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湖北省新課程高考的第一年,與2011年相比,《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湖北卷)語文科考試說明》(以下簡稱《2012年考試說明》)具有實質性的調整,但《考試說明》滲透著漸變原則,總體保持穩定,新增內容和題型的命制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要求,命題理念、考查能力、內容范圍、試卷結構、附錄等均有較大變化。
一、命題理念突出課改
呼應新課程理念,突出能力立意、素養立意,優化高考選拔功能。新高考考試卷是與普通高中新課程相配合的,試卷體現新課程理念,立足于“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設計考試內容,有效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2012年考試說明》最大的變化是增加了選考內容,突出了考試自主性和開放性。必考內容包括現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和寫作:選考內容應為現代文閱讀中的文學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閱讀,考生任選一類文本閱讀答題。但湖北卷按《湖北省高考實施方案》意見,現代文閱讀暫不設選考題,而是將文學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都納入考試的范圍,每年根據命題實際確定當年考查的是文學類文本還是實用類文本。各類文本的考點闡述與能力要求依據《考試說明》的規定。必考:語文必修(1~5)、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外國小說欣賞。選考:語言文字運用、古詩文閱讀中的名句名篇默寫。
二、能力要求增加探究
去年的《考試說明》要求考查考生識記、理解、分析綜合、表達應用和鑒賞評價等五種能力,而《2012年考試說明》則要求考查考生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表達應用和探究六種能力。探究能力的考查,強調學生基于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對文本的內涵、寫作意圖等方面的個人獨特的感受和體驗,特別強調個性化的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2012年考試說明》規定,探究能力的考查集中在文學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的閱讀中進行。根據《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課程標準實驗版)》(以下簡稱《考試大綱(課標版)》),其他各省課標卷均增設了探究能力的考查,以呼應新增的能力要求。但各套課標卷考查的模式不盡相同,大部分課標卷按照《考試大綱(課標版)》規定,在現代文閱讀中的文學類文本閱讀或實用類文本閱讀中設置一道題考查探究能力,還有部分課標卷則不局限于《考試大綱(課標版)》的規定,將考查范圍拓展到其他領域:如北京卷在文言文閱讀部分設置一道閱讀延伸題——其實質就是探究題的一種:湖南卷在選考題的閱讀中涉及探究能力的考查;天津卷在古詩鑒賞、語用題部分融入了探究能力的考查,涉及范圍最廣。
從各類探究題所擬的題面來看,大部分探究題有著較為鮮明的標志,如題干中出現“探究”二字,或要求談談“你的看法”“你的觀點”“你的理解”“你的認識”“對你的啟示”“寫作意圖到底是什么”,而這些正與《考試大綱(課標版)》所規定的“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探討作者寫作意圖”等探究能力的考查內容相對應。各類探究題設計的考查目標,有對文本內容的分析挖掘,有對寫作技巧、人物的分析鑒賞,還有由文本向現實的延伸拓展。
文學類閱讀本身具有很多“不定點”和“意義空白”,不同的主體、不同的視角必然帶來文本解讀的多義性和開放性,而這無疑給探究能力的考查提供了廣闊空間,因此湖北卷很可能在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古詩鑒賞兩個板塊中設置探究題。
三、考查范圍有所增大
《2012年考試說明》中的考試內容范圍確定為語文基礎知識(含語言文字運用和文學常識),古代詩文閱讀(含文言文閱讀、古代詩歌鑒賞和名句名篇默寫),現代文閱讀(含論述類文本閱讀和文學類/實用類文本閱讀)以及寫作共四大板塊。新增內容和變化簡述如下:
1.語言文字運用
將“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改為“語言文字運用”。對識記字音的要求增加了“常用字”的限制。對漢字字形的要求增加了“正確書寫”,并且提法上用“規范漢字”。在“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考點中,增加了“反復”的修辭手法。將語言表達的要求“準確、鮮明、生動”與“簡明、連貫、得體”的位置作了互換,以示強調語言表達首先要簡明、連貫、得體。
2.文學常識
