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莉芬,陳琴藍,王曉彌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浙江 杭州 310009)
安全管理是指為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對各種不安全因素進行有效的控制[1]。消除護理質量管理中存在的盲點,確保護理安全,是護理管理者長期探索的永恒主題[2]。近年來,我國絕大多數醫院床位數日益增加,每年CT檢查人數成倍增長,CT室遇到的突發情況也逐漸增加,如暈厥、低氧血癥、對比劑不良反應、心搏呼吸驟停等。為了滿足患者CT檢查的需求,保證檢查安全、有序和順利進行,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本院對CT等候區加強安全管理,現報告如下。
1.1 CT檢查量大 本院系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全院實際開放床位1941張,門急診就診量2009年2135535人次、2010年2320136人次。CT室的統計資料顯示,2009年1至8月平均每天檢查量250人次,2009年9至12月平均每天檢查量400人次,2010年平均每天檢查量450人次,2011年平均每天檢查量500人次。
1.2 護理人力資源不足及工作任務重 CT室只有1名護士,負責在CT機房內給患者預埋靜脈留置針、抽藥、接針,也要負責機房外患者的病情觀察和指導患者飲水、憋尿等檢查前準備工作。CT室護士大部分時間在機房內進行操作,對機房外患者出現病情變化或對比劑不良反應,無法及時發現,往往是家屬前來告知,存在安全隱患。
1.3 CT機房門口擁堵 患者預約、等待、增強檢查后留觀、取報告等都在CT機房門口的走廊等候區內,尤其是多輛平車、輪椅護送的患者同時到達CT室,使CT等候區出現嘈雜、擁堵的情況,一旦患者突發病情變化,不利于及時疏散,也沒有相應的場所進行就地搶救,存在安全隱患。
1.4 應急快速增援機制不完善 CT室的急救設備有限,主要配備了筒裝氧氣、吸引器、血壓計、聽診器和腎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急救藥物。行增強CT檢查的患者,尤為年老體弱伴有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可因空腹、緊張或使用對比劑后發生胸悶不適、暈厥等情況,因發病急驟、病因復雜,往往需要臨床醫生趕到現場協助處理,而聯系和等待都需要一定時間,無法得到快速增援。
2.1 劃分功能區以緩解環境擁堵 將CT等候區劃分功能區,以紅色、橙色、藍色標識區別。紅色區域接待急危重患者和行增強CT檢查后的留觀患者,配備中心供氧、負壓吸引系統、簡易呼吸球囊、氧氣枕、除顫儀、心電監護儀、血糖檢測儀及全院統一標準配置的搶救車等急救物品;橙色區域接待年老體弱、慢性病、行動不便等患者;藍色區域接待病情穩定、活動完全自理的患者。等候區設有2臺自動刷卡打印機,方便門診患者自己取檢查報告。
2.2 建立多科合作的急救團隊以完善應急快速增援機制 在醫務科的領導下,建立急診科、麻醉科和放射科的搶救合作團隊。一旦患者出現對比劑嚴重毒副反應或病情變化,放射科醫生立即查看患者;等候區護士及時給患者平臥、吸氧、心電監護、開放有效靜脈通路、按醫囑用藥等緊急處理;放射科技術人員緊急呼叫由急診科和麻醉科組成的院內急救團隊,團隊成員在5min內趕到現場協助急救。
2.3 合理配備護理人員和排班 放射科護士長負責CT等候區的日常管理,安排具有臨床護理經驗15年以上的主管護師1名、具有ICU工作經驗10年以上的主管護師1名和合同制聘用護士1名實行12h制的輪班模式,分時段錯時上班,根據時段工作量不同,在8∶00~12∶00和13∶30~17∶00的檢查高峰期,安排2人上班,其余時間段和周日、節假日安排單人值班。為把安全管理落到實處,從安全隱患監控著手[3],等候區設1名護士負責巡視,及時發現和處理突發情況;1名護工在CT機房門口負責巡視,提供幫助,引導患者有序檢查。
2.4 提高CT室護士及急救團隊的業務水平 為了提高CT室護士對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護理部或放射科每月組織1~2次業務學習,進行規范化的急救知識與技術、急救儀器使用、現場應急處理能力和溝通能力的培訓[4],每季度組織除顫儀、血糖檢測儀、簡易呼吸球囊等操作考核。每半年,CT室組織1次由院內急救團隊和放射科醫生、護士、技術人員共同參與的急救演練,確定最佳搶救流程和轉運流程。
加強CT等候區安全管理后,環境整潔、溫馨、秩序井然。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行CT檢查297112例,發生緊急事件421例,其中心搏呼吸驟停2例、暈針及暈血26例、低血糖反應62例、低氧血癥70例、對比劑不良反應261例,均獲得有效處理,無嚴重并發癥及死亡病例,確保了患者行CT檢查的安全性。
CT等候區為患者的病情觀察和護理工作提供了連續性,針對等候區存在的不足,將等候區劃分功能區,建立多科合作的急救團隊,合理配備護理人員和排班,定期組織學習、考核與急救演練,從而為患者提供了安全、有序的環境,提高了CT室的護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確保了患者行CT檢查的安全性。
[1]王明霞,劉愛玲,楊玉芬,等.加強護理安全管理的體會[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11):70-71.
[2]王洪,趙志杰,代璐,等.護理質控無盲點與護理安全探討[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7(14):11.
[3]葛亞敏,江萍.心臟手術后患者轉運的安全管理[J].護理與康復,2011,10(6):534.
[4]王錦玲,王安平,孫麗,等.CT增強檢查前患者焦慮情緒的調查分析與護理干預[J].現代護理,2006,12:2128-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