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鋼旗,吳新勝,葉春玲
(農友種苗(中國)有限公司,福建廈門,361009)
蔬菜病蟲害防治的合理施藥技術
馬鋼旗,吳新勝,葉春玲
(農友種苗(中國)有限公司,福建廈門,361009)
病蟲為害是影響蔬菜生產的重要障礙,目前蔬菜栽培品種豐富,周年均可進行生產,導致病蟲害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因此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是蔬菜栽培的關鍵環節之一。其中化學防治(又叫藥劑防治)是蔬菜病蟲害防治中廣泛使用的方法。目前農民在使用農藥防治蔬菜病蟲害時存在一些誤區,如噴藥時將噴頭緊貼作物、長期使用單一農藥、隨意混加農藥或加大用藥濃度等,造成防治效果不佳。本文簡要介紹安全、有效、正確的農藥使用方法,特別是噴霧法。
1.1 以防為主,不能單一依靠化學防治
蔬菜病蟲害的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就是以農業防治和物理防治為基礎,協調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以防為主,將病蟲為害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小。
1.2 對癥用藥,適時用藥
做好蔬菜病蟲害的診斷工作,有針對性地選擇對該病(或蟲)有殺傷作用的特效藥。做好蔬菜病害蟲情監測,找準關鍵期噴藥,防治效果才好。防病藥劑應在發病前和發病初期噴施,病害一般有發病中心,發現中心病株應立即拔除,曬干燒毀,并及時噴藥,封鎖發病中心,防止病害蔓延大田。防治蟲害時,在第1、2代卵期或孵化期用藥效果好,很多蔬菜害蟲在3齡前幼蟲食量小、抗藥性差,有的還有群集為害的習性,因此3齡前也是有利的防治時期。
1.3 適量用藥,交替用藥
使用農藥時不能隨意減小用藥濃度,以免影響防治效果,也不能隨意加大農藥濃度和增加噴藥次數,以免發生藥害或使病蟲產生抗藥性。防治一種病蟲害要交替使用有效成分或作用機制不同的農藥,以免病蟲產生抗藥性。
1.4 安全用藥
蔬菜上農藥的安全使用,既要考慮人、畜的安全,也要防止作物產生藥害,還要考慮到消費者、環境的安全。在配藥、噴藥時,操作人員必須做好個人防護工作,防止農藥污染皮膚或進入體內。使用農藥必須遵照《農藥安全使用規定》和《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嚴格控制農藥安全間隔期,保證蔬菜產品的優質,嚴防農藥殘留超標。施用農藥時,還須防止農藥污染附近水源、土壤等。
2.1 正確選用農藥
應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堅決不使用國家明令禁止在蔬菜上使用的農藥。沒必要追求新藥,要選擇經過實踐證明的好藥。
2.2 正確識別農藥真偽
一是選擇營業執照和農藥經營許可證齊全的正規經營單位。二是選擇農藥標簽上的農藥登記證、生產許可證、生產廠家、使用說明等資料齊全的正規農藥廠家生產的農藥。三是看農藥的生產日期、有效期,辨別農藥是否過期。四是看農藥外觀,乳油、水劑等液態農藥應透明、無沉淀或漂浮物;粉劑應細度均勻、不結塊,用手捏無顆粒感;懸浮劑、膠懸劑應為良好的流動性液體,存放后允許有沉淀或分層現象(上部是水,下部是有效成份),但輕微振動即分散,恢復良好的懸浮性;顆粒劑應粗細均勻,不易破碎。
3.1 噴霧法
借助霧化器械產生的壓力或風力,將藥液分散成細小霧滴,均勻噴于蔬菜作物表面。噴霧法具有目標性強、操作簡單等優點,是蔬菜病蟲害防治最重要的施藥方法。
