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農業人才交流服務中心(410005)陳 鐵
陽岳球是屈原管理區營田鎮菱湖村村民,現為該管理區惠眾糧油合作社負責人。2008年開始嘗試規模化種植水稻,當年承包水田面積4.5公頃,2009年擴大至53公頃,2010年至160公頃。2011年承包區內營田鎮菱湖村、琴棋鄉鳳凰村、黃金鄉萬興村等水田342公頃,全年生產水稻4700余噸,訂單銷售4600余噸,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為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提供了樣板,提高了廣大農戶的種糧積極性,社會效益顯著。
投資680余萬元,建設“2000型”育秧大棚6560平方米;購置自動化播種流水線10條,大中型拖拉機6臺,聯合收割機16臺,插秧機18臺,植保機械44臺套,加上抽水灌溉等農業機械,合計1323千瓦;建設了占地1.6公頃的育供秧中心、烘干倉儲中心、農機化服務中心。雙季稻全程機械化,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了100%,爭取了季節,增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降低了水稻種植風險,大大提高了種糧效益。
采用育秧大棚集中育秧。早稻于3月22日播種,晚稻6月23日播種。采用機育、機插、機管、機防和機收,全程實行機械作業。342公頃水田,如期完成了早稻、晚稻的栽插工作,早稻每667平方米產量460.5公斤,比周邊農戶增產31公斤;晚稻每667平方米產量457公斤,比周邊農戶增產52公斤。
為了搞好水稻種植,陽岳球遠赴日本、浙江、江西和江蘇等地學習參觀,積極與科研單位、上市公司聯姻,聘請了“隆平高科”首席栽培專家郭守斌研究員、湖南省農科院李國滿研究員、岳陽市農科所謝曉陽研究員為指導老師,制定了《水稻機械育插高產栽培技術規程》,抓好了3個方面的工作。
1.選用良種 選用適合該區的超級稻新品種(組合),早稻以陵兩優211和陵兩優674,晚稻搭配超級稻豐源優299、湘豐優103和HY518等新組合,優質良種率達到100%。
2.工廠化育秧 嚴格執行《水稻機械育插高產栽培技術規程》,采用工廠化硬盤、培養基、框架結構多層育秧技術,實現水稻播種流水線作業,確保生產出優質、健壯、無病害的秧苗,為高產穩產奠定基礎。
3.科學管理 根據土壤檢測情況和品種的栽培特點,制定了雙季稻的用肥配方。利用自己的統防統治服務隊,保證了防治質量,降低了防治成本。2011年被農業部評為“全國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示范組織”。
積極與國家糧食儲備庫汨羅直屬庫聯系,實行訂單農業,全年銷售給該庫糧食400萬公斤。與糧食加工企業聯系,將60萬公斤優質稻湘晚秈12號以每50公斤高出市場價4元,銷售給本地紅太陽米業,從而實現了訂單生產。
當地農戶上門請教的,陽岳球總是不厭其煩傳授自己的種糧經驗。育秧期間遇天氣突發狀況,他主動電話聯系各育秧主體,傳授自己的經驗和方法。他自掏腰包,聘請專家給100余戶農戶授課。2012年,與“隆平高科”、“神龍大豐”等上市農業企業聯姻,引進新雜交組合8個,在自己的承包田內,開展新組合的適應性示范種植。
2011年12月26日,陽岳球作為全國種糧大戶,參加了全國糧食生產會議,受到國務院的表彰,由溫家寶總理親自頒獎,并代表全國種糧大戶在大會上發言。2012年,陽岳球繼續擴大承包面積,擴充合作社成員,發展230多戶,開展“機插雙雜、穩產高產”的示范,新建工廠化育秧大棚2個,準備興建日烘干240噸糧食烘干線,興建糧食倉庫2棟。他的目標:3年內發展農戶上千戶,面積逾3330公頃,生產自己的糧油產品投放市場,和合作社農戶共同致富。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