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波
鼻內鏡術后鼻腔留置硅膠管病人的舒適護理
任曉波
鼻內鏡術后應用硅膠管進行鼻腔填塞壓迫止血48h~72 h,病人術后不良反應明顯減輕,而且預防和減輕術后出血的效果與采用傳統凡士林紗條進行鼻腔填塞無明顯差異[1],所以鼻內鏡術后應用硅膠管進行鼻腔填塞廣泛應用于臨床,但是鼻腔留置硅膠管會造成病人明顯的疼痛、鼻眼脹痛等不適,甚至影響呼吸和睡眠,嚴重影響了病人的舒適程度。為提高鼻內鏡術后鼻腔留置硅膠管病人的舒適度,2010年4月—10月對277例鼻內鏡術后鼻腔留置硅膠管病人的護理進行了探討。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年4月—10月在我科行鼻內鏡手術且術后鼻腔留置硅膠管病人277例,單側鼻腔留置硅膠管36例,雙側鼻腔留置硅膠管241例。其中男216例,女61例,年齡15歲~67歲。在鼻腔留置硅膠管期間2例因為不能耐受疼痛、夜間失眠,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由手術醫生提前撤除硅膠管;12例硅膠管有不同程度的結痂,經過有效處理后,10例硅膠管恢復通暢,仍有2例硅膠管被血痂完全阻塞;其他病人經過有效的知識指導和針對性護理,滿足了病人的合理需求,有效提高了病人的舒適度。
1.2 填塞材料 鼻腔硅膠管分長短兩種規格:長硅膠管(長8.0cm~10.0cm,外徑1.0cm,內徑0.8cm)和短硅膠管(長2.5cm~3.0cm,外徑0.8cm,內徑0.6cm)。硅膠管設計了數個小孔道,以利于引流。長硅膠管末端有一弧形向后的缺損,放置48h取出,而短硅膠管可以放置7d~10d。
2.1 體位護理 既往全身麻醉術后要求病人去枕平臥4h~6 h,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嘔吐物誤入氣管引起窒息。我院全身麻醉鼻內鏡手術后的體位取決于病人麻醉恢復的情況:包括意識、肌張力等。術后2h在病人麻醉恢復較好的情況下,護士遵醫囑給予病人床頭抬高30°臥位,有利于病人呼吸及鼻腔分泌物的引流,緩解頭痛及鼻眼部脹痛;術后4h根據病人恢復情況,協助病人取半臥位并鼓勵下床活動,促進鼻腔分泌物的排出,同時告知病人注意安全,防止跌倒、撞傷。本組有18例病人術后不愿意活動,頭痛及鼻眼部脹痛等不良反應較重,其他病人均可下床活動,促進舒適的同時,有效減輕了不良反應。
2.2 飲食護理 因為術后鼻腔留置硅膠管,病人張口輕度受限或者咀嚼困難而不愿進食,針對此種情況,首先告知病人進食可以增強抵抗力、有利于疾病康復;其次鼓勵病人進食富含營養且易消化的溫涼流食、半流食(比如豆漿、牛奶、有營養的湯類等),減少咀嚼帶來的不適,可少食多餐,保證蛋白質的攝入,同時避免油膩及進補的食物,以免引起出血,待硅膠管拔除后即可恢復正常飲食。此外,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防止大便秘結導致鼻腔、傷口出血,一旦出現大便秘結,需及時對癥處理。
2.3 硅膠管護理
2.3.1 保持硅膠管通暢 ①吸引時機:為了不影響病人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我們按時(即術后每日晨、三餐前及臨睡前)為病人吸引鼻腔分泌物,除此之外,當病情需要或者病人有鼻腔堵塞的主訴時,及時觀察硅膠管通暢及分泌物情況,及時吸引鼻腔分泌物,促進病人舒適。②吸引方法:吸引鼻腔分泌物時負壓調至-26.7kPa,首先濕潤吸痰管,避免吸痰管干澀給病人帶來不適;然后反折吸痰管阻斷負壓,同時將吸痰管沿硅膠管側壁緩緩插入5cm~7cm,然后打開負壓,一邊觀察病人有無不適主訴,一邊輕輕旋轉并上提吸痰管吸引出鼻腔分泌物,動作輕柔,吸引時間不超過15s;吸引結束后用生理鹽水沖洗管道,避免管道堵塞。本組有12例于術后第1天或第2天出現不同程度的硅膠管堵塞,沿著導管內壁滴入生理鹽水3滴~5滴,5min~10min再按上述方法給予吸引,10例硅膠管恢復通暢,仍有2例因血痂致硅膠管完全阻塞不能通氣,拔除硅膠管。
2.3.2 保持鼻腔濕潤 除了使用加濕器等調節病室濕度外,鼓勵病人用濕紗布覆蓋口鼻,但在病人活動時覆蓋口鼻的濕紗布容易脫落,針對這一問題,將一次性口罩中間剪去8cm×5cm的面積,然后固定于濕紗布的外面,防止了紗布的脫落,并有效保證了鼻腔的濕潤。
2.3.3 保護硅膠管周圍皮膚 分泌物及滲血易在鼻孔及硅膠管前端結成干痂,用生理鹽水棉簽清潔硅膠管周圍皮膚的血跡,然后涂以紅霉素藥膏,尤其是前鼻孔與硅膠管接觸的部位,以滋潤和保護硅膠管周圍皮膚,保持面部清潔,避免皮膚損傷,促進病人舒適。如硅膠管周圍血跡結痂不易擦拭時可用生理鹽水軟化5min~10min,然后再按上述步驟進行操作即可。
2.3.4 預防脫管及擠壓鼻腔 當病人想打噴嚏時可以采取用舌頭頂住上腭或者喝一口水的方法避免,防止打噴嚏時硅膠管脫出引起出血。告知病人夜間睡覺時不可擠壓鼻部,平時活動時不可過度低頭;戴眼鏡的病人,鼻腔留置硅膠管期間盡量避免佩戴眼鏡,以防硅膠管移位。
2.3.5 拔除硅膠管后護理 首先,硅膠管撤除后,病人平臥1 h,繼續用化學冰袋冷敷前額,防止出血,同時,清潔病人面部及鼻部皮膚。其次,繼續用濕紗布覆蓋口鼻,保持病室合適的濕度。第三,因硅膠管撤除后,鼻腔會有不同程度的水腫,此時需向病人做好解釋工作,消除焦慮,并告知病人睡眠時用嘴呼吸,避免擤鼻,以降低鼻塞給病人帶來的不適。第四,術后遵醫囑進行鼻腔沖洗。
