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稅源的隱蔽性和流動性變得越來越大。因此,有效加強稅收管理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和復雜。本文結合筆者的實際工作經驗,就基層稅務單位如何有效加強稅收管理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觀點,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基層稅務單位;稅收管理;責任追究
中圖分類號:F810.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2-0001-01
一、前言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稅源的隱蔽性和流動性變得越來越大,與此同時,納稅人的經營經營形式和交易方式多樣化,稅源零星分散、隱蔽性強,稅收控管難度加大,稅收流失比較嚴重。因此,有效加強稅收管理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和復雜。本文就基層稅務單位如何有效加強稅收管理進行探討。
二、開展政策培訓宣傳
基層稅務單位應該定期組織舉辦轄區內企業財務人員和企業稅收管理員參加的政策學習培訓班,學習宣傳國家稅收征管法規政策,解答稅收管理中遇到的政策或征管難題,更新參訓人員政策知識,提高非居民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稅法遵從度,提高稅收管理員的業務技能。同時,完善稅收管理機制。注重加強對稅收管理員稅收管理重要意義的宣傳,增強其管理意識,促其履行非居民稅源管理義務,明確管理責任;嚴格落實源泉扣繳制度,擴大對納稅人的稅法宣傳,使納稅人主動履行非居民稅收扣繳義務;加強與商務局、工商局、規劃局等部門協作,暢通外部信息采集渠道,拓展非居民信息獲取范圍,掌握非居民稅源底數,堵塞稅收管理漏洞,提升非居民企業的稅收監管水平。同時,從制度入手,落實責任制,嚴格考核制度,掌握納稅人生產經營、產購銷、納稅申報以及發票的領用存情況,特別是加強重點行業、重點稅源大戶以及納稅異常戶的稅收征管,時時掌握納稅動態,搞好稅源分析和納稅評估。樹立服務意識,全心全意為納稅人服務。在陽光服務、延時服務上打造納稅服務亮點,公開稅收管理員的手機號碼,將工作時間延伸到8小時以外,為納稅人和當地政府提供便捷服務,進一步提高辦稅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三、加強稅收管理員日志管理
一是制定《稅收管理員日志規范》。規定了應該記錄的內容,包括稅務登記管理、資格認定管理、發票管理、申報征收管理、走訪納稅人、月度小結等12個大項、23個小項。規定了記錄的原則、方式、方法,記錄時堅持實事求是、簡便實用、隨時記錄和不重復記錄的原則,必須用鋼筆或圓珠筆記錄,做到字跡工整,記錄清晰,頁面清潔,規范有序。
二是強化監督考核。將工作日志管理納入目標管理考核,實行等級加扣分制,被評為“好”等次的每人次加1分,“一般”等次的不獎不扣,“差”等次的每人次扣1.5分。
三是定期開展展評。按照“分局一月一小評,縣局一季一大評”的形式,定期開展日志展評,搭建觀摩交流平臺,促進相互學習。
四、全面加強個體稅收管理
我們以某基層稅務單位為例,該單位全面加強個體稅收管理,2011年1至10月共組織入庫個體稅收421萬元,同比增收50萬元,增幅達13.5%,主要做法如下:一是指派專人,分頭到戶,督促商貿企業將庫存商品明細帳、銷售明細帳、費用明細帳、銀行存款明細帳、現金日記帳設置齊全,以便核查。要求各分局加強日常巡查,對納稅人在停業期間每月至少應巡查一次,對非正常戶、注銷戶要連續三個月到實地進行核查,對不達起征點戶每季巡查一次。二是加強戶籍管理。定期與工商、地稅等部門比對登記信息,開展個體戶戶籍清理,1-10月份新辦理個體稅務登記234戶,同比增加116戶。三是建立協稅護稅機制,強化定額管理。通過財政、醫保、煙草等部門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每季度后取得家電下鄉、醫保刷卡、卷煙批發等信息。同時,做到定額前注重數據采集,定額后比對,以及定前公示、定后公開等工作,實行陽光定稅。1-10月近100戶個體定額戶進行調整,月均增加稅款0.5萬元。四是加強“以票管稅”。加強普通發票核銷,將發票管理與納稅申報、窗口代開發票、定額信息結合,通過系統與各月申報數據比對,監控發票超定額,在發票核銷時進行補稅處理;未達起征點戶達到起征點后,及時調整定額。五是加強“窗口”代開發票管理。規范崗位設置,加強征前審核,規范資料管理,嚴格執行先稅后票制度,對未完稅的一律不得開票。1-10月份代開發票入庫增值稅94萬元,同比增收44萬元。
五、以責任追究為保障,嚴格考核,切實做到“顆粒歸倉”
為確保稅收征收一體化管理落實到位,基層稅務單位應該經濟爭取地方黨政支持,政府將各相關部門稅收征管的協稅護稅工作納入了年度工作考核,對有協稅護稅任務的單位制定了單項考核獎勵辦法。財政部門拿出專項獎勵資金,對完成協稅護稅任務的單位,按入庫稅款數額一定比例給予獎勵,提高部門積極性。同時,規定建設項目實施和項目管理單位以及財政、地稅、建設、國土、房產、交通、公安等職能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及經辦人為具體責任人,全面進行把關。凡因單位或部門把關不嚴造成稅收流失的,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并限期追繳流失稅款,追繳不回的,財政從其單位經費中劃交;對發現有較大偷稅嫌疑又不及時通報國稅部門的,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對因國稅部門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工作失職造成稅收流失的,除責令相關人員限期追繳流失稅款外,同時追究其責任。政府應該每年組織召開1次聯席會議,總結、分析、研究強化征管措施,優化信息共享方式和協作配合辦法。稅費征管督查辦公室將不定期對有關職能部門的配合協作情況進行督查。通過強化措施,嚴格考核,有效堵塞了稅收征管漏洞,切實做到了“顆粒歸倉”。
參考文獻:
[1]何順梅.房地產行業稅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工會財會,2011,2:123-126
[2]何旭.稅收管理信息化建設及路徑探討[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1,2:122-124
[3]王金城.發揮稅收職能作用助推經濟社會發展[J].中國稅務,2011,1:130-134
[4]曹樹武.信息化環境下稅收管理若干問題探析[J].湖南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1:156-158
[5]劉衛明.加強大企業稅收管理的探索與思考[J].涉外稅務,2011,3:13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