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希寧
在當今信息化程度日趨迅猛提升的環境下,醫院的現代化管理模式越來越離不開統計信息工作,統計信息工作已處于醫院生存和發展的舉足輕重地位。醫院統計信息管理是醫院管理的基礎性工作[1],不僅具有一般信息的特性,而且具有智能管理功能,特別是隨著醫院信息系統的建立,對統計信息需求量及信息深度、廣度以及實時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加強新時期統計信息工作日顯重要、迫在眉睫。
醫院統計信息工作擔負著管理醫院信息資源的職能,統計信息全面反映了醫院醫療、教學、科研、設備、財力、物資、行政等各方面管理的信息。隨著醫院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統計信息工作由封閉型轉向開放型,從內涵上不斷豐富拓展,由單一的統計職能轉變為統計與管理相結合的綜合職能。
2.1 領導決策離不開準確的統計信息 醫院統計信息部門是醫院信息流通的媒介,統計信息能夠及時、準確、全面地反映醫院各項管理數據的變化,詳實可靠的信息為各級管理者提供了無法替代的決策依據。例如,通過統計信息掌握所管轄區人群的健康狀況、疾病分類結構及變化趨勢后,決策層就能夠及時調整確定工作重點及人員安排,既有效地開發利用了人力、物力、財力資源,適應了就診病人的需要,又創造了社會效益、保證了經濟效益的提高。
2.2 有效監督離不開準確的統計信息 《統計法》明確規定,統計監督是統計人員的法律職責。通過監督來保證統計資料的時效性和準確性,產生客觀的信息流,才能準確反映醫院概況。如果統計數據失真,將直接影響到醫院統計數據的質量,影響統計分析和統計預測、決策等方面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使統計不能真正發揮其監督、咨詢和服務的功能。
2.3 科學評估離不開準確的統計信息 評價醫院綜合管理效能,首先是通過一系列真實可靠的數據來考量醫院的整體水平,醫院統計指標體系能夠綜合反映醫療總體效率,體現醫療質量的優劣,反映醫療水平的高低,是醫院管理水平的科學體現。同時,醫院管理者也可以通過各種統計信息驗證管理結果,并及時調整管理策略,促進醫院良性發展。
建立醫院信息管理計算機網絡系統,實行計算機網絡管理,是目前改進醫院信息統計工作的關鍵措施,是實現醫院現代化管理的迫切要求[2]。隨著醫院信息系統的廣泛應用,醫院統計工作由傳統的手工模式轉變為現代信息化模式。適應醫院新時期信息化建設的發展要求,必須強化統計信息工作。筆者認為,強化醫院統計信息工作主要應走好以下三條路徑:
3.1 提高統計信息質量是強化統計信息工作的“燃料棒”
3.1.1 注重數據源管理 統計數據的準確、及時、全面是提高統計信息質量的基礎。醫院信息系統運行后,信息數據的采集由傳統的單個統計人員完成收集任務,轉變為醫院各個網絡站點多人采集,不同人員業務素質水平不同、責任心也不一樣,信息類型、信息量也較以往復雜多樣,一個數據不準確或一個環節錯誤,將直接決定和影響整個系統的統計質量。作為醫院專業統計信息人員要轉變觀念,體現超前意識,經常深入科室調查研究,及時掌握各方面的情況,檢查、督促統計工作,注重原始記錄的填報和收集,加強病案歸檔以及各種流程信息管理,認真核對原始資料,確保統計數據的可靠性、及時性和準確性。
3.1.2 注意標準和口徑統一 統一統計信息標準是提高統計信息質量的關鍵。隨著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由于缺乏統一權威的標準,大量的統計指標沒有科學規范的描述和定義,造成目前各個系統之間的數據沒有可比性,信息共享難,統計和管理上出現偏差,嚴重阻礙了信息的交流和利用。因此,統計信息中統計口徑一致十分重要,包括數據的字段、路徑、選用的公式以及統計指標的含義等方面都必須逐一規范,做到有章可循,才能使統計信息在利用過程中保持信息的共享性。
3.1.3 注重統計監督 統計監督是提高統計信息質量的保證。要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制定嚴格的獎懲考核體系,定期進行考核。要設置系統監測,在醫院信息系統中配置統計信息質量邏輯核查軟件,對統計數據的采集進行實時控制,對不符合標準的信息提示或不予通過,并定期通報信息質量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信息偏差。要加強網上各個工作環節的密切配合,相互協調,全程監控統計數據,把聯網后統計工作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真正體現出來,使醫院網絡管理充分發揮作用。
3.2 加強統計信息開發利用是強化統計信息工作的“催化劑”
3.2.1 注重統計分析 要進行定期的綜合分析,建立健全綜合信息臺帳,全面收集醫院各類數據,密切關注各項統計指標,善于發掘信息,找出影響波動因素,研究解決辦法,及時反饋給管理者。在此基礎上,要有針對性地做好專題分析報告,提高統計分析質量和深度,發揮統計整體功能,將過去統計信息“單純數據輸入庫”整合成“決策思維噴泉”,使醫院統計工作在網絡條件下為醫院管理更好的發揮作用。
3.2.2 注重統計咨詢 為適應新時期醫院管理的要求,統計信息資料不僅僅提供給上級管理部門,還應積極地與醫院各科室合作,滿足各科室的信息咨詢。要把統計數據轉化為有效的信息資源,定期通報、分析各部門指標完成情況,從而觀察各科室的工作動態和差異,為各科室提供達標方向和查找未完成指標的原因所在,找出差距,促使提高。
3.2.3 注重統計利用 要通過統計信息進行醫療環節質量控制和終末質量控制,充分發揮決策輔助功能,確保各部門工作的良性循環,順利進行。要充分利用專業特長,幫助臨床人員進行課題研究、設計和數據處理,對醫、教、研活動進行指導和監控,使統計信息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3.3 提高人員綜合素質是強化統計信息工作的“引燃器”
3.3.1 注重統計人員業務能力的提高 醫院統計工作主要是服務于醫院管理者的,與多層次服務需求相適應的是醫院必須配備層次化的統計工作隊伍[3]。醫院統計人員要不斷學習,不斷更新業務技能,加強計算機網絡技術、醫學、醫院管理學、衛生經濟學等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使自己努力成為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以適應醫院統計信息工作不斷發展的需要。
3.3.2 注重醫務人員崗前上機培訓 醫院信息系統的運行,使涉及醫院管理的數據信息來自于各網絡站點,這就給各級醫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級醫務人員的操作水平也是保證統計質量的關鍵。信息主管部門要在系統運行前后采取集中培訓、分散自學等方式對操作員的工作流程、具體操作等方面進行培訓,以提高各網絡站點操作員的實際工作能力。
[1]蔣志勇.加強基層醫院統計信息工作的探討[J].現代醫院管理,2007,2:57 -59.
[2]黎 原,周維強.新時期醫院統計信息工作的任務與措施[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3(2):72-73.
[3]崔玉青,張玉萍.加強新形勢下醫院統計信息工作[J].醫藥論壇雜志,2004,25(1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