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花 陳昌東 涂文靜 李全向
(十堰市植保站 442000)
十堰市位于秦巴山區腹地,是我國內陸腹地的生態功能區、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區、國家秦巴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開發區,是我國南北氣候過渡帶。獨特的區位、獨特的氣候、豐富的生物種類,既為人們生活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也為各類病蟲的繁衍、滋生和突發、暴發提供了有利條件,給十堰市植保部門的工作增加了難度,加重了壓力。常年在農作物上發生的各類病蟲害上百種,其中流行性、遷飛性、暴發性病蟲害50多種,許多突發性、毀滅性的病蟲災害是平原地區所沒有的。常年因各類病蟲危害損失產量20%~30%,大大降低了農業生產的效益。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目前各縣(市、區)專業化防治現狀,探索十堰市實現專業化統防統治的合理化途徑,我們就專業化統防統治情況在全市范圍內展開調查,分析了十堰市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現狀和存在問題,提出了對策。
據調查統計,十堰市目前專業化防治組織共376家,擁有大中型噴霧器246臺,機動噴霧器3329臺。從業人員3996名,其中經過培訓人員所占比例77%。各縣積極發展專業防治組織,主要依托鄉鎮農技中心為主,依托農資營銷戶為輔。例如竹溪縣現有機動噴霧器300余臺,專業化防治隊伍17支,其中在工商部門注冊組織一支,15個鄉鎮各一支,龍王埡茶場一支,縣植保站自備一支應急指導防治隊伍。
根據專業化防治組織的登記注冊方式的性質,專業化防治組織主要可以分為6種形式:
1.1.1 行政組織推動型
包括鄉鎮農技部門和村、組組織型。如丹江口市涼水河鎮漢江村是一個柑橘專業生產村,全村柑橘種植面積 266.7hm2。2007年由村組織成立柑橘病蟲害機防隊,購置一萬多臺防治機械,負責對整個村柑橘病蟲害統防統治。
1.1.2 企業型
如竹溪縣龍王埡茶場專門成立了一支專業化防治隊伍,負責本茶場病蟲害統防統治。
1.1.3 專業合作社型
依托各地優勢作物成立專業合作社并設立機防組織,統一購置機械,負責整個優勢作物生產區,開展統防統治。如房縣城關馬鈴薯專業合作社,每年5月上旬興辦防治示范樣板,開展馬鈴薯晚疫病統防統治。
1.1.4 專業協會型
如鄖縣成立植保技術推廣協會,協會由各鄉鎮農業服務中心、農資經營部和種植大戶擔任會員,鄉鎮農業服務中心負責人兼任機防隊長,開展植保技術咨詢、新產品推廣并提供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各鄉鎮負責本片區統防統治。
1.1.5 種植大戶領辦服務型
主要由種植大戶、科技示范戶或農技人員等“能人”創辦專業化防治隊,在進行自身農田病蟲防治的同時,為周圍農戶開展專業化防治服務。
1.1.6 互助型
在自愿的基礎上,按照互利互惠、雙向選擇的原則,擁有防治機械的農戶與沒有防治機械或缺乏勞動力的農戶建立服務關系,自發地組織起來,在防蟲防治時期開展互助服務,主要是由被幫助人提供藥劑,進行代治服務。
專業化防治組織的服務方式主要有全程承包防治服務、包藥代防服務、單純代防服務、互助防治服務4種。以鄖西縣2011年實施統防統治情況來看,全縣共防治8 000hm2,只噴藥即單純代防占90%,全程承包的僅占10%。
據調查統計,按照創建專業化防治組織的目的,專業化防治組織又可以分為非營利性應急型防治組織、非營利性互助型防治組織和營利性防治組織3種。以房縣為例,由房縣植保站和20個鄉鎮農技中心主任參與的共35人組成了房縣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機防合作社,在病蟲害大發生時,統一調度合作社現有的500臺機動噴霧器,開展大規模應急防治,屬于非營利性應急型防治組織。
十堰境內地形復雜、氣候多樣、生物種類十分豐富,農作物種類繁多,糧、棉、油、麻、茶、糖、菜、煙、果、藥、雜樣樣作物都有。且十堰市處于南北過渡地帶,氣候多變,種植結構復雜。同一作物,河谷地與山坡地差異、陰陽坡地差異均會導致作物生長期相差懸殊。鄖縣南化鎮馬縱嶺村一、二村民組農作物生育期與六、七村民組相比一般要相差5d~7d。作物生育期不一致導致病蟲害發生期的不一致,這給專業化統防統治帶來了難度。
