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萍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天津 300170)
科技查新工作是在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發展過程中建立起來的,隨著我國建立創新性國家政策的貫徹執行和國際間頻繁的科技交流,科技項目申報日益增多,科技查新需求不斷增長。為適應當前科技發展需要、提高科技查新業務水平、開展規范高效的查新工作,科技查新信息化是必然的發展之路,以便為國家科技創新事業提供更加高效、快捷的服務。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科技體制改革也隨之展開,科技查新作為科技體制改革的先期成果逐步建立和發展起來。198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頒布實施,我國某些科技查新機構通過檢索各國專利開展了專利查新工作。為加強查新工作的質量管理、不斷提高科技查新成果質量,國家科委在1990年10月頒布了 《關于推薦第一批查新咨詢科技立項及成果管理的情報檢索單位的通知》,這在全國范圍內快速推動了查新工作的健康發展。
為使科技查新工作規范健康發展,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為貫徹落實《決定》精神、規范查新機構的社會服務行為、保證查新成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科技部發布了《科技查新規范》及《科技查新機構管理辦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進一步規范了科技查新工作。
我國“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了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同時要求以科技為先導,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全面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創建國家科技品牌。在這種形勢下,如何提高科技查新水平問題日益突出,而通過建立高效便捷的網絡信息化服務平臺,可以有效地滿足新形勢下科技查新工作的要求。
科技查新,是指按查新委托人提出的查新要求,查新單位以《科技查新規范》為依據進行操作,查證其科研課題的新穎性并作出結論,即出具查新報告。根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科研課題重復率較高,國內科研課題研究重復率在40%左右(國外重復率約占30%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國外已研究開發和正在開發研究的公開技術,這嚴重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蒲姓n題在正式立項前,首先是查清該課題在國內外是否具有新穎性、是否已研究開發過,通過檢索查新能夠對其論點、技術路線、技術指標、研發方向等是否具有新穎性提供客觀判定依據,可以有效減少或避免重復研發,減少人力、物力、財力等不必要的浪費。科技查新能保證科技成果鑒定、評估的準確性和權威性,能夠為科技成果鑒定、評估提供客觀公正的文獻依據。在科技成果鑒定過程中,如果沒有科學準確的查新報告,專家小組專業知識和經驗難以保證覆蓋所需鑒定的科技成果,受個人水平能力及認知程度影響較大,人為不公正因素會或多或少地體現,不可能發揮公正的評判作用,會影響和妨礙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因此,以科技查新報告為依托、與專家小組專業知識相結合,從而可以保證科研成果鑒定、評估的公正性、可靠性、科學性和嚴肅性。
目前,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電子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創建聯機檢索平臺,充分使用快速增多的信息資源數據庫,能高效快捷地為科技查新用戶提供服務。這表明網絡技術在查新機構已得到了普遍的應用且越來越受重視,但同時科技查新網絡信息化建設也存在如下問題:
(1)檢索數據滯后、更新少。目前,全國各查新部門對科技查新的數據庫利用基本是一致的,相對也是比較齊全的。一般查新機構的網頁只有簡單的介紹,沒有更多更全更有價值的信息,甚至是長時間沒有更新。許多在研的或剛結題的以及未公開發表論文和出版書籍的科研課題文獻未收錄在數據庫內,使得查新結論并不完整。
(2)忽視專利查新和新產品開發論證查新。由于專利產品難度高且性質復雜,科技查新人員專利知識不足,導致檢索技能較低,不能適應專利查新的需求;約占半數的查新單位其專利數據庫不完整,導致查準率和查全率低。
(3)信息化程度低。計算機網絡及電子信息技術發展迅猛,各類數據庫資源增速加快,但構建遠程交互信息平臺使科技查新工作實現網絡信息化的很少,表現在信息化程度低、效率不高。
建設科技查新信息化服務平臺主要是為了高效快捷地為查新客戶提供優質服務,使服務水平邁上一個新臺階,減輕查新人員的工作負荷和重復勞動,提高查新工作效率。由于計算機網絡技術、電子信息化技術已深入到各行各業的用戶端,以Internet為媒介建立起聯機檢索平臺,共享數量眾多的數據庫資源,徹底改變了以往科技查新的傳統手段。利用Internet查找專題信息資源,對選擇合適的檢索工具和選用最佳檢索網址至關重要。因此,需要建立一個專用的科技查新網站,能優化搜索引擎,即通過Google、搜狐、百度等搜索引擎直接搜索關鍵詞查找結果,并對網站結構進行合理優化,拓展業務范圍,促進查新機構的業務增長。
水利部海委科技查新機構是國家一級查新單位,以水利水電工程領域及相關行業為中心,查新課題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水利及相關行業科研領域的研究狀況。在海河流域范圍內,開發利用查新檔案數據庫,構建科技查新信息化服務平臺,使查新檔案數據庫網絡化,實現查新項目信息資源共享。
下面,簡要介紹海委科技查新機構經常利用的主要國際、國內網絡數據庫系統及網站。
(1)Dialog 系統(www.dialogweb.com):該檢索系統共收錄世界著名學科600多個,擁有了工業、農業、生物學、化工科學等各個領域的科技文獻資料5億多條,形成世界上最大的綜合學科數據庫,通過該系統能夠快速準確地檢索到所需資料。
(2)歐洲專利局專利數據庫(ep.espacenet.com):該數據庫為免費檢索的專利數據庫,每周進行一次更新,能夠提供歐洲、日本和美國3個專利入口。截止目前,共收藏世界各國的專利300多萬份,并能提供全文專利發明的說明書,說明書通過圖形掃描形成全文數碼化。
(3)萬方數據資源系統(http://www.wanfangdata.com.cn):該數據資源系統由四大子系統構成,包括數字化期刊子系統、科技信息子系統、醫藥信息子系統和企業服務子系統,形成由40多個欄目、100多種數據庫及5 000種電子期刊組成的信息全面的資源系統。其中,數字化期刊子系統就有5 000多種科技期刊,是一般水利科技查新項目使用最多的數據庫。在查新檢索時,首先根據查新課題的類型選擇子系統和相應的數據庫,用相關檢索字段進行組合檢索,根據需要還可以進行2次檢索和跨庫檢索等。
(4)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www.tydata.com):該數據庫由維普咨詢公司建立,集納了理、工、農、水等多個領域的中文期刊9 000多種、各類科技文獻800多萬篇。該數據庫的檢索特點是檢索格式簡單、檢查方式多樣,提供了5種簡單易行的檢索方式進行檢索,檢索后能夠下載全文。
(5)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www.cnki.net):該數據庫由九大專輯、126個專題文獻數據庫組成,自1994年創立以來,除收錄了5 000多種期刊全文外,還收錄了7 000多種國內公開出版的核心期刊的題錄、摘要等。該數據庫的特點是保持數據實時更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的實時動態更新的中文學術期刊數據庫。
(6)中國專利信息網(http://www.patent.com.cn):該網為免費使用的檢索專利的數據庫,收錄了1985年至今的發明專利和實用專利資料。
另外,水利科技人員還可利用互聯網上的搜索引擎查取相關文獻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