3.2 浸種、拌種法
用藥劑對種子、種苗進行處理,以防地下害蟲或種傳病害,具有用藥量少、操作簡單省工等優點,常起到良好的預防病蟲害作用。
3.3 土壤處理
將藥劑施入土壤中以殺死地下害蟲或各種土壤中的病原物,有穴施法、溝施法、澆灌法、翻混法等。
3.4 毒餌法
將藥劑拌于害蟲喜食的餌料中,然后撒入害蟲的活動場所,引誘其前來取食使其中毒死亡,此法常用于防治地下害蟲、蝸牛等。
3.5 熏蒸法
在密封條件下,利用能在常溫下氣化的藥劑或點燃能產生毒氣的煙霧劑,熏殺害蟲或病菌,可用于殺滅大棚或溫室內病蟲害。
4.1 藥液的配制
一是配制農藥最好用水質較好的深井水,不用池塘污水。二是配制農藥時應采用二次稀釋法,即先將農藥溶于少量水中,待其稀釋均勻后再加滿水,這樣可以使藥劑在水中稀釋更均勻,效果更好。三是合理混用農藥可以減少噴藥次數、提高防治效果,但混用農藥一般不超過3種,且要注意農藥混用禁忌。四是必要時添加農用有機硅助劑或0.1%的洗衣粉溶液等,這樣能夠實現藥液在目標作物上的均勻鋪展,并能降低藥液張力,減少農藥的浪費。五是隨配隨用,特別是幾種農藥混合使用時,更應如此,防止時間過長,農藥發生質變。六是農藥配制好后,應把噴頭放進噴霧器噴幾下,以免噴霧管內局部農藥濃度過高,噴到作物上引起藥害。
4.2 農藥的噴施方法
首先,應改變沿前進方向左右雙側“Z”字形交叉噴霧習慣,噴藥時人站在上風口,噴前側或只是噴左側或右側,保證施藥人員所在的區域是無藥區。
噴施農藥時,要使霧化的藥液均勻附著在蔬菜作物表面,才能起到良好的防治病蟲害的效果。科學試驗表明,作物每1 cm2表面上有20滴霧滴就可達到理想的防治病蟲害的效果。農民常用的手動噴霧器采取的是液力霧化方式,高壓液體通過狹小的噴孔后,要經過30 cm以上的距離才能完全霧化,所以在噴灑農藥時噴頭與作物的距離必須保持在30 cm以上。機動噴霧器采取的是氣力霧化方式,離噴頭越遠,霧滴越細,一般水平噴幅在8 m以上。噴灑農藥時,要充分利用其有效噴幅,采取漂移疊加法噴霧,提高工效和防效。現在市場上還有電動噴霧器,使用簡單省力,且霧化效果好,可以取代傳統的手動噴霧器。
噴藥要均勻周到,葉片正面、背面都要噴到藥液,不能漏噴,也不能重噴,以葉片充分濕潤、又不會形成流動水滴為好。噴液量并非越多越好,科學試驗表明,如果噴到葉片滴水后,葉片上殘留的藥液量僅為藥液在葉片上將滴未滴時的一半左右,所以噴到葉片滴水時不僅造成藥液大量浪費,而且實際防效也大打折扣。
4.3 農藥的噴藥時間
應選擇適宜天氣進行噴藥,不要在風雨天和烈日下噴藥。晴天噴藥避開中午高溫,選在早上露水晾干后或15:00以后為好。刮風時噴藥會使農藥藥液飄散;雨天噴藥,藥液易被沖刷,降低藥效;中午烈日下,植物代謝旺盛,葉片氣孔開張,此時噴藥易發生藥害,藥液蒸發量大,防治效果差,又極易使人中毒。
有時雖遇連陰雨天但又需要進行病蟲害防治,就要注意觀察天氣變化,抓住雨隙及時噴藥,切忌邊下雨邊噴藥。一般噴藥后8 h內不遇雨,對藥效影響就很小。可選用速效性農藥和內吸性農藥,使農藥在下雨前即發揮作用。另外,在配制農藥時,適量加些黏著劑,如洗衣粉等,施藥后遇小雨也不易把藥液沖刷掉;或在藥液中滴入一些柴油或煤油乳劑,也能增強農藥在害蟲體表的附著力。
10.3865/j.issn.1001-3547.2012.10.027
馬鋼旗(1981-),本科,農藝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蔬菜育種,電話:0592-5786386,13325383519,E-mail:magangqi@163.com
2012-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