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順義分局(100300)孫偉 李樹華
當前,藥品安全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出現藥品安全問題,人們往往就會把矛頭指向藥監部門,甚至出現監管不力的指責,這對宣傳工作提出了更大的考驗。因此,如何做好宣傳工作,加強輿論引導就成為重要的議事日程。作為戰斗在藥品監管第一線的基層藥監部門,要充分發揮戰斗前沿的作用,在宣傳工作上狠下工夫,樹立起藥監良好形象,爭取群眾的理解支持。但是,基層藥監部門往往受到人員、經費等的限制,在宣傳工作的投入上難免捉襟見肘。如何突破限制,創新宣傳形式、宣傳方法,從而更有利于被公眾接受和理解,取得滿意的宣傳效果,已經成為基層藥監部門需要共同解決的問題。本文結合北京市順義區藥品監管網絡建設情況,分析通過搭建和充分利用監管網絡這個平臺,構建基層藥監宣傳網絡的全員參與模式,是對基層藥監宣傳工作方法的一次有益的探索。
毛澤東同志曾說過,宣傳工作是黨的第一個重大工作,是團結自己人、戰勝敵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1]。這是毛澤東同志對宣傳工作重要性的高度概括、認識和定位。對于政府機關來說,搞好宣傳工作,有利于提高社會的知曉率、增加公眾的參與率,對提升政府公信力、建設服務型政府也起到重要的作用。藥監系統自建立以來,一直注意宣傳工作的開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較藥監實際工作,還有一定的差距,在藥品安全問題較為敏感的今天,進一步加強藥監宣傳工作被提上了重要的議事日程。本文結合順義區藥品監管網絡建設情況,分析通過搭建和充分利用監管網絡這個平臺,構建基層藥監宣傳網絡的全員參與模式,是對基層藥監宣傳工作方法的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探索。
1.1 藥品安全受到高度關注 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健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食品藥品安全問題也隨之成為各級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密切關注點。一旦出現藥品安全事件,藥監部門就成為眾矢之的,藥監部門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1.2 藥品安全事件屢有出現 從全國范圍看,食品藥品安全問題時有發生,“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無不刺激著人們敏感的神經;就北京而言,近年來,連續破獲了“孫寧制售肉毒素案”、“4·14李彬等人特大犯罪團伙制售假藥案”、“11·20曾文芳特大制售郵寄假藥案”等,在成功破案的同時,藥品市場存在的隱患也難免令人擔憂。
1.3 網絡發展增加受騙機率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使得人們的空余時間減少,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給人們提供了更大的方便,越來越多的人利用網絡來尋求醫療用藥服務,這就給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利用網絡虛假宣傳,利用現代物流郵售假藥,令百姓防不勝防。
1.4 百姓對藥監職能了解不夠 藥監系統形成10年來,很多百姓對藥監部門的職能仍然比較模糊,在“看病難、看病貴”的呼聲中,偶爾曝出的“天價醫藥費”事件更增加了人們的不滿情緒,政府連續的藥品降價,百姓也未能深切感受,對于種種問題,百姓自然將矛頭指向監管部門,面對各種轉嫁而來的批評議論,藥監部門也是苦不堪言。
因此,要注重加大宣傳工作的投入,要尊重宣傳工作規律,把握宣傳工作特點,堅持以群眾關心的內容為宣傳重點,加強輿論引導,向社會展示藥監工作的成績、藥監隊伍的精神風貌,將藥監所做的努力告知于民,使百姓在了解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地參與到藥監工作之中。
基層藥監部門普遍存在人員少、經費緊張、監管和服務對象眾多、業務繁忙等問題,在繁重的日常監管壓力下,在宣傳的投入上,勢必會有不同程度的壓縮。
2.1 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一支好的隊伍是做好工作的關鍵,對于宣傳工作來說,有其內在的規律,專業性較強,知識覆蓋面廣,對人員素質的要求比較高。一方面,基層單位人員編制少,且出于監管的需要,大多數為藥學、醫學相關專業人才,很少有新聞、文秘等專業出身,在宣傳工作上往往力不從心;另一方面,基層單位沒有專門的宣傳部門,從事宣傳工作的人員多為兼職,由于日常工作繁忙,常常無法全身心投入,在宣傳工作上多是被動應付差事,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
2.2 宣傳陣地較為薄弱 由于受到經濟條件的制約,基層單位在宣傳的投入上明顯不足,宣傳工具和宣傳用品不能得到有效保證,加上人員的缺乏,無法保證宣傳的持續性,沒有形成廣泛的宣傳陣地,宣傳起來往往事倍功半。
2.3 方式手段缺乏創新 由于專業人才的缺乏,宣傳的形式、方法、內容往往創新不夠,由于工作人員身兼多職,往往沒有更多的時間去精心策劃,宣傳工作的形式手段較為單一,不利于被群眾廣泛認可。
2.4 宣傳機制尚待完善 基層藥監部門作為宣傳的第一線,還未形成完善的宣傳工作機制,所以還需要進一步明確和規范。
