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英 鐘就娣 匡亞玲
食管縱隔瘺是食管癌術后常見的并發癥,臨床表現為胸背部劇痛、高熱、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縱隔氣液平或頸部皮下氣腫等發生。本科室2009年8月~2011年8月共有16例食管縱隔瘺的患者,經禁食、禁飲,行后縱隔引流術,同時給予抗感染、靜脈營養支持等綜合治療和有效的針對性護理,取得滿意的療效,患者均康復出院。現將有關護理措施報道如下。
本組患者16例,男11例,女5例。年齡41~75歲,中位年齡56歲。胸上段食管癌7例,胸中段食管癌8例,胸下段食管癌1例。術前同期放化療患者6例。合并糖尿病2例,高血壓5例。患者均行食管癌三切口切除術,5例于術后第3 d出現食管縱隔瘺,11例于第5 d出現食管縱隔瘺。臨床表現:患者均有胸背部劇痛,發熱,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合并縱隔膿腫10例,肺部感染2例,呼吸困難3例。胃腸鋇餐示食管縱隔瘺。經予禁食、禁飲,行后縱隔引流術,X線胸片顯示有胸腔積液的患者行胸腔閉式引流,同時給予抗感染、靜脈營養支持等綜合治療和有效的針對性護理,患者均康復出院。
2.1 吻合技術是最主要的原因 由于吻合技術和操作失誤發生的吻合口瘺多發生于術后早期3 d內[1],多與術者吻合技術和術中操作失誤有關。本組有5例在術后第3 d發生。
2.2 吻合區局部條件不良,影響愈合 (1)吻合口的血液循環不良,局部組織水腫,影響愈合。(2)吻合口周圍有感染、膿液、積液等影響組織愈合的因素,組織脆性增加,影響吻合口愈合,易發生瘺。
2.3 術后處理不當 (1)胃腸減壓管不通暢。胃腸減壓失效,造成胸胃過度膨脹致吻合口張力過大裂開。(2)術后進食過早,胃排空障礙,吻合口局部張力過大致吻合口裂開。
2.4 全身因素 嚴重營養不良、貧血、心肺慢性疾病以及術后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均可導致患者抵抗力降低,組織愈合能力差,引起吻合口瘺。
3.1 病情觀察 術后要嚴密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的變化,若出現以下情況應高度警惕吻合口瘺的發生:胸背部劇痛,高熱,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縱隔氣液平或頸部氣腫。
3.2 縱隔引流管的護理 并發食管縱隔瘺,多為遲發性吻合口瘺,這時因吻合口周圍已發生致密的粘連而形成縱隔包裹性膿腫,引流很困難,在治療上比較棘手[2]。針對膿腔的具體情況,將粗細適宜的多孔胃管(如復爾凱管)在X線顯影下小心調整置入,經瘺口達包裹性膿胸或縱隔膿腫的底部(同期置入十二指腸營養管),接中心負壓吸引,吸引時注意調整負壓的大小,如負壓太大容易形成胃液倒吸,負壓維持在20 cm H2O為宜。24 h在持續負壓吸引下,能充分引流膿腔內容物并使包裹性膿腔迅速縮小,使竇道被迅速吸閉,再加上胸壁引流管使吻合口瘺能逐漸早日愈合。每天更換引流瓶,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量,同時觀察中心負壓壓力是否保持有效吸引,防止扭曲、受壓、折疊和脫出,并定時擠壓確保通暢。每天更換引流袋,切口處敷料及時換藥,嚴格按無菌技術要求操作,控制感染。術后前3 d縱隔引流液為膿性、腥臭味,達300 ml/d,切口處引流30~50 ml/d,后引流量逐漸減少,術后7 d拔除引流管。
3.3 胃腸減壓的護理 發生縱隔瘺后立即行胃腸減壓,有效的胃腸減壓可以減輕吻合口局部水腫及張力,而且還可以減少消化液漏至縱隔腐蝕胸內臟器,從而避免或減輕胸內感染。妥善固定胃管,以確保胃腸減壓的負壓通暢有效,減輕術后腹脹,同時指導患者及家屬注意保護好胃管,避免活動時牽拉,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及量,及早發現應激性潰瘍的先兆。置胃腸減壓管期間認真做好口腔護理,3~4次/d,保持口腔清潔,預防感染。
