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 巍
汽車、高速鐵路、船舶、大飛機,近些年來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發展拉近了國與國、城市與城市間的距離,代步工具的現代化也給人們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這些交通工具的制造和行駛,應用了許許多多的石油和化工產品,這些產品在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中國汽車已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創造了今天的輝煌業績,少不了石油和化工產業的重要支撐。
目前,我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已達8800多千米。根據規劃,到2020年中國鐵路運行里程將超過12萬千米,其中1.6萬千米為高速鐵路。在高速鐵路的快速發展中,化學建材、工程塑料、聚氨酯、泡沫材料、涂料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強度擠塑板作為軌道板下有效的承重和彈性緩沖層可減弱震動和噪音,先進的防水系統解決方案可延長橋面使用壽命,創新的道砟膠用于減少飛砟、防止道砟粉化、減輕乘客震蕩感。此外,混凝土外加劑、車廂和車站的吸聲隔熱材料、火車內外飾涂料、采用工程塑料生產的火車軸承保持架、火車車門系統托鏈和絕緣軌距塊,以及用于座椅的聚氨酯泡沫、用于車頂的長玻纖增強聚氨酯板、遮陽板和車窗密封條等都是化工材料。
2011年6月21 日,國產大型客機C919展示樣機首次亮相巴黎航展,國產大型客機C919面對的是未來8~10年的市場。在油耗方面,大飛機會比現在的飛機降低12%~15%;環保方面,噪音指標要優于當時歐洲的標準;碳排放要比現在的飛機低50%左右。
大型飛機的先進性在相當程度上取決于材料的先進性。有人稱飛機質量減少1克就相當于節約1克黃金,因此在設計飛機時不是“斤斤計較”,而是“克克計較”。
復合材料能提高飛機的結構效能并降低制造成本,飛機結構復合材料化已是大勢所趨,并將從根本上改變飛機結構設計和制造傳統。國際航空制造業競爭的焦點已經集中在材料方面,復合材料在民用大飛機上的應用比例更是體現了一個國家的技術水平、工業水平乃至綜合國力。在新一代民用大型客機中,復合材料即將坐上飛機材料使用量的“頭把交椅”。
輪胎性能的優劣,直接關系到汽車駕駛的舒適與安全。保證輪胎和路面有良好的附著性,并承受著汽車的重量,追求綠色節能環保,開發功能性輪胎品種,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輪胎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輪胎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1/4,已經成為世界輪胎生產第一大國,建成了各種規格系列產品齊全的工業體系,并獲得了一系列具有原始創新特性的國際前沿技術成果。1949年中國輪胎產量僅2.6萬條、只能生產斜交胎,2010年輪胎產量達到4.2億條,居世界首位;1982年第一條工業化的國產轎車子午胎下線,2010年中國子午胎產量達到3.4億條。
我國輪胎產品結構也進一步優化,半鋼子午胎基本實現無內胎化,高性能、超低斷面和高速度級別的轎車子午胎發展迅速;全鋼載重子午胎、無內胎載重子午胎比例大幅提高;工程子午胎取得明顯發展。目前我國已能生產子午線和斜交兩大結構的載重、輕載、轎車、農用、工程、工業等六大類輪胎,規格品種約2000個,可基本滿足國內外用戶需求。
我國開發出的一系列高性能轎車子午胎,不僅行駛穩定、噪音低,而且抗側滑性能好、高速性能好。我國部分地區中長途貨運車輛無內胎輪胎的使用率已接近50%,大城市的公交車也普遍安裝使用了無內胎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