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京
主動脈內球囊反搏(IABP)為左心室輔助裝置,能有效減輕心臟負荷并改善心肌供血,是低心輸出量綜合征首選的機械輔助循環方法。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以下簡稱冠心病)合并休克病人的搶救過程中,IABP為后續的早期冠狀動脈介入或外科手術治療爭取了時間,明顯降低了病死率[1-4]。隨著技術的改進和經驗的積累,IABP使用領域不斷擴大,已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臨床,但目前關于放置IABP泵病人轉運的護理研究較少,本研究總結了接受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病人圍手術期及轉運途中應用IABP的護理體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4年1月~2011年6月,我院行 CABG術并在圍手術期應用IABP的冠心病病人56例,男36例,女20例。平均年齡(66.2±8.7)歲。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4例(含室間隔穿孔2例),陳舊性心肌梗死19例,室壁瘤5例,其中2次以上不同部位陳舊性心肌梗死8例。合并二尖瓣關閉不全16例,主動脈瓣關閉不全5例,腎功能不全11例。術前心功能I-II級者21例,III-IV級者35例。
冠狀動脈造影結果顯示,病人中左主干+3支病變者20例,冠狀動脈橋閉塞者1例,3支病變者34例,2支病變者1例。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及支架治療失敗后病情加重者5例。
1.2 治療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術經皮股動脈穿刺插入雙腔主動脈內球囊導管,根據病人身高選擇不同大小球囊導管,導管植入后連接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機,以心電觸發模式1∶1反搏,導管中心腔每小時用肝素鹽水沖管,同時攝床旁胸片明確球囊位置,監測有創血壓,密切觀察使用IABP的效果及并發癥。
血流動力學穩定、血管活性藥物劑量較小(多巴胺≤5 μg·kg-1·min-1,多巴酚丁胺≤5 μg·kg-1·min-1)時,逐漸降低反搏頻率,當血流動力學穩定后可停止反搏。準備公路運輸的病人,預先檢查IABP電池充電情況,確保管路連接緊密和牢固,轉運車上配備心血管專科醫師和護士。
本組病例均為術前置入IABP,輔助時間為24~390 h,平均(103.2±87.6)h。使用IABP后病人平均動脈壓增高,心輸出量增加,血管活性藥物用量減少,為安全轉運創造了條件。本組救護車經城市公路及高速公路跨區轉運IABP病人20例,其過程中無斷電或機械故障發生,無管路打折、脫出,途中病人無心臟事件和IABP相關并發癥發生。
3.1 IABP工作原理 IABP是將球囊置于鎖骨下動脈下2~3cm與腎動脈開口之間的主動脈內。左心室舒張期球囊充盈,突然阻滯降主動脈內血流,使主動脈內舒張期血壓升高,大于或等于收縮期血壓,增加冠狀動脈的供血。Uzuki等[5]研究證實,IABP可使心輸出量增加17%,主動脈壓增加20%,同時降低左心房壓近30%,而左心室等容收縮期球囊突然排空,主動脈內壓力驟降,收縮壓降低5~10 mmHg,左心室射血阻力下降,減輕左心室后負荷,減少左心室室壁張力及左心室做功和耗氧。IABP可及時改善心肌血運狀態,維持心肌和外周器官的供血,爭取搶救時間,為后續治療提供可能。因此IABP是冠狀動脈血管重建術前的一項重要的穩定性治療手段。
3.2 轉運前準備 IABP置入可于CABG術前、術中、術后,由于高危病人 CABG 死亡率高達 24.4%~ 43.1%[6,7],故為防止急性心肌梗死發生,這部分病人常需術前即置入IABP。有癥狀的冠心病病人具備以下2項以上即可視為高危病人:(1)LVEF≤0.40。(2)左冠狀動脈主干狹窄≥70%。(3)再次CABG。(4)不穩定型心絞痛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5)冠狀動脈彌漫病變。
3.3 病人的評估與準備 記錄病人當前的生命體征、生化、凝血等相關化驗數值和心電圖表現,確定生命體征穩定。整理好病人身上必要的管線,防止搬運過程中碰掉,記錄導管插入的深度。靜脈通路確定液體輸入順暢,導尿管通暢,連接移動式監護儀,監測心率和血氧飽和度。為防止準備過程中遺漏,依據“HEART”快速準備:氦氣(H)、心電圖(E)、動脈血壓(A)、球囊氣量設置和反搏比率(R)、觸發模式和充放氣時機(T)。本組參與轉運的護士負責以上項目的登記和所攜帶藥品、設備的清點。
3.4 并發癥的觀察護理 首先需觀察尿量并準確記錄出入量,如IABP前有尿,而IABP后無尿,提示IABP氣囊堵住腎動脈開口;如果發現病人左側橈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提示氣囊向上移動堵住頭臂干動脈開口。文獻報道[2,8-10]IABP并發癥發生率在20%~47%,大多數為血管并發癥,如下肢缺血、感染等,下肢動脈栓塞發生率為3.5%[11]。