由于目前農村留守人口大多為老人、婦女、兒童,青壯勞力較少。以鄖西縣被調查的城關鄉激浪河村、小河村和土門鄉關帝廟村、六關坪村為例,四個村共8890人,18歲~60歲留下人數共4 646人,其中可認識病蟲和防治的占25.8%,會使用機動噴霧器的僅占1.6%。因此可供選擇的機防人員較少,且待遇偏低,工作環境惡劣。目前,大多是由鄉鎮農技部門人員兼任,工作時間受限,不固定,不利于規模化統防統治。
十堰市是一個典型的山區,全市海拔多在500m~1500m之間,山多地少,耕地資源稀缺,現有農業人口244.53萬人,2011年末耕地22.1萬hm2,人均耕地面積不足667m2。同時典型的山區地貌特征導致我市地表切割嚴重,地塊零碎,田塊面積小,耕地連片不多,而且在土地分配上為了保證公平,采取遠近搭配、肥瘦搭配的方式,同一塊地幾戶人家共同分割、一戶人家的土地分散在不同的山坡或溝洼、作物種植插花嚴重,給統一防治增加了難度。
由于人均耕地面積較少,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很多農戶尚留在“自留田,自家管,收多收少由天定”的傳統管理模式中。筆者在調查過程中與農戶交談發現,大多數農戶家里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留守人員年齡較大,希望成立機防組織,擁有自己的機動噴霧器,但在負擔機防人員誤工費用、農藥費用上認為防治成本較高,寧愿自己防治。
2.5.1 專業化防治組織收益低,穩定性差
目前,一臺維護較好的背負式噴霧機一般可用3年,每年的機器折舊成本400元,分攤到每667m2只有1元,加上維護費用、人工費用、燃油費用,以及山區耕地不集中等因素導致機防組織利潤空間較低。因此,許多機防組織不穩定,我市376家專業化防治組織中,在工商部門或民政部門注冊的僅有25家(丹江15家、鄖縣2家、鄖西1家、房縣5家、竹山1家、竹溪1家),而且機防人員也不固定,流動性強。
2.5.2 對機防組織運行缺乏統一管理
包括機防人員的技術培訓以及實施統防統治過程中,對服務要求、合同簽訂、收費標準、防治效果評定及損失賠償等問題上還缺乏統一標準,容易與農戶形成糾紛,不利于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的擴大開展。
發展專業化統防統治,要始終堅持“政府支持、市場運作、農民自愿、因地制宜”原則,深入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植保方針,要充分利用現有載體和平臺,鼓勵服務組織多元化,服務模式多樣化,扶持措施多渠道,引導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社會能人等積極參與。在支持環節上,突出發展專業化防治組織,在防治模式上,突出發展全程承包服務;在發展布局上,突出重點作物和關鍵區域;在推進方式上,突出整建制示范帶動。
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的產業是農業,服務的對象是農民,服務的內容是防災減災,具有較強的公益性。為此各地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各級財政設立病蟲害統防統治補貼專項資金,對參與專業化防治的農戶和專業化防治組織給于一定的經濟補貼。二是同時提高機防隊員的待遇,為其提供充分的健康保險。三是研究、出臺相應的獎勵政策,廣泛動員和鼓勵支持社會力量創辦專業化防治組織,積極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專業化防治領域。
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正確引導下,因地制宜,明確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放活經營權,完善分配權,加快發展規模集約農業,形成有利于專業化防治的服務對象,服務市場,提高植保專業化防治的服務層次。以竹溪縣為例,針對各種產業化大面積種植區域,以種植大戶帶動成立專業合作社及服務組織,并成立了自己的機防隊。
各級農業部門要一手抓服務指導,一手抓監督管理,要重點在登記備案、技術條件、合同簽訂、安全用藥等方面加強對服務組織的管理。一是對防治服務組織進行備案管理,定期公布規范化組織名單;二是建立健全防效評估機制,對損害農民利益的服務組織要通報批評,限期整改,對信譽好、服務面積大的組織要優先給予獎勵和扶持;三是積極探索糾紛處理機制,妥善處理防治組織與農民的服務糾紛;四是加大安全用藥和農藥廢棄物回收的監管力度,規范田間作業行為,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