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說“男女有別”,外國人說“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男人和女人無論是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無論是在語言上還是情感上,都是大不相同的。男性和女性在投資理財上的偏好,實際上是男人和女人對財富收入的不同訴求,對未來生活的不同預期。男性向往權力和支配,而女性從心底都想追求控制和安全感。當然在投資理財這件事上自然是風格迥異、涇渭分明。
雖然精打細算似乎是女人的天性,但在理財這件事上,有時還真需向男人取取經(jīng)。他們只按需購買、不沖動消費、更注重未來價值……女性理財不妨“換位思考”,“偷”他們的大腦來理你自己的財!
“激情”VS“保守”
【女性理財常態(tài)】:容易滿足,獲利達到一定程度就想收手
【男性理財常態(tài)】:進攻型理財心態(tài),著眼未來利益
一般來講,理財工具大致可以分為:儲備型、穩(wěn)健型、進取型和保障型。絕大多數(shù)男性對于理財?shù)臒崆椴粊営趯ψ闱虻目駸?,而這4種類型的理財產品恰似一支足球隊伍中的后衛(wèi)、中鋒、前鋒和守門員。男性更喜歡進攻型球隊,一般按照3—3—4—1的隊形來購買理財產品,即將投資理財?shù)腻X分成11份,其中的3份購買儲備型的產品,另外3份購買穩(wěn)健型的產品,其中的4份購買進取型的產品,剩下的一份購買保障型產品。而一般女性更喜歡按照5—3—2—1來購買理財產品。在投資理財上,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滿足,當獲利達一定水準時,男性還想再多賺兩成,女性卻早就落袋為安。
基于女性的這種慣常理財心態(tài),在熊市中,更守紀律的女性更容易保住勝利果實。但是在牛市中,天性上的瞻前顧后、優(yōu)柔寡斷會使得大多數(shù)女性不喜歡冒險。女性投資者雖然數(shù)量眾多,理財渠道卻多以穩(wěn)健方式為主,少有獲得問鼎的機遇,容易錯失賺大錢的機會。如果條件許可,不妨像男人一樣展開一場華麗的冒險吧,轉變只求穩(wěn)定不看收益的傳統(tǒng)理財觀念,積極尋求既相對穩(wěn)妥、收益又高的多樣化投資渠道,最大限度地增加理財收益。
“感性”VS“理性”
【女性理財常態(tài)】:投資易受影響,容易被各種因素左右
【男性理財常態(tài)】:認準目標便堅決執(zhí)行,且注重計劃性
女性生而感性,她們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打擾,閨蜜們的投資動向,甚至陌生人的一句評論,都會對她們的決策產生較大的影響。在理財中情緒化,感情用事、目標飄忽不定、遇事不果敢屢見不鮮。在這時,就需要學習男性那種常常能夠謀定而動,按照計劃一步一步執(zhí)行的優(yōu)點。他們在投資上往往更加注重計劃性,同時還有著極度的自信,只要他們認定的事情,會毫不猶豫地咬定青山不松口。男性的這種特質使得他們更加容易收獲投資的成功,當然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情形也會導致他們失敗慘烈。
女性在作出投資決定時,一方面希望追求完美,另一方面又不能原諒自己的“過失”,在這種心理情緒的影響下,就算是神也會失誤,何況是個有血有肉的人。也有夠耐心又夠堅持的女性投資者,她們對待這些金融投資產品的態(tài)度就如同對待自己的子女,長期持有,心血澆灌。但任何一種投資,它們的表現(xiàn)和市場情況有可能發(fā)生較大的變化。所以,在這個時候,女性更應當學習男人的那種理性,以理性的眼光作出取舍,當斷則斷,而不是一味地因“愛”持有。女人在投資中最大的敵人有時候也許就是你自己,克服情緒化,像男人一樣“狠”一點,有意識地避免一些無效信息給自己帶來的干擾,往往能給理財和投資帶來更好的效果。
