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王婷婷
每年八月的第一個星期,是世界母乳喂養周。世界母乳喂養周是由世界母乳喂養行動聯盟組織發起的一項全球性的活動,旨在提高社會和公眾對母乳喂養重要性的認知水平。母乳喂養究竟有哪些益處?嬰兒為什么要盡量避免吃牛奶?記者就這些問題對北京婦產醫院護理部主任姜梅進行了采訪。
對于嬰兒喂養食物所選擇的順序,毋庸置疑,母乳是首選。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因為母乳中富含嬰兒所必需的營養,而且最容易被嬰兒消化吸收;如果母嬰分離了,則應該將母乳擠出來,裝在奶瓶里喂給嬰兒吃;若是碰到有特殊情況的嬰兒,例如有些早產兒,則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母乳喂養,最后,才會選擇配方奶。
姜梅認為:什么叫配方奶?從名字來講,顧名思義,制作人員認為孩子體內少什么就添加什么,例如,制作人員認為現在孩子不能缺維生素A,就添加維生素A,不能缺鐵元素,就加鐵,不能缺鈣,就加鈣,甚至不需要加的,也加進去了,比如三聚氰胺。都是人為的。這只是說,他們是根據自己的想法制作奶粉,而不是根據孩子身體的真正需要,從這一點來說,母乳更具優勢。保持六個月純母乳喂養,對于嬰兒的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
從奶粉的加工工藝上說,好的奶不是加工成奶粉,而是制成鮮奶;其次是制成盒裝奶;再次才會制成奶粉。現在很多奶粉廣告把奶粉形容得比母乳還好,這會對媽媽們造成很大的誤導。目前,大多數嬰兒奶粉的原料主要還是牛奶。
從成分上來比較,牛奶中的蛋白質含量要比母乳中的蛋白質含量高得多。普通人認為,蛋白質含量高是好的,但其實不然。即使孩子是足月分娩的,他們的胃腸道系統發育也沒有那么完善,對于大分子,還是無法消化吸收的。而從蛋白質的分子量來說,母乳中蛋白質的分子量要小,更容易消化。反之,奶粉中的蛋白質,是大分子量的,就難于消化。而且在母乳中,乳清蛋白與酪蛋白之間的比例是60∶40,這個比例對于嬰兒來講是容易被消化吸收的。而牛奶當中的酪蛋白比例卻比乳清蛋白高,酪蛋白的分子量大,進到嬰兒的胃里,會形成大塊,導致嬰兒消化不良,甚至會吐奶。形象地說,同時給兩個孩子喂奶,給其中的一個孩子喂母乳,另一個喂奶粉,食物在胃里停留一段時間后,假設兩個孩子都發生嘔吐現象,那么,吃奶粉的孩子吐出的奶塊一定會比吃母乳的孩子所吐的奶塊大,從一個側面也可說明母乳好消化,易代謝。
母乳在孩子胃里的停留時間是兩個半到三小時,而牛奶在嬰兒胃里停留的時間會更長。牛奶中的蛋白質分子量大,難于消化,多出來的的分子量就需要靠嬰兒的腎臟來代謝,這樣一來,就會加重嬰兒腎臟的負擔。此外,母乳里中還含有緩瀉劑,因此,吃母乳的孩子大便很好排,而吃牛奶的孩子的大便會發干、發硬。從這一點來說,也應盡量避免給嬰兒吃牛奶。
姜梅經常這樣跟媽媽們說:“母乳既是糧食又是水,渴了餓了都放心給孩子吃,只吃母乳就完全可以。”人類的孩子需要最快發育的是大腦,母乳中對于這類元素的合成是最自然的,只要媽媽不偏食,媽媽分泌的乳汁就完全可以提供給孩子足夠的營養。
不單單是吃牛奶,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說,人工喂養可能會影響到孩子智力的良好發育。
母乳喂養,媽媽頻繁地將孩子抱到懷里,在喂奶時,對于嬰兒來講,媽媽是最貼近、給予關愛最多的一個人。每個嬰兒都會有一個口育期,在乳房上完成口育期會促進孩子的心理發育,在喂奶的過程中,媽媽會跟孩子說話,會有目光交流,會愛撫孩子,這對于嬰兒來講是一個全方位的刺激,這種全方位的刺激對大腦的發育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吃牛奶或者說人工喂養就很容易忽略這個問題。例如:請一個月嫂,月嫂很可能一邊喂奶,一邊看電視,對于孩子來講,這種刺激就不會有,就有可能會對孩子智力的良好發育造成影響。
母乳中含有獨特的抗體,可抵抗疾病。在喂奶的過程中,媽媽自身生病了,她體內就會自動生成抗體,為了保護孩子,母親就會從乳汁中分泌一部分給孩子,那么,孩子就相當于接受了人工免疫,生病的機會就會減少,這種抗體牛奶里卻沒有。
寶寶生出來以后首先要呼吸,但又不可能給孩子提供無菌的空氣,緊接著就要吃,同樣也不可能給孩子提供無菌的食品,這對孩子本身也沒有好處。母乳里的抗體就是針對這兩個系統的,一個是消化道,另一個是呼吸道,因此,吃牛奶的孩子就更容易在這方面出現問題。從出生的時候就吃最天然的食品,對孩子的體質來講也是相當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