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一, 李 潔, 陳素敏, 張宗慧, 姜詠秋, 李金玉, 高金花
(1.河北省承德市紅十字會, 河北 承德 067000 2.河北省寬城縣中醫院, 河北 寬城 067600 3.河北省承德市中心醫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4.河北省承德市口腔醫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5.河北省灤平縣婦幼保健院, 河北 灤平 068250)
承德市精神病人救助與社會調查
張宗一1, 李 潔2, 陳素敏3, 張宗慧4, 姜詠秋1, 李金玉1, 高金花5
(1.河北省承德市紅十字會, 河北 承德 067000 2.河北省寬城縣中醫院, 河北 寬城 067600 3.河北省承德市中心醫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4.河北省承德市口腔醫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5.河北省灤平縣婦幼保健院, 河北 灤平 068250)
目的:對轄區精神疾病患者現狀進行調查研究。進一步開展人道領域社會救助。方法:我們對相關資料收集,由專職精神病醫院管理者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精神疾病患者因病住院的各項支出費用,有部分經濟來源的占43.57%,能夠獨立承擔支出的27.73%,沒有任何來源的占28.72%。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為農業人口的,沒有經濟來源的最高達到66.16%.對轄區內所調查的精神病院住院患者過激行為總發生率108.42%(219/202),極端過激行為的占28.31%(62/219),一般性過激行為的占37.45(82/219),無過激行為的20.55%(45/219)。結論:精神病患者是醫療救治行為中極為特殊的一種人群,他們的一些嚴重過激行為對社會治安、周邊群眾心理造成極端影響。加強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部分特困精神疾病患者的救助對減緩部分患者對社會公眾安全的危險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紅十字組織實施的精神病區擴建項目,使特困精神病人對社會安全潛在影響得到了有效控制,其救助模式的轉化對公眾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貧困精神病患者; 社會救助; 公眾安全
承德市地處燕山腹地,總人口36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占80.73%,少數民族人口占40%,轄八縣三區,有3個少數民族自治縣,有國定貧困縣6個,省定貧困縣1個,屬經濟欠發達地區。同時,承德又是旅游避暑勝地,國家級五A旅游景區,每年接待中外游客700萬人次。精神病人作為患病人群中的特殊病種,其生活、行為、醫療、護理、生存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城市的形象、家庭的安寧和社會的公眾安全。為更好地開展人道領域社會救助,我們對轄區精神病人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研究。
1.1 對象:調查全市四所法定醫療機構具有精神病康復治療職能的醫院(中心、科),現有住院病人202名,其中男性126人,女性76人。
1.2 方法:根據紅十字會統計要求,統一制定資料收集的格式和表格,由專職精神病醫院管理者統計。
2.1 醫療機構與人員狀況:全市現有治療精神病人的醫院(中心、科)四所,醫院現有醫護人員總數305人,其中從事治療、護理精神病人的醫護人員109人,占全院醫護人員總數的35.74%(109/305);醫院精神病科(中心)有床位總數280張,平均住院率69%。
2.2 住院人群與時間分布:現有精神病人202人,其中男性126人,女性76人,最大年齡80歲,最小年齡17歲,入住院最長時間20年零7個月,最短3d,平均入院時間1年零5個月,38%的病人有反復住院史。
2.3 經濟來源與平均住院支出:調查精神病人因病住院的各項支出費用,有部分經濟來源的占43.57%,能夠獨立承擔支出的27.73%,沒有任何來源的占28.72%。在某精神病防治中心,住院者多為農業人口,沒有經濟來源的最高達到66.16%,而某系統醫院,沒有經濟來源的幾乎為零。沒有經濟來源的患者多由家庭舉債支付醫療支出。
2.4 住院人群與過激行為發生分布:調查四所精神病院住院患者過激行為總發生率108.42%(219/202),極端過激行為的占28.31%(62/219),一般性過激行為的占37.45(82/219),無過激行為的 20.55%(45/219)。調查中發現,一些極端過激行為發生者,多次發生持械上路,攔截過往車輛,自殘或放火等惡性行為,對當地醫院個別醫護人員強行非禮。事發當地公安、治保等部門遣送有過激行為患者到醫院協助醫院開展經常性的管理工作。
2.5 精神病人年醫療、生活公益救助狀況:調查四所精神病醫院年補助困難精神病人醫療生活總支出177533.00元,平均每名患者得到878.88元的公益救助。其中以擔負農業人口為主的精神病醫院補助最多,年均支出138600.00元。調查中還發現,四所醫院每年得到地方政府相關機構的補助較低,個別醫院基本沒有特殊困難群體的專項補助。紅十字組織連續五年對部分精神病特困家庭開展了相應救助,但反復及住院患者較多,全面救助還存在一定難度。
