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不一樣的話,也許就不會導致幸福感的下降。
培育核心競爭能力是成功“走出去”的基礎。通過組織結構創新,以完整的產業鏈整合為出發點,實現資產優化配置,高起點構筑發展平臺,提升經濟運行效率,形成了一致對外的優勢,總成本控制能力大大增強。
通過商業模式創新,創造更為先進的“專業化技術服務+重大裝備制造+系統集成服務”的工程總承包商業模式,形成競爭對手難以模仿的成本、工期、質量更優的比較優勢,有效降低工程總承包風險,不僅在競爭中獲得主動權,而且迅速擴大市場份額。
通過科技創新,形成專有的成套自主知識產權及系列核心技術和成套重大裝備制造能力,還形成了長期不斷優化提升、保持領先的創新機制。
強化合同履約能力是成功“走出去”的關鍵。履約能力反映一個企業的競爭力,同時也反映企業技術水平、業務模式、誠信程度和文化影響力等綜合實力。高度重視履約能力的提升,通過提供物超所值的服務贏得境外客戶的信賴,從而不斷提高市場化程度和企業的安全性。
不斷培育“客戶體驗”的國際市場服務文化,以“客戶利益最大化”為出發點,在國際市場倡導“客戶體驗”的服務文化,滿足客戶需求,重信重義,嚴格履約,風險共擔。弘揚“敬事禮人”的企業文化,傳播重信重義的中國文化,用文化的感召力吸引更多的客戶,開拓新的市場。
提升風險管控能力是成功“走出去”的保障。有效的風險管控能力是實施“走出去”戰略不可或缺的基本功,通過總結經驗、完善制度,建立境外項目風險管理體系等手段,不斷提升風險管控能力,為成功實施“走出去”戰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集團因地域變化制定恰當的風險管控策略。當今境外市場,沒有絕對無風險區域,任何一項制度的全部內容也不可能在任何地方全部通用。要在境外市場求生存、圖發展,必須根據風險管理的共性和個性問題,實施全面的風險管控策略和措施。集團從每個項目的市場信息收集開始,深入研究項目所在國的政治局勢、法律法規、自然環境、風俗習慣、貨幣及匯率的穩定性等基本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各類風險防控策略和措施。
(據中材集團董事長譚仲明在中央企業負責八會議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