總結演出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評價演出效果,即對應著護理程序中的反饋。在講解“護理學理論”時為了幫助和引導學生加深對理論的理解、記憶和學以致用,我們精心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地運用護理理論指導臨床實踐的論文如“運用自護理論減輕產后乳房脹痛”等發給學生閱讀,教師再進行分析,教會學生如何將護理理論結合臨床實踐。
1.2.3 激發興奮點 教師要激發和保持學生積極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還要善于激發學生的興奮點。在不影響授課內容的情況下,我們充分發掘出授課內容中學生感興趣的節點,讓學生帶著興奮的情緒思考問題。比如在講解“壓力理論”時,我們以幾張壓力測試圖導入,這些圖片原本是靜態的,可是如果心理壓力越大,看到的圖片就動態越明顯,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住了。然后啟發學生回憶在面臨高考時出現有哪些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又是如何調節的?在講解“健康的概念”時,請學生當堂完成“學生亞健康自測量表”,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1.2.4 發掘互動點 我們在分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能力基礎,科學設計教學互動的目標與主題,通過情景的創設,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教學并充分展現自己,從而引領著整個教學互動過程的展開。例如在講解“護患關系”時,老師設計幾個臨床工作可能出現的護患矛盾或糾紛等場景,讓學生自由組合,自由設計對白,要求每組至少有3個角色,即護士、病人、家屬。通過逼真的情景再現和角色轉化使護生感受到患者的特殊情感體驗及移情理解,明確護患溝通的重要性,促進了人文關懷意識和能力的提高,同時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
1.2.5 創設成功點 心理學研究表明成功情感體驗對學習產生積極重要影響,而失敗體驗會產生自卑感和厭學情緒。因此教師要為學生盡可能地創設成功體驗的機會,滿足學生的成功需要[5]。例如在講解“護理工作中常見的倫理難題及倫理原則”時,我們將學生分組進行課堂辯論“你是否贊成安樂死合法化并列舉理由”。布置學生課前去收集、整理資料,先在組內分析討論、相互交流,然后推選辯手在班內辯論,教師進行歸納總結,主要以鼓勵和贊賞為主。在“健康教育”一章學習后,將學生分成8~10人/組,選一種不良的生活方式做一個健康教育計劃。要求學生通過自學、查閱參考材料、上網等途徑,分工合作、分析整理資料并制作課件,教師給予必要指導和幫助。課堂上每組派1名學生面向全班學生進行小講課。教師注意給予學生正面的反饋、積極的評價,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認識到自身的力量和能力,從而增強自信,強化學習動機。
1.2.6 培植發散點 教學互動中,教師要注意挖掘教材的內涵,努力尋求知識擴展的發散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講解“壓力理論在護理上的應用”時,啟發學生思考護士如何緩解自身工作壓力,并介紹多種舒緩壓力的方法,如固定視物深呼吸訓練、音樂或其它美妙的自然聲音漸進的松弛方法、引導想象放松訓練等并帶著學生進行課堂練習。
1.3評價標準
在第一節課及最后一次課,運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實驗組學生在授課前后對護理專業的認識,采用“是”、“否”兩個選項,共發出問卷108份,收回108份,有效回收率100%。同時在課程結束后運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兩組學生對課程教學效果的評價,采用Likert4級評分(1=非常不符合,2=不太符合,3=比較符合,4=完全符合),共發出問卷107份,收回107份,有效回收率100%。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 SPSS17.0 進行統計學處理,實驗組學生對護理專業前后認知比較運用χ2檢驗,兩組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運用兩組資料的t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授課前后的實驗組學生對護理專業認知情況比較
實驗組學生在授課前后對護理專業的認知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1),見表1。

表1 實驗組護生對護理專業前后認知比較
2.2兩組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
實驗組與對照組對教學效果評價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對教學效果的評價明顯高于對照組(Plt;0.01),見表2。

表2 兩組護生對《護理學導論》教學效果的評價
3.1多點輻射興趣教學法有助于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心理活動,左右著人們的行為,是最好的老師[6],教師最基本職責就是要在知識和學生之間架起興趣的橋梁。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的著眼點在于學生能不能接受教學內容,能掌握多少內容,至于學生的學習興趣等往往不予關注。《護理學導論》理論性比較強、內容相對抽象、理解比較困難,通過實施多點輻射興趣教學法使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趣味化、形象化,改變了以往學生只能被動跟著教師“轉”的局面,使他們自覺地、積極地、愉快地進行課堂活動。本調查顯示,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認為多點輻射興趣教學法激發了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2多點輻射興趣教學法有助于加強學生對專業的認同度
護理學導論是一門引導課程,主要是激發護生高層次的情感需要,培養其積極穩定的護理專業情感和態度。多點輻射興趣教學法通過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對護理的認識從錯誤、片面到了解和領悟,對護理的學科定位從陌生到喜愛,護理專業思想逐漸建立,明確了學習目的。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在授課前后對護理專業的認知情況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課程結束時學生加強了對護理專業的認識,培養了積極穩定的護理專業情感和態度。
3.3多點輻射興趣教學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多點輻射興趣教學法通過創設各種情境,集知識性、趣味性、互動性、實踐性于一體,為學生留有探索和思考的空間,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力,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改變了傳統教學過程中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重知識理論的記憶、輕問題的探索,促進了學生的理論知識、實踐能力相互轉化和結合。通過角色扮演、小組辯論、學生上臺授課等方式,提供給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機會,增強他們的主動學習和團隊協作的能力,同時讓學生能在模擬仿真的環境中得到語言交流和溝通技巧的鍛煉,為學生向專業護士的角色轉變打下良好的基礎。本調查顯示,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認為多點輻射興趣教學法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了溝通交流及團體協作的能力。
3.4多點輻射興趣教學法有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教師的個人魅力和素質是決定學生對該門課程興趣的主要因素。多點輻射興趣教學法改變傳統的教與學的方式,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激勵者、服務者。因此教師必須努力更新教育理念,變單一的傳授、灌輸方式為注重引導、啟發,重視交流、合作、主動參與、探究等學習方式,在實踐反思中自覺調整、改進自己的教學策略和行為,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質及授課的吸引力。
如何激發和愛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育教學研究的核心問題。《護理學導論》的課堂教學中運用多點輻射興趣教學法,通過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創設吸引學生的教學情境和氣氛,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展和專業情感的培養,為培養合格的護理人才走好重要的第一步。
[1]柯永紅.Seminar 教學法在《護理學導論》教學中的運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5):433-435.
[2]王立紅,王霞,王建萍.新形勢下《護理學導論》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2):80-82.
[3]孫茜.多種教學方法在《護理學導論》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9, 11(8):269-270.
[4]賈娟娟,李華.護理專職教師在提高護生職業自我概念中的作用探討[J].護理研究,2011,25(2):553-555.
[5]王卓.激發動機寓教于樂[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12(26):44-45.
[6]張美娟.圍繞興趣展開護理技術教學[J].護理研究,2006,20(4):1025-1026.
[編輯] 何 勇
R471
A
1673-1409(2012)05-R060-04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5.030
2012-03-02
賈娟娟(1981-),女,安徽合肥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護理學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