3.4 營養支持的護理 本組16例患者中,9例并發低蛋白血癥,治療過程中部分采用全胃腸外營養。熟練掌握輸液的使用方法,按計劃設置營養液輸入量、速度,開始以25 ml/h持續泵入,以后每日逐漸增加,到120 ml/h維持泵入。加強巡視,及時識別并排除輸液故障,保證腸內營養計劃按時完成。正確記錄24 h進出量,觀察患者有無口渴、皮膚黏膜彈性以及尿量的變化。滴注過程中,如患者出現腹脹、腹痛、腹瀉,應減慢滴速或暫停滴注,并查找、解決出現問題的原因。每日應更換營養袋,每次輸注前后,均以溫開水沖洗腸內營養管,防止營養液殘留堵塞管腔,保證營養液適合溫度,滴注營養液的溫度為38~42℃,必要時以自動恒溫增溫儀調節營養液的溫度。避免過冷食物刺激造成腸蠕動亢進而引起痙攣性腹痛或腹瀉發生。
3.5 高熱的護理 患者的體溫超過38.5℃,一方面配合醫師做好血培養,一方面積極采取降溫護理。首先,高熱時配合物理降溫措施,如頭部戴冰帽,腋窩及腹股溝處放置冰塊,酒精擦浴等,及時更換衣被,避免受涼。必要時藥物降溫,用藥期間患者出汗較多,予及時擦干汗液,更換內衣褲及床單元,防止受涼,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并及時補充水分、營養。指導患者多休息,保持病房適宜的溫濕度、安靜的環境、室內空氣流通等。
3.6 疼痛護理 由于患者縱隔食管瘺后引起縱隔感染,炎癥刺激引起胸背部疼痛[3],采取以下措施來緩解疼痛:(1)分散患者注意力,如聽音樂、聽廣播、室內散步、與家人聊天等,收到一定成效。(2)必要時使用嗎啡或者舒敏等止痛藥物,可以收到較好的止痛效果。
3.7 心理護理 由于該患者治療病程較長且身體營養狀況差,對此并發癥存在緊張和恐懼心理。護士應說明治療的目的、方法、步驟和治療的預期效果,列舉同樣成功的病例,并現身說教,取得家屬的支持,以緩解其緊張情緒,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積極配合,以最佳狀態接受治療。
3.8 飲食宣教 術后吻合口愈合后,根據醫囑給相應飲食指導,少量多餐,由流質過渡到普食,并逐漸增加食量,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與碳酸飲料,進食要細嚼慢咽,切忌暴飲暴食,每餐吃后要喝水沖洗食管,食物應多樣化,并色香味倶全。同時指導患者進食時取坐位或半臥位,進食后30 min內避免平臥,餐后適當活動 30 min[4]。
3.9 預防感染 術后要全身合理應用抗菌藥物,預防術后感染,減少吻合口瘺的發生。
食管縱隔瘺是食管癌術后常見的并發癥,食管縱隔瘺一旦形成,往往合并縱隔膿腫[5],危險性較大,臨床處理一般以保守治療為主。為預防并發癥的發生,術前應做好充分準備,加強營養與鍛煉,手術過程中易誤傷周圍器官或組織而致多種并發癥,術中必須謹慎仔細。術后做好一般護理,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如有異常,迅速準確給予處理,本組患者出現食管縱隔瘺后采用一系列積極有效的處理,如后縱隔引流治療、抗感染、靜脈高營養支持等措施。在護理過程中加強病情觀察,分別對胸管、縱隔引流管、胃腸減壓管進行有效的針對性護理,還對高熱、疼痛進行個體化護理。本組患者通過上述有效積極的處理,均順利康復出院。
[1] 于長海,孫玉鄂.經胸食管胃中機械吻合在食管癌手術中的應用[J].中華心血管外科雜志,2000,16(2):114-115.
[2] 顧敏敏.1例縱隔食管瘺患者的護理[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7,10:72 -73.
[3] 李鵬飛,王平凡,王沂娟,等.食管異物并縱隔膿腫主動脈-食管瘺外科治療探討[J].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3,17(4):315-316.
[4] 張 萍.食管癌術后的飲食管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5,22(12):23-24.
[5] 李文獻,楊 軍,陳 靜.腹部切口經食管裂孔引流治療縱隔感染20 例臨床研究[J].河南外科學雜志,2006,12(1):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