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英,王立萍,徐惠芳
(浙江醫院,浙江杭州 310013)
深部熱療是繼手術、化療、放療和免疫治療之后又一種新的腫瘤輔助治療手段,是利用物理能量加熱源在人體組織中沉積所產生的熱效應,使腫瘤細胞凋亡,但不會損傷正常組織[1],具有無創、無痛、非介入性等優點,在腫瘤治療中有增敏效果,尤其聯合化療能明顯增加腫瘤的緩解率與治愈率。2007年8月至2010年3月,本院腫瘤內科對150例惡性實體腫瘤患者實施深部熱療聯合化療,取得較好效果,現將熱療護理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150例,男85例,女65例;年齡25~76歲,平均年齡56歲;胃癌24例,結腸癌42例,肝癌11例,肺癌35例,乳腺癌25例,子宮癌6例,卵巢癌7例,均為中晚期并伴有不同程度多部位轉移灶;均經病理學檢查確診。
1.2 治療與轉歸 深部熱療每周2次,每次治療時間45~60min,12次為1療程。150例患者完成深部熱療3 000次,發生Ⅰ度燙傷3例、脂肪結節5例,經對癥處理后好轉,無1例因嚴重副反應停止治療。
2.1 心理護理 由于患者對熱療知識及操作過程缺乏認識,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懼和緊張心理,對熱療造成不利影響,因此,重視患者的心理護理[2,3]。對首次深部熱療的患者,講明治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讓患者了解深部熱療的基本原理及治療過程,告知深部熱療是在無痛情況下進行,以緩解患者緊張、焦慮心理,對恐懼心理較重的敏感患者,允許家屬陪伴治療,使其在心理上有安全感,以配合治療。
2.2 熱療前護理 做好皮膚護理,胸背部皮膚若涂有油膏或濕敷藥物應除去并清潔皮膚;患者穿寬松干凈的全棉衣服,并備毛巾及干凈衣服;囑患者排空膀胱,取下手表、項鏈、鑰匙等金屬及具有磁性的物品,以免發生燙傷;告知患者開機后避免移動身體和觸摸機器的任何部位。
2.3 熱療護理
2.3.1 臥位選擇 根據患者病情安置舒適體位,背部及脊柱腫瘤患者采取俯臥位或側臥位,腹腔及盆腔腫瘤患者采取仰臥位,以充分暴露治療部位。
2.3.2 熱療操作 采用體外腫瘤高頻熱療機。平行放置極板于腫瘤體表投影區上,極板與皮膚距離5~7cm,加熱部位避開穿刺點及瘢痕。設置工作頻率為13.36Hz,載波頻率為100Hz,溫度設定在40.5~43.0°C,起始溫度一般為39°C,在5~10min內使治療溫度達到43°C并恒定[4]。加熱過程分兩步進行,第一步從39.0°C調至41.0°C,第二步升至所需最高治療溫度41.5~43.0°C。
2.3.3 觀察與護理 經常詢問患者治療部位感覺[5],出現局部過熱或刺痛時及時調整溫度,置耦合袋避免燙傷;患者有排尿、出汗等特殊情況需要處理時,必須關閉高壓暫停治療,但整個治療過程中暫停次數不宜過多,以免影響療效;出汗過多暫停治療,擦干汗液后繼續治療,治療時間可累計相加;對年老體弱、心功能較差者,密切觀察血壓、心率的變化,因心肺受高頻電磁場的影響明顯,當出現緊急情況立即中斷治療,對高齡及有冠心病患者可準備速效救心丸等藥備用。
2.4 熱療后護理
2.4.1 一般護理 患者熱療結束后在治療床上休息片刻,如有汗液及時擦干,及時更換汗濕衣被,冬季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告知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粗糙食物,適當補充水分,可飲鹽水或果汁等,多食新鮮水果和蔬菜,以補充熱療時丟失的水分和維生素。
2.4.2 副反應觀察與護理 深部熱療最常見的副反應是局部燙傷和脂肪結節,與輸入功率高或患者感覺不靈敏及患者脂肪厚度有關。皮膚出現紅、腫、熱、痛感,立即涂濕潤燒傷膏,防止皮膚水皰形成;如皮膚紅、腫、痛且有水皰,注意保護局部皮膚,禁忌搓洗,并適當給予抗生素藥物預防感染。因脂肪對熱能具有較強的吸收作用,肥胖患者熱療時容易發生皮膚燙傷及脂肪硬結,概率約1/8[6],故肥胖患者熱療時應特別注意。本組3例患者在熱療過程中發生Ⅰ度燙傷,經予上述對癥處理,3~7d后好轉;5例患者發生皮下脂肪硬節,局部有明顯的疼痛和觸痛感,立即予冰袋外敷,每10~15min更換1次,同時給予中藥三黃膏外敷,2~4周后好轉。
深部熱療作為腫瘤的一種有效聯合治療手段正逐漸興起。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態做好心理護理,指導患者正確配合治療,加強熱療期間的觀察與護理,是腫瘤患者順利進行深部熱療的保證。
[1]徐剛,王遠東.全身熱化療的作用機制[J].中國腫瘤,2004,13(9):569-570.
[2]陳佩芳,鄭玲菲.惡性腫瘤腹腔內熱灌注化療加射頻熱療病人的護理[J].護理研究,2007,21(24):2217-22l8.
[3]蔣月姜,胡桂花.射頻熱療聯合腹腔內化療治療癌性腹水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護理研究,2005,19(27):2506-2507.
[4]趙世俊,郭啟勇.腫瘤熱療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臨床放射學分冊,2004,27(4):252-255.
[5]黃淑華,苑愛萍,王偉.高頻熱療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護理[J].護理與康復,2009,8(11):926-927.
[6]柳江,王芳,韓忠誠.微波熱療對晚期癌癥患者的療效觀察[J].現代腫瘤醫學,2008,16(1):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