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質量過硬 何懼抽查
□ 胡立彪
九月是“質量月”,沒有哪家企業愿意在這個月里被揪出點問題成為反面教材。一般都是,這次第,怎一個小心了得。然而,就有個別企業按捺不住內心的躁動,非要趕在這 節兒上弄出點幺蛾子出來,被抓了典型,結果把自己搞得凄凄慘慘戚戚。
9月8日,光明乳業接到數千名消費者的投訴,反映光明一款鮮奶出現酸敗變質情況。對此光明反應倒是挺快的,立馬在官網發公告澄清稱,該批次產品出現酸敗問題是由于“移庫過程中車輛溫度沒達標”所致??膳渌凸緟s大呼冤枉,堅稱是奶廠員工失誤“關冷庫門時把冷氣關掉了”。一個管產一個管送,一個大明一個二明,可監管部門不管問題出在誰身上,板子最終要打在家長老明身上。9月11日,上海質監向光明乳業下達整頓通知書,要求企業按照規范生產,開展車輛、冷鏈管理大檢查,加強員工崗位培訓,提高食品安全意識。
被整頓,正傷心,而在監管部門的花名冊里,光明“卻是舊時相識”:算上今年6月15日,安徽潁上縣多名小學生飲用光明奶出現不適;6月26日,新上市的光明優倍被曝滲入清洗液;7月20日,光明奶油和減脂芝士片在廣州被檢出菌落總數超標,在短短兩個多月時間里,光明4次出現奶制品質量問題,頻次之高,業內少有。更少有的一種情況是,縱使有這么多問題,光明老總郭本恒卻視問題而不見,在8月底召開的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第18次年會上放出“抽死人”的狠話——去年國家抽查光明乳業4 553次,沒有一個指標不合格,今年上半年已經抽查了2 600多次,這么抽會抽死人啊!
去年抽查的次數是一定的,但“沒有一個指標不合格”卻一定是不一定的,這從近3個月就被查出眾多問題這一點可以看得出來。有論者指出,由此可見,就算實施了為光明乳業所抱怨的如此密集的抽查,而光明乳業仍是隔三差五出問題,事情明擺著,如果光明這樣的企業不被抽查、不被密集抽查,那就是質量監督部門的失職。質量監督部門對光明乳業產品質量的密集抽查,正對應了光明乳業的市場形象,它的確“配得上”其抱怨的密集抽查。以光明如此口實,及中國乳業瘡痍滿身的當下處境來看,不這么抽才會死人。
正所謂“身正不怕影子歪”。光明乳業自然是當不起這句話了,不過,以其“抽死人”的邏輯看,它還是自認“很正”的,如其在那次年會上所言,“生產硬件配備世界領先,管理水平也不差,檢測手段、質量控制等都很先進”,既如此,生產出來的產品符合標準,品質過硬,那就無懼監管部門的抽查,甚至表現出“查不出問題倒為企業做了廣告”的淡定。然而光明哪里談得上什么淡定,一抽就煩,一抽就急——想想也是,配送公司管不好,送貨車冷藏車溫度時高時低;設備維護看不住,生產牛奶流水線滲入清洗用堿水;員工記性不好使,隨手關燈、隨著關門還隨手關了冷氣……這么多最基本的質量管理細節都沒弄好,不出事才怪,不被查出事才怪。
事實上,對企業產品進行監督抽查是監管部門的正常工作,恰是監管部門的頻繁抽查,才是對產品質量安全的負責。從統計學角度說,抽查次數越多,抽查樣本越齊全,抽查結果就越真實可靠,越能夠說明問題,同時還可以避免誤傷。這樣的抽查會倒逼企業嚴把產品質量關,從這個意義上講,加強抽查倒是對企業品牌和社會形象的負責。什么時候企業不懼“抽死人”,而是把頻繁抽查當作督促自己前進的動力,什么時候企業就真的強大了,市場就真的健康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