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縣盤塘鎮老科協(415702) 宋惠安
清明節掃墓祭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我國把清明節定為法定假日,本意就是為了秉承中華傳統文化,傳遞親情。近年來,某些地方借清明掃墓大搞封建迷信,大肆鋪張浪費。有的跨鄉跨縣聯宗尋根問祖搞宗族大祭,大操大辦,大吃大喝,焚香燃燭化冥紙,甚至引發森林火災;有的祭品越來越“現代化”:紙制洋房、小車、彩電、冰箱、金銀首飾、甚至時髦女郎;有的把墳墓周圍認為影響風水的樹木隨意砍伐;有的濫占土地,花巨資修造祖墳;有的為爭墳地大打出手,甚至引發刑事案件。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到先烈、親人墓前緬懷憑吊固然不能忘記,但破除封建陳規陋習,倡行文明節儉、低碳環保新風更為重要。先人都希望后輩的日子越過越好。沒有什么比綠色和諧的環境、文明富裕的生活和永久的思念更能告慰先人在天之靈。所以在清明節,祭奠者應多一些緬懷與思念,少一些迷信與浪費,給傳統的清明習俗多植入一些“低碳”元素,使之釋放出更綠色、更可親的氣息。倡導移風易俗,用網上祭祖、植樹祭祖等健康、環保符合時代特點的祭奠方式祭拜先人,唯其如此,才能還流水以清凈,還天空以蔚藍,還社會風氣以文明,彰顯清明節的文化內涵,傳承人文精神,讓中華民族尊重生命、珍愛生活、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得以世代傳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