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縣陳家坊鎮長江村(422900)劉志堅
“現在這里的果樹雖然不足一人高,但明年就會果實滿枝,致富的希望就在眼前……”日前,筆者來到新邵縣陳家坊鎮藕塘村楊梅基地,正在果園除草施肥的村民劉志慶談起自己打拼致富的事,淳樸的臉上便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39歲的劉志慶原從事地質勘查工作,收入豐厚。2007年初,他回家鄉發現當地大部分村民都外出務工,導致一大片荒山旱地無人耕種,劉志慶便產生了承包這片荒地搞種植的念頭。他的想法得到同村好友侯海軍的響應。2007年,劉志慶就放棄自己的“鐵飯碗”,回到村里當起一名開發荒山的農民,接著侯海軍也毅然辭去外地的工作。通過調研,他倆發現邵陽本地少有品質俱佳的楊梅供應,優質楊梅市場前景十分廣闊。他倆還特意請來湖北省農科院的專家實地考察當地山區的種植環境,專家們認定楊梅、蜜柚、核桃樹等都適合在這兒種植,最終他們將重點放在了楊梅種植上,并由侯海軍負責果園的技術管理工作。
在發展中,他們得到了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在土地征用等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而且也得到邵東縣農科所的技術扶持。2008年下半年,劉志慶與侯海軍帶領家人開始在雜草叢生的荒地上開墾,不知鋤壞了多少鋤頭和鐵鎬,流下多少汗水。通過近1年的努力,終于將3.3公頃荒山旱地“墾”了出來。2009年冬季,兩人引進了浙江烏梅、荸薺種、東魁、臺灣黑高峰、大葉5個優質楊梅品種,同時引進關滇蜜柚、美國山核桃及部分梨樹、李樹幼苗,推行無公害栽培技術和標準化管理。如今他們的樹苗長勢喜人,也使得其他村民從開始的觀望變成了渴望,帶動當地村民發展果樹生產2.7公頃。
當筆者與其暢談今后的發展時,劉志慶對未來的致富道路充滿了美好希望,“我們正想辦法帶領大家逐步擴大果園規模,計劃形成20公頃的果園基地,往果園內引進蘆花雞,實現種養一體化,帶動更多村民一起走上致富路,真正將荒山變成‘聚寶盆’,果樹成為‘搖錢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