增加“識記必修課程‘必修1’至‘必修5’的五個模塊和選修課程《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和《外國小說欣賞》兩個模塊中,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常識。識記‘附錄三’中文學名著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等”要求。課標版《考試大綱(課標版)》已取消對文學常識的考查,而我省繼續保留這方面的考查,主要是想引導考生重視教材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常識,重視經典文學名著的閱讀。考查的范圍可能是先少后多,逐年擴大;選用的題型今年是四選一單選題,逐步過渡到五選二的多選題、填空題以及簡答題等;考查的要求會逐年提高,難度也會逐年增加。
3.古代詩文閱讀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40篇,舊綱只有35篇。在語言文字運用和名句名篇默寫部分設置選做題。會在名句名篇默寫部分采用多量給題、學生少量選做的方式設置選做題,主要是為了擴大名句名篇默寫的覆蓋面,給考生提供更多的選擇,適當降低考生作答的難度。然后逐步擴大到語言文字運用部分,在考點中增加了“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要求。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
4.現代文閱讀
必考部分要求閱讀一般論述類文章,其能力要求比舊考綱有所降低;選考部分分為文學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要求更細致、更明確、更高,同時還增加了“探究”層級的能力要求。文學類文本閱讀要求:“閱讀鑒賞中外文學作品。了解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手法。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注重審美體驗。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l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5.寫作
只是表述上的變化。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作文考試的要求分為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基礎等級要求:符合題意i符合文體要求;感情真摯,思想健康;內容充實,中心明確:語言通順,結構完整;標點正確,不寫錯別字(錯3字扣1分,重復的不計)。發展等級要求:深刻(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系,觀點具有啟發作用):豐富(材料豐富,論據充實,形象豐滿,意境深遠);有文采(用詞貼切,句式靈活,善于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表現力);有創新(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獨到之處,有個性色彩)。
四、試卷結構適當調整
近幾年,從總體上看,客觀題(選擇題)的賦分中所占比例呈下降趨勢,主觀題比例呈上升趨勢。2011年我省是36:114。考慮到客觀題和主觀題的考查各有利弊,所以新高考試卷不宜大幅減少客觀題,所以新考綱客觀題賦分權重約24%。
目前高考語文的考試題型包括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文言文斷句題、文言文翻譯題、簡答題和寫作題。另有材料分析概括題,可納入簡答題型;還有表述題,可看成小的寫作題。盡管上述題型均非新高考試卷獨有,但進入新高考后,一些傳統題型也出現了新變化。如多選題,簡答題中的材料分析概括題,還有表述題中的實用文體寫作等。根據命題實際要求,這些題型均可納入我省的新高考試卷。
試卷結構有所調整,2011年七大題23小題,今年五大題23小題。試卷考點內容排序與2011年相比有較大變化:(一)語言文字運用,(二)文學常識,(三)現代文閱讀(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本閱讀),(四)古代詩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古代詩歌鑒賞和名句名篇默寫),(五)寫作。根據考綱精神,湖北省的新課標高考語文試卷結構如表一。
五、附錄更加豐富
《2012年考試說明》附錄除“2012年高考命題使用工具書”“古詩文背誦篇目”,增加了“名著閱讀目錄”,附錄二和附錄三中加*號的列入2012年度考試范圍,古詩文背誦篇目40篇,比2011年增加了5篇,新增名著閱讀考查目錄5篇。
題型示例,按照考試內容排序,各板塊內容配有不同考查題型組合若干。題型示例大量地選用了外省市近年來新高考的經典題。外省高考命題對語文能力的考查角度可謂多種多樣,不言而喻,好的題型值得借鑒和思考。
題型示例在“語言基礎”題中,選有字音、字形、近義詞、成語、病句、標點、句子銜接等各地考題。在“語言運用”題的選擇上顯示出多樣化,命題具有時代性、生活性、新穎性等特點,例如句式變換、提取要點、應用修改、場景描述、短文寫作、圖文轉換、句子銜接、材料點評、擴寫仿寫等。在“文學常識”題型中,只有填空題和選擇題兩種。在“古代詩文閱讀”題型中,除選擇實詞、虛詞、內容、概括和翻譯題外,還增加斷句示例,其選句或是文本內,或是文本外。詩歌鑒賞題中,設有探究題。名句名篇默寫或8選5,或2選1。“現代文閱讀”題型中,論述類文本閱讀以全國課標卷為主,文學類文本閱讀選文以散文、小說為主,實用類文本閱讀選文以傳記通訊為主。在“寫作”題型中,今年只選取了4道高考寫作題,除1道全國卷試題外,全部是本省題型,比較全面,其中包括命題式、半命題式、情景式、材料式等,這就要求考生的復習更加全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