2.6 精神病區規范化建設與成效:針對全市精神病人發生率現狀及單病種病床嚴重不足的現狀,市紅十字會實施了專項病區改擴建援建目標項目,投入資金50余萬元,擴大病床60張,吸納重點特困精神病人住院治療,病區連續多年開展紅十字博愛送病人情暖活動。對所轄精神病科專業醫護人員支持免費開展公益理念培訓和進修學習。實施了由單純病人救治與持續化救治的轉化。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均有明顯增長。
本次調查顯示,精神病人是醫療救治行為中極為特殊的一種人群,城鄉居民的住院發生率呈上升趨勢[1]。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部分特困精神病人的救助與合理治療對減緩部分病人對社會公眾安全的危險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3.1 本次調查無經濟來源的精神病人占28.72%,尤以農村人口為主占66.16%,提示我們開展公益救助時應優先對這部分患者開展救助,爭取得到積極有效地治療。
3.2 本次調查精神病人過激行為發生率普遍偏高[2],在所調查的202名住院病人中年發生過激行為219次,占108.42%,其中極端和一般性過激行為發生率達到65.76%。過激行為干擾影響了醫療機構的正常工作秩序,對其他就醫人群產生了負面影響,一些嚴重過激行為對社會治安、周邊群眾心理造成極端影響。提示我們應積極爭取綜合防治措施,開展經常性的關愛、關注行動,投入更多的社會資金防止、改善、控制一般性過激行為的發生,從而降低危險度較高的行為發生。
3.3 本次調查全市精神病人需求量不斷增長的現狀,開展紅十字病區擴建項目,成效顯著,特困精神病人入住率95%以上,單病種治療年均支出穩定,病人負擔費用實現了零增長,受到社會病患雙方的肯定,探索出了一條政府主導、公益支持、社區參與的精神病人救治良性發展的路子。
3.4 本次調查精神病專業醫療機構年均補助困難患者支出人均878.88元,對醫療機構而言是一種公益支出,在提倡的同時,建議各級財政應加大對特殊病種、特殊人群的醫療救治的補貼力度,動員社會力量進一步關愛精神病人群體社會救助的扶持力度,減輕醫療結構治療壓力,同時采取救治、疏導、控制等多種預防措施,使就醫病人早日康復,控制復發,為構建安全和諧社會奠定基礎。
[1] 楊延芳,任立軍,王萍,等.多發性硬化的發作性癥狀[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2005,5(4):286-287.
[2] 龔耀先,艾森克.個性問卷手冊[M].長沙:湖南醫科大學,1986.
[3] 王向東.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3.160-162.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on Impoverished Psychotics and Safety of the Public
ZHANG Zongyi,et al
(The Red Cross Society of Chengde,Hebei Chengde0670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impoverished psychotics in our district.Propelling thesocial assistance for them furtherly.Method:We collected the related datas of impoverished psychotics,which were analyzed by professionalize hospital manager of the psychiatric hospital statistically.Result:All the hospitalized patients,who have little income,no income occupied was 43.57%and 28.72%respectively.who is able to pay off the medical charges was 27.73%.The rural impoverished psychotics who has on income was 66.16%.The patients investigated with extremely behavior and general behavior was 28.31%(62/219)and 37.45(82/219)respectively.There's only 20.55%(45/219)no too drastic behavior.Conclusion:Impoverished psychotics is a kind of special group,their behavior threat to the safety of the public around.It's very important to assist the impoverished psychotics resulted from the complex disease.
Impoverished psychotics;Social assistance;Safety of the public
B
10.3969/j.issn.1006-6233.2012.08.074
1006-6233(2012)08-11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