2011年,北京市藥監局提出了圍繞“藥品安全”這個中心,服務“藥品監管”這個大局的核心定位,提出藥監宣傳工作要與社會需求同步、與藥監發展同步、與監管需要同步,要建設“具有首都水平、適應首都發展、服務首都人民”的宣傳工作體系。為基層藥監宣傳工作提供了指導思想,明確了定位和方向,是今后藥監宣傳工作努力的目標。
3.1 加強藥監宣傳工作的建議
3.1.1 樹立大宣傳理念 宣傳工作不僅僅是宣傳部門、宣傳系統和宣傳工作者的事情,更多的要靠全體干部職工,所有工作人員都有做好宣傳工作的義務。要樹立大宣傳的理念,行政審批、日常監管、行政執法等日常工作都是宣傳,與行政相對人、普通百姓的溝通交流就是對藥監工作的一種宣傳。要不斷強化新聞宣傳意識,樹立監管即是宣傳的理念,實現藥品監管和宣傳工作的有機結合。
3.1.2 加強宣傳隊伍建設 宣傳工作有其自身的規律性和特殊性,需要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在基層人員編制很難突破的情況下,深挖資源,提高現有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是做好藥監宣傳工作的關鍵。
3.1.3 構建宣傳工作平臺 要加強宣傳陣地建設,為群眾搭建宣傳工作平臺。①充分利用傳統新聞媒體,發揮其覆蓋面廣、易于接受的優點;②加強新興媒體平臺效應,發揮其時效性強、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的特點。
3.1.4 建立宣傳長效機制 要取得宣傳工作的良好效果,就要保證宣傳活動的多樣性、持續性和良好的社會影響力,就要在長效機制上下工夫,以促進宣傳工作有序發展、持續改進。
3.2 依托監管網絡,發動全民參與的宣傳模式分析 2011年,北京市藥監局順義分局借助順義區作為“北京市社會服務管理創新試點區縣”的契機,大力推進北京市藥監局藥品安全百千萬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三級監管網絡建設,將藥監宣傳工作有機地融入其中,并發動了全民參與的宣傳模式,開展了一系列貼近群眾生活、深受百姓歡迎的宣傳活動,營造了“人人都是宣傳形象,處處都是宣傳環境”的良好氛圍。
3.2.1 融入社會管理,開展多樣化宣傳在區北小營鎮,將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納入社會管理的“1+1+15”模式。具體做法是,鎮黨委、鎮政府的每一名處級干部分包一片,每一名科級干部各包一村,每一名村黨員干部和一名村民代表承包15戶村民,構建起藥品監管的網絡體系。承包農戶的黨員干部和村民代表,能夠及時地將藥監信息傳達到每個人,并且可以根據不同的對象選擇更容易被接受的方式,更貼近群眾生活實際,更具有針對性,取得的效果更加明顯。
針對學生群體,開展千名中小學生爭當食品藥品安全小使者活動,召開啟動大會,誦讀藥品安全倡議書,讓安全用藥的意識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芽,再通過其向他們的長輩進行宣傳,小手拉大手,促進藥監宣傳實實在在地進入千家萬戶。
在勝利街道,相關負責人和藥品安全員一起將社區的文藝愛好者聚集起來,舉辦藥品安全宣傳文藝匯演,將藥品安全知識巧妙地以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現出來,讓百姓在娛樂中進一步了解安全用藥知識,自覺抵制藥品違法行為并主動向身邊的人進行宣傳,營造良好的環境。
3.2.2 創新宣傳方法[2],體現宣傳優勢 藥品監管工作具有特殊性,需要公眾具有較強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基層藥監宣傳本著讓公眾從了解藥監到理解藥監,再到肯定藥監,最后主動融入藥監、參與藥監的總體思路,構建廣泛的宣傳平臺,不斷加大藥監宣傳的廣度和深度。目前,依托監管網絡,全員參與的宣傳模式已經初顯其強大的宣傳效應。
3.2.2.1 宣傳觸角更加延伸,宣傳范圍更加廣泛 監管網絡的建立和完善,使藥監宣傳更加深入到百姓之中。自編、自導、自演,自己策劃、自己宣傳,靈活多變的宣傳形式使百姓能切切實實地感受到藥品安全宣傳,更易被百姓所接受,更有利于廣泛傳播,從而使百姓在不自覺中完成從宣傳對象到宣傳者的角色轉變,進一步提高了藥監宣傳的覆蓋率、滲透率和傳播率。
3.2.2.2 資源整合更加有力,藥監宣傳更加有效 監管網絡的建立和完善,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藥監宣傳隊伍人員少、工作多的矛盾。同時,由于監管網絡人員多、專業范圍廣,有的藥品安檢員本身就專門從事宣傳工作,在和藥監部門打交道時,經常能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有利于藥監宣傳工作者進一步打開思路,創造出更多切合實際、深入人心的宣傳工作模式和方法,從而促進藥監宣傳工作更加高效。
當然這其中也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比如藥品安全員對藥品專業知識了解有限,在宣傳工作中有時可能會出現偏差,這就需要藥監工作人員與監管網絡密切溝通,加強對網絡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提高他們為藥監工作的能力。
總之,藥監系統成立10年余,相對來說,很多工作也才剛剛起步,監管中還面臨著很多難點,需要藥監工作者去攻克。本文從藥監宣傳工作入手,分析現狀、研究對策,舉區域內的工作開展情況為例,言其成效,探索基層藥監宣傳工作模式和方法,希望能夠為基層藥監宣傳工作提供一點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