2.4 疼痛護理 疼痛已成為繼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四大生命體征之后的第5生命體征,被日益受到重視[2]。在鼻腔留置硅膠管期間,本組有2例不能耐受疼痛、夜間失眠,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由手術醫生提前拔除硅膠管,其他病人經過有效的知識指導和針對性護理,術后疼痛均得到有效控制。
2.4.1 心理疏導 因手術創傷及硅膠管的刺激,病人感到疼痛和不舒適。一方面,創口內采用填塞止血,術后鼻腔會出現少量滲血,病人的精神緊張和焦慮等會增加疼痛的敏感性;另一方面,疼痛可使病人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加,使病人出現焦慮、煩躁不安、心率加快、心律失常、血壓上升[3],嚴重影響病人舒適,甚至加重鼻腔出血。因此,應給予心理支持,減輕病人痛苦。耐心傾聽病人主訴,教會其一些簡單的緩解疼痛的方法,同時想方設法分散病人注意力,如聽音樂、交談等方法,減輕疼痛程度。
2.4.2 化學冰袋冷敷 我科鼻內鏡術后常規給予病人化學冰袋冷敷前額部4h~6h,減輕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組織腫脹,降低神經末梢的敏感性,達到減輕局部滲血、有效控制疼痛的目的。
2.4.3 規范使用鎮痛藥 通過實施有效的鎮痛措施,使術后病人的疼痛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術后留置鎮痛泵,給予持續鎮痛,鎮痛泵以2mL/h的速度勻速泵入,可有效降低病人的疼痛,如果病人疼痛劇烈,可以人為加量泵入,也可以配合口服藥物(如對乙酰氨基酚)。如病人沒有鎮痛泵,當疼痛影響進食和睡眠時,及時通知醫生,口服或靜脈使用止痛藥物。
2.5 鼻眼脹痛護理 因為術后鼻腔留置硅膠管,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鼻眼脹痛。首先,告知病人因為鼻腔填塞硅膠管出現這種情況是正常的,消除病人緊張情緒;其次,創造一個光線柔和的環境,減少陽光刺激帶來的眼部不適,盡量避免看電視等用眼活動;第三,可用濕毛巾熱敷眼部緩解脹痛。經過耐心解釋和有效的護理后,明顯緩解了病人鼻眼脹痛癥狀。
2.6 基礎護理
2.6.1 創造舒適環境 空氣清新、室內溫濕度適宜,有利于保持鼻腔硅膠管通暢,防止管腔結痂;環境整潔、安靜,有利于病人入睡,以保證足夠的睡眠、促進疾病康復。同時,盡量滿足病人的合理需求,努力營造溫馨、充滿關愛的住院氛圍,增加病人的舒適感。
2.6.2 加強口腔護理 鼻腔滲血可從后鼻孔流入咽喉部,術后4h病人恢復較好的情況下,鼓勵其進食前刷牙,以免將滲血咽下,造成胃部不適;同時,鼓勵病人3餐后使用復方氯己定漱口,預防口腔感染,增加舒適感。
2.6.3 注重皮膚護理 病人術后鼻腔會出現滲血,污染衣服或床單位時,及時為病人更換,保持病人皮膚清潔,防止感染。
舒適護理是一門綜合性的科學,它通過對護理活動和舒適的研究,使人的生理、心理、社會、精神等方面達到愉快的狀態或縮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4]。其目的是使病人身心處于最舒適的狀態。將舒適護理融入到“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術后護理中,是病人對護理提出的更高層次的要求。通過加強對鼻內鏡術后鼻腔留置硅膠管病人細致、周到、針對性的護理和有效的知識指導、健康宣教,達到有效止血、兼顧鼻腔通氣及提高病人舒適度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滿足病人的需求,促進疾病康復。
[1]趙春麗,倪鑫,韓德民.鼻內鏡下鼻中隔矯正術后鼻腔填塞物的選擇[J].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1,15:375-376.
[2]畢娜.術后疼痛及止痛的進展[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9,18(5):211-215.
[3]郭曉燕.術后疼痛護理誤區探討[J].護理研究,2003,17(4A):385-386.
[4]蕭豐富.蕭氏舒適護理模式[M].第6版.臺灣: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5.
Comfort care of patients undergoing indwelling silicone tube in nasal cavity after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Ren Xiaobo(Affiliated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730China)
1009-6493(2012)1B-0155-02
R473.76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2.02.034
任小波(1983—),本科,單位:100730,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
2010-12-29)
(本文編輯 范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