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王耀剛
一根根電桿整齊有序、一條條銀線熠熠閃光、一排排民房錯落有致、一棟棟廠房拔地而起……這就是如今清豐縣農村所呈現出的一道道亮麗景象。清豐縣新農村電氣化縣建設工程通過驗收不久,1月16日,筆者在該縣進行了采訪。
“以前村里的電線東扯西拉如蜘蛛網,況且,天冷或天熱的時候電壓總是低,功率大點兒的電器都帶不動。經過電氣化改造,現在一切都變了。”韓村鄉前馮家村村民馮建國說。
2011年8月,清豐縣供電局對前馮家村進行了新農村電氣化改造,將兩臺50千伏安的變壓器都增容為160千伏安,改造了供電線路和集裝表箱,家家安裝了漏電安全保護器。農電工馮利軍介紹,現在,該村200多戶農戶,有空調、冰箱者占50%以上,有電磁爐、電熱扇者占70%以上,家用電器均較去年有大幅度增加。
近年來,清豐縣供電局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因地制宜、以點帶面,積極實施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努力做到“三高一滿意”。為提高認識,該局召開新農村電氣化縣建設動員會,廣泛動員,并對員工進行思想認識教育;為提高效率,實行周例會推進制和倒排工期制,領導小組不定期對各施工點進行督導和點評;為提高質量,按照“技術先進、設計優化、標準統一”的原則進行設計和施工,技術小組從施工工藝入手跟蹤指導;為確保群眾滿意,通過電視臺、農村廣播等渠道,大力宣傳電氣化建設的意義,并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和建議。目前,該縣已完成11個鄉鎮、204個行政村的電氣化建設任務,10萬多戶農民家庭受益。皮,分割后的白鐵片又被瓦楞機用“牙齒”咬住,軋成各種白鐵制品。工人們有的在搬運白鐵皮,有的在把白鐵制品裝車外運。整個白鐵市場人來人往,進進出出的車輛川流不息。據樊慶普介紹,在電力支撐下,樊堡村白鐵加工產業由當初的三四戶發展到了現在的40多戶,由原來的手工加工變成了現在的電動加工,由以前的分散經營變成了現在的集中經營,村里的人均年收入已達到7000元。
此外,樊堡村還發展了彩鋼產業,建成了占地面積200多畝的白鐵、彩鋼加工交易市場,年交易額達3億多元。
“新農村電氣化改造不僅讓農民家庭用電方便了,而且還帶動了農村經濟,提高了農民收入。”清豐縣高堡鄉樊堡村一白鐵加工廠廠長樊慶普這樣說。
樊堡村是電氣化改造較早的村,現在發展成了當地有名的白鐵加工產業村。下了106國道,未進樊堡村,筆者就看到了排列整齊、布局緊湊的白鐵加工和交易市場。在馬達的帶動下,白鐵加工車間機聲隆隆,一臺臺白鐵分割機正“吃”著白鐵
大屯鄉夏固村是清豐縣首批新農村電氣化示范村。近年來,隨著供電質量的不斷改善和供電服務的不斷提升,該村加工業和養殖業快速發展,返鄉創業人員不斷增多。清豐縣恒聚源木材加工廠廠長王瑞濤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以前,王瑞濤常年外出務工,后來,他利用家鄉良好的供電條件,先是辦起了養雞場,接著又辦起了木材加工廠,收入逐年提高。
為吸引外出農民工返鄉創業,近年來,清豐縣供電局在不斷完善農村電網的同時,還及時搭建農民工返鄉創業“綠色通道”,24小時為返鄉農民工提供用電咨詢、查詢和報修等多項服務。對返鄉創業辦廠人員,該局優化服務流程,減少報裝環節,從各個方面給予最大支持。
在提供用電報裝優質服務的同時,清豐縣供電局還提供安全用電指導服務。2011年11月,該局緊密配合新農村電氣化縣建設工作,創新開展“‘五個一’農電安全月”活動,全面提升農村安全用電水平。“上一堂安全教育課”,邀請專家對農電工進行安全用電知識教育培訓;“張貼一張安全用電宣傳畫”,在轄區每個村莊張貼一張安全用電知識宣傳畫,并組織技術人員為農戶進行講解、宣傳;“發一本安全用電手冊”,為每臺專變用戶發放一本安全用電手冊和農村安全用電規程;“開辟一個安全用電宣傳專欄”,與縣電視臺合作,專門開辟安全用電專欄,定期播放安全用電小故事;“發一本安全用電掛歷”,對低壓用電農戶開展送掛歷活動,讓安全用電知識進入千家萬戶。目前,清豐縣供電局已連續6年蟬聯全縣公共服務行業行風評議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