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春峰,張煥智
(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哈爾濱150080)
黑龍江省是我國重要的工農業生產基地,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地下水資源的要求(數量、質量)也越來越高。地下水賦存于地質介質中,具有運動緩慢、補給周期長、循環更新慢、自我修復能力差、地下水系統遭到破壞后難以治理和修復等特點,必須采取嚴格的措施,科學制定地下水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目標,為地下水合理開發、保護與管理提供科學依據,以保障供水安全、生態與環境安全,促進地下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近年來,已經建立了許多有關水資源保護的法律和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取水許可制度實施辦法》、《城市地下水開發利用保護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
這些法律法規的制定,標志著我國水資源保護已開始走向法制化的道路。但是,我國目前還沒有針對地下水的具體法律法規和規章,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綜合性法律中的規定過于原則和抽象,難以在實際管理工作中解決具體問題,法律的缺乏對地下水管理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因此,應進一步制定配套的專項法律法規以及密切結合當地具體情況的相關規定,同時不斷完善相關的司法和執法體系,加強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廣大民眾的法制觀念和守法意識,才能保證地下水保護與管理工作持續、有效的進行下去。
由于立法體系的不健全以及基礎性研究的缺乏,人們普遍對地下水開發利用的認識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從而也忽略了地下水的管理和保護。各級水資源規劃是水資源管理工作的主線,目前其中涉及地下水規劃的內容較缺乏,因而使地下水管理工作顯得零散和混亂,沒有了系統性。因此,應進一步加強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統一考慮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綜合開發利用、合理配置水資源,制訂合理、可行的地下水開發與保護措施。
1)松嫩低平原區與穆陵—興凱低平原區內分布較連續、穩定的承壓水,應主要應用于生活及與人類健康有密切關系的產業用水;松嫩低平原區淺層地下水可用于農業生產用水。
以上地區應遵循分層開采、分質供水的原則,要嚴格成井工藝,防止上部潛水與下部承壓水混合,致使承壓水水質發生變化。
2)松嫩高平原區分布不穩定(零散)的承壓水(包括基巖裂隙水),應以村、鎮生活及企業用水為主。
3)三江低平原區水資源條件良好。區內地表水資源豐富,并分布大厚度孔隙水含水層,賦存極其豐富的地下水,形成巨大的地下水庫,對地下水開采具有極強的多年調節能力。該區是我國主要糧食產區之一,對地表水、地下水進行綜合規劃、統一調度,建立相互協調的供、用水系統,將成為建設我國旱澇保收的糧食安全生產基地的強有力保證。
進一步查清松嫩平原區承壓水、穆陵-興凱低平原區承壓水及松嫩平原低平原區淺層地下水的含水層介質、分布、水頭高度(水位埋深)、富水性、開采條件等基本條件;應重點查明松嫩平原,尤其是大慶市、齊齊哈爾市區域內深層承壓水的層次、分布、富水性、資源儲量及開發現狀與可開發利用條件等。以使有限的地下水資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合理的保護與有效的管理。
區內地下水儲存量豐富,然而地下水儲存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非再生的資源,不可輕易開采利用。應進一步加強該區地下水開采控制水位的研究,在保障地下水儲存量的使用壽命及環境效應的前提下,實現地下水多年調節、有序開采允許利用的地下水儲存量,為保證當地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建設我國旱澇保收的糧食安全生產基地作貢獻。
對于外圍具有開發新水源地的水文地質條件的城市,應采取水源地分散布局的方式,以防止相互干擾,充分利用地下水資源和有效地保護環境。
確定城市供水地下水水源地,應按照國家制定的相應規程規范進行專門的水源地勘察及論證工作;同時,應注意補充以下工作:
1)水源地勘察應根據勘探試驗取得的相關參數,復核計算水源地所在水文地質單元在本行政區內的地下水補給量。該項地下水補給量應成為本行政區地下水開采審批的依據。