“自我”VS“他人”
【女性理財常態(tài)】:容易吸取大量信息,混淆自己的決定
【男性理財常態(tài)】:關注自我
女性遇事愛傾訴,又善于收集各種各樣的信息,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聽講座,傾聽專家的意見,或者和閨蜜進行交流。雖說“兼聽則明”,但也有“聽風就是雨”,如果對市場沒有明確的判斷,爆炸式的信息往往會導致無法進行過濾和篩選,引發(fā)的后果就是喪失投資良機。在理財上隨大流,跟隨親朋好友進行相似的投資理財活動,不顧自己的風險抵御能力而盲目跟進,結果造成了資產流失。所以,這時不妨借鑒一下男人那種關注自我、相信自我的特點。
通常認為,男性遇事愛獨處,因為男性的特點更偏向于“獨居動物”,當面對投資理財這樣的陌生領域、知識壁壘時,很多男性寧愿自己對著電腦里的“蠟燭圖”慢慢摸索,或者研讀各種專業(yè)經(jīng)典。大多數(shù)男性對自己更有信心,喜歡獨立思考,對待事物和問題容易形成自己的判斷。一旦形成自己對投資的判斷后,往往有一種近乎偏執(zhí)的傾向。男性能夠嚴格執(zhí)行自己的決定,喜歡按照自己的游戲規(guī)則去對待投資。對于男性來說,在對投資和市場判斷正確的時候,這種特質會幫助他們很快地收獲成功,當然如果判斷錯誤,他們不僅不容易更改自己的決定,而且往往容易變本加厲,甚至犯下孤注一擲的錯誤。所以,在學習他們優(yōu)點的同時,也要規(guī)避他們那種過于自我的毛病。
“宏觀”VS“細節(jié)”
【女性理財常態(tài)】:迷戀細節(jié),忽略大局
【男性理財常態(tài)】:注重宏觀大局,不糾纏小節(jié)
女性通常目光比較“家?!币稽c,喜歡親力親為。當一個新政策出臺后,雖然在表面上進行一些小小操作,但終究沒有“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把握大局總不能得心應手。而且女性不同于男性會在高風險和保持勝利姿態(tài)的壓力下,追求可觀的收益。她們通常更關注長線小利的累積,所以有一句話就是“男性理大財,女性理小財”。因為男性更會關注整個宏觀經(jīng)濟局面,雖然有時候有粗獷之嫌,但總體上更大度、更具效率,能夠抓大放小,不在小事上過多糾纏和斤斤計較,關注大勢的變化和轉折。不過各位姑娘也別氣餒,如果自己迷戀細節(jié)的毛病一時半會兒很難改掉,不妨安慰自己,這樣的特點倒是比男性更適合投資房地產。
女星榜樣示范
激情型:陳好
男人思維特點:進攻型心態(tài)
“萬人迷”陳好,其實另有一個著名稱號“股神”。她曾大舉買入一只名為ST黑龍的疑似垃圾股,并且在其停牌前的19個交易日中,一直奮不顧身地大舉搶購。在2009年ST黑龍復牌當天的交易中,陳好一舉把股票全部賣出。據(jù)悉她的建倉成本僅300萬元左右,而ST黑龍股改復牌后市值暴增至3000多萬元,僅此一舉,她凈賺了約2700萬元。
理性型:李冰冰
男人思維特點:理性、重計劃
圈內號稱“拼命三娘”的李冰冰,理財方法簡單而理性,工作賺錢、有計劃地消費、存錢,三點一線。這是一種初級的理財方法,但是卻非常有效果。再加上當年“無心插柳”認購華誼公司的36萬原始股,如今市值已近2000多萬元。
宏觀型:趙薇、王菲
男人思維特點:有大局觀
在投資房地產方面,趙薇比“樓神”王菲還要早。在北京,趙薇在順義等地購買了多處別墅公寓。另外,她在上海的“滬青平”別墅圈也購置了新樓。目前該處別墅售價均在千萬以上。而“樓神”王菲自不用提,目前在北京的豪宅至少有3處。王菲最早購買的是位于北京東四環(huán)北路的嘉林花園別墅。另一位歌壇天后那英也住那里,兩位天后成了鄰居。據(jù)悉,該別墅區(qū)緊鄰使館區(qū),王菲當時購買的價格每平方米就已經(jīng)近2萬元,而隨著北京近年的房價暴漲,王菲的這套房產的身價早已輕松過數(shù)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