下肢缺血發生率為10%~40%[12,13],主要與降主動脈粥樣硬化和股動脈病變有關,帶鞘安置的IABP會增加并發癥的發生,嚴重者可導致骨筋膜切開、截肢,住院時間延長。Sirbu等[14]回顧分析了524例接受IABP病人,合并缺血性并發癥并需要外科治療者占26.7%。因此反搏期間需密切觀察足背動脈搏動情況和下肢皮膚色澤、溫度、感覺,必要時采用多普勒探測血流。放置導管第1 h內每隔15min檢查雙下肢足背動脈搏動強弱一次,此后2 h內每30min檢查1次。如發現皮溫低、顏色變蒼白,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應立即通知醫師并協助處理。
IABP期間遵醫囑給予抗凝治療,每小時肝素鹽水沖洗導管中心腔,定時觀察局部穿刺點有無滲血和血腫。心臟手術后如引流量偏多時抗凝治療受限,需每2~4 h監測激活凝血時間(ACT)1次,調整ACT值于正常的1.5~2.5倍。本組13例病人搬動過程中,出現局部滲血增多,予壓迫止血后緩解。
總之,IABP對于衰竭的心臟是一種強有力的輔助措施,優于目前應用的任何藥物,隨著IABP設備的改進和應用技術的提高,為術前心功能極差的病人贏得了寶貴的搶救成功機會。雖然部分病人可能發生并發癥,但是如積極采取預防措施,做好轉運全過程中的護理工作,就能夠安全轉運,提高高危CABG病人圍手術期的安全性。
[1]Khan AL,Flett M,Yalamarthi S,et al.The role of the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counterpulsation(IABP)in emergency[J].Surgeon,2003,1(5):279-282.
[2]沈冬焱,萬 峰.在心臟手術圍術期中積極應用IABP[J].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2003,19(5):302.
[3]趙 元,周新民,康 浩,等.主動脈內氣囊反搏在危重心臟外科圍術期的應用[J].中華現代手術學雜志,2008,1(4):57-59.
[4]蔣建芳,劉明霞,郭 劍.主動脈球囊反搏在冠脈搭橋術圍術期的應用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22):2070.
[5]Uzuki T,Handa M,Takamori a,et al.The effect and role of the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ng in off-Pump coronary bypass[J].Kyobu Geka,2004,77(6):465-469.
[6]Christenson J T,Simonet F,Badel P,et al.Evaluation of preoperative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support in high risk coronary patients[J].Eur J Cardiothorac Surg,1997,11:1097-1103.
[7]Christenson J T,Schmuziger M,Simonet F.Effectiv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high risk coronary patients using preoperative 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 pulsation therapy[J].Cardiovasc Surg,2001,9:383-390.
[8]龐 潔,付 燕,張 月.主動脈球囊反搏的臨床應用新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21(7):43-44.
[9]李 斌.主動脈球囊反搏(IABP)在ICU的應用與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25(2):97-98.
[10]石 麗,薛秀蘭,張玉琴,等.主動脈球囊反搏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12):720-722.
[11]馬長生主編.心臟介入病學[M].北京:中國醫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243-257.
[12]Iverson L,Herfindahl G,Ecker R,et al.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J].Am J Surg,1987,154:99-103.
[13]Tierney G,Parissis H,Baker M,et al.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ng within the intact human aorta[J].Eur J Cardio Thorac Surg,1997,12:486-493.
[14]Sirbu H,Busch T,Aleksic I,et al.Ischaemic complications with 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 pulsation:incidence and management[J].Cardiovasc Surg,2000,8(1):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