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農業機械管理局(410006) 王善松
湖南省農業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掛牌成立 2012年6月21日,湖南省農業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在長沙舉行,標志著我省農機標準化工作開始步入規范化、科學化發展軌道。
耒陽市遙田鎮建立農田農事 “雙流轉”模式 遙田鎮一方面通過農田流轉培植種糧大戶,解決耕地拋荒問題;一方面通過農事流轉提高生產效率,解決產業化、集約化生產問題。2012年早稻生產,該鎮在紅衛村、三星村落實“雙流轉”30公頃,顯著改善了糧食生產面貌,為在全鄉推進“雙流轉”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
耒陽市農業局(421800) 譚 堅
衡東縣開展強制免疫效果檢測工作 衡東縣從2012年開始對全縣春季、秋季動物集中強制免疫工作的免疫效果進行采血檢測。5月21日~25日,對全縣24個鄉鎮的家禽家畜進行隨機抽樣采血,共采集禽血800羽份、豬血200頭份、牛血80頭份、羊血80頭份,對禽流感、雞新城疫、牲畜口蹄疫、豬瘟和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免疫效果進行了實驗室檢測。這一做法使檢查更公平、更科學、更真實地反映出動物防疫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衡東縣畜牧水產局(421400) 譚海峰
邵陽縣九公橋鎮小玉米催生大產業 近年,隨著養殖業的興起,飼料糧需求旺盛。2012年,九公橋鎮35個村種植玉米1067公頃,助推養豬產業快速發展,以養豬業帶動村民致富。2011年,全鎮共發展30個規模養殖場,生豬存出欄1.2萬頭,養豬戶年純收入960萬元。
邵陽縣農開辦(422100) 康 煌 謝四銀 劉爭平
石門茶產業步入高產、高效、低碳、健康發展快車道 近年來,石門縣通過推廣有機茶生產技術、建設標準茶園以及推廣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茶園新農藥,全面提升了茶品牌形象和質量安全性。目前,全縣有867公頃茶園獲得相關國際國內有機茶認證,有1733公頃茶園分別通過農業部和省農業廳標準茶園驗收,有3000公頃茶園通過農業部無公害茶產品認證,有8000公頃茶園基地獲得農業部無公害茶產地認定。
石門縣農業局(415300) 許愛國
靖州入選全國 “小農水”重點縣 近日,靖州縣成功入選湖南省第4批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區主要涉及7個鄉鎮,79個行政村,總投資7933萬元,其中中央和省級專項資金5400萬元。建設項目于2012年開始實施,項目完成后,實現基本農田“旱能灌、澇能排”的目標。預計項目區可新增有效灌溉面積3160公頃,改善灌溉面積1633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660公頃,年新增糧食生產能力1.32萬噸,農民人均增收189元。
靖州縣公安交通警察大隊(418400) 馮興詩
靖州縣農業開發辦公室(418400) 梁 華
通道縣開展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宣傳活動 2012年6月11日~17日是全國第2個食品安全宣傳周。6月13日,通道縣畜牧水產局由局長親自帶隊,組織7名執法人員在活動現場懸掛宣傳條幅、發放宣傳資料、設立宣傳咨詢臺和宣傳展板等形式,向過往群眾發放宣傳資料800余份,現場為26位養殖朋友耐心、細致地解答了養殖業相關政策,增強了群眾的畜禽水產品安全意識。
通道侗族自治縣畜牧水產局(425300) 吳先河 潘圖祥
錦江河驚現中華鱘,漁政部門及時放生 2012年6月15日,正逢麻陽縣江口墟鎮趕集,一漁民捕到一條“怪魚”,于是送到江口畜牧水產行政執法中隊。麻陽縣水產專家及漁政工作人員趕赴江口墟,現場看到,這條“怪魚”體呈長梭形,頭部尖銳,背部和腹兩側有鱗片。經專家鑒定,這條“怪魚”確實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這條中華鱘長約25厘米,尚處于幼年期,除嘴部因網鉤造成輕傷外,在水中活蹦亂跳十分健康。為避免給其造成二次傷害,漁政工作人員立即將這條中華鱘就地放生,放入錦江河深水區。
麻陽縣畜牧水產局(419400)
舒 暢 滕春波 滕久清 李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