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市大通湖區農林水利局(413200)韓志軍
1.插秧機要改小行距 插秧機行距應由30厘米改為21厘米,這樣早稻每667平方米蔸數可以達到2.3萬蔸左右,與拋秧相當,既有利于早稻高產,也不影響中晚稻栽插。
2.在工作推進上要抓大戶 就是緊緊抓住種糧大戶和農機大戶,讓他們在認識上有新提高,行動上有作為。抓住了這兩股力量,就抓住了工作推進的“牛鼻子”。
3.在育秧環節上要重投入 早稻育秧提倡工廠化生產的水稻機插秧專用基質,晚稻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基質、自制營養土或淤泥育秧。
4.在品種選擇上要講搭配 單季不同時段使用品種的選擇和雙季使用品種之間的銜接,都要根據本地實際情況來確定,基本原則的順序依次是安全、穩產、高產、優質。
5.秧苗培管要精細 要嚴格控制秧齡和苗高,盡量確保秧齡不超20天、苗高15厘米左右,葉齡3葉1心移栽,5葉1心前插完。
6.在大田管理上要跟進 待插的大田要耕整平齊,泥漿要沉降適度,一般在完成平整1天后移栽,不插“熱水田”。漏蔸率超過5%時要及時補齊漏缺的秧苗。早稻要早施重施分蘗肥,晚稻要適時播種和秧苗不超齡,確保安全齊穗。
7.在相互配合上要協調 推廣機械化育插秧涉及農機和農藝兩大方面共同的技術支持,在工作推進中遇問題不推諉,遇困難不縮頭,遇責任不講價,遇矛盾不抬杠。 (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