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生態市建設“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近日公布。《規劃》指出,天津市在構建與公共交通無縫對接的慢行交通系統同時,考慮游人觀光需求,將在海岸線及歷史文化街區啟建“步道區”。
此次《規劃》首次提出建設“生態人居體系”,圍繞“適宜人居住”的核心訴求,天津市將打造公共交通(含軌道交通)、慢行交通一體化的綠色交通體系,并有選擇地在城區和部分旅游目的地辟出步道區。選擇天津港南北向自然風光較好岸線構建濱海休閑步道區,滿足居民沿海觀光旅游的需求;選擇歷史文化古城(薊縣古城、楊柳青古鎮、葛沽鎮、市區歷史街區)建立歷史城鎮步道區,滿足游人歷史文化休閑觀光的需求。
根據《規劃》,在公共交通為主的前提下,通過建設以步行交通和自行車交通為主的慢行交通體系,天津市將實現慢行交通與公共交通的無縫銜接,提高綠色交通網絡體系的覆蓋率和可達性。2015年之前,天津市將陸續建成地鐵5、6號線,啟建4、7、10號線,濱海新區B2、Z1、Z2、Z4號線等軌道交通線路,年實現全市公共交通分擔率30%,全市三成以上公交車由新能源和電動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