2)由于地下水開采后水文地質條件勢必發生改變,因此以勘察報告中提出允許開采量作為控制指標,顯然已失去意義。通過勘察試驗,分析計算確定水源地(井)“地下水開采控制水位”及“地下水開采控制水位”下的地下水出水能力,并以“地下水開采控制水位”作為控制開采超標的界限?!暗叵滤_采控制水位”是一個界定值,能起到監測開采作用,發現水位超過界限,可以提出警告或限制開采的措施;對保護水源來說,控制地下水開采水位是切實可行的。
對于分(零)散布置的開采井,也應通過勘察試驗,分析計算確定相應的“地下水開采控制水位”,作為控制開采超標的界限。
3)水源地范圍內應布置1~3眼監測井(非開采井),便于進行開采狀態下的地下水位監測,掌握水源地地下水位變化情況,及時復核、調整水源地(井)開采量。
應進一步加強礦區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勘探試驗工作,提高礦坑(井)排水量預測計算精度;加強已建礦區礦坑(井)排水量的系統監測工作,及時復核、調整礦坑(井)排水的可供水量,保證供水的安全性。
應進一步調整、完善和健全地下水動態監測機構與監測井網,加強地下水動態監測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提高地下水動態監測井網控制的目的性、代表性、典型性,保證地下水動態監測數據的科學性、準確性及可信度。
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穆棱—興凱低平原區,對區內不同地下水類型或不同供水開采目的層,應有針對性地分別布置地下水監測井網;多層含水層分布地段,應有針對性的布置地下水監測井組,分別同時監測不同含水層的地下水動態。控制性監測井網應垂直、平行水文地質單元內的地下水流向分別布置監測井,此類監測井應遠離開采水源地(井);靠近排泄邊界(江、河、湖泊等地表水體)應同時布置地表水體的水位、斷面徑流量觀測點。在主要地下水供水水源地及其周邊區應專門布置地下水動態監測井。各監測井應統一進行連標測量高程。
對地下水水位、開采量、水質及其變化趨勢進行全面、系統地監測。地下水動態監測井全部進行連續、系列的地下水位監測,選擇代表性地段監測井進行代表性時期的水質監測??拷判惯吔绫O測點應同時進行地下水、地表水的水位、徑流量及水質監測。
地下水供水水源地(井)都應有連續、系統的開采量記載,并應定期對地下水供水水源地(井)進行開采量復核。
開展地下水類型區典型地段地下水監測實驗站(點)的建設、監測及數據的研究、分析,定期復核地下水類型區地下水資源量。
應逐漸建立地下水監測信息系統、地下水環境預警預報系統等。加強對地下水動態監測資料的及時整理、分析及評價,為及時發現和掌握地下水開采狀況并采取適當的控制措施提供重要依據。
為了更好的利用地下水資源,進一步解決合理開發、優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護等問題,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應充分發揮地下水資源統一管理的職責,進一步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健全監控管理設施;加強水資源論證工作,強化地下水取水許可管理,真正落實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在地下水審批工作中,應嚴密關注針對不同用途分層開采。分布連續、穩定的孔隙潛水及弱承壓水,可供生活及工、農業生產用水;分布較連續、穩定的孔隙承壓水與裂隙孔隙承壓水,主要應用于生活及與人類健康有密切關系的產業用水;分布不穩定(零散狀)的承壓水或基巖裂隙水,應以村、鎮生活及企業用水為主。
對水源地(井)開采量的審批應建立在調查清楚該水源地所在水文地質單元在本行政區內的地下水補給量及現狀開采量的基礎上,以保障在該水文地質單元內總開采量不超過地下水補給量。應確定并審批水源地(井)“地下水開采控制水位”及水源地范圍內監測井的布置。應強制性規定水源地(井)進行連續性的開采時間、開采量及監測井地下水位的觀測記錄,并委托專業監測機構定期進行水源地(井)地下水水位、開采量監測及實際開采量復核。
在有孔隙潛水—承壓水含水層分布地區,如松嫩平原的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大慶市及穆棱—興凱低平原的密山市、虎林市,對水源地(井)應明確開采層位,注意采用分層取水、分質供水。嚴格審批開采井設計,防止上部潛水與下部承壓水混合,致使承壓水水質發生變化。
[1] 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黑龍江省地下水超采區控制與治理報告[R].哈爾濱: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2009.
[2] 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北方地區地下水資源量及可開采量評價工作的技術要求和方法[R].北京: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2003.
[3] 水利部松遼水利委員會.松遼流域水資源綜合規劃地下水資源量調查評價技術細則[S].長春:水利部松遼水利委員會,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