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簡述現代軟件質量的國際標準、分類和常用現代軟件測試技術。
關鍵詞:軟件測試;靜態測試;動態測試;黑盒測試;白盒測試
中圖分類號:TP3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2-0062-01
隨著計算機技術在各個領域中的廣泛使用,軟件重要性越來越顯突出,人們在享受軟件產品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重點關注軟件產品的質量。對那些質量不合格的軟件產品給開發商和用戶都帶來麻煩,而在一些關鍵部門的應用,如果出現質量問題則是毀滅性的。因此加強軟件測試是提高軟件保證的關鍵。
一、現代軟件質量標準
盡管軟件的質量難以量化評估,但也有公認的質量標準,目前通行的國際標準是ISO 9126,該標準從6個方面(質量特性)來對軟件進行細化定性評估,詳見下表。
二、現代軟件測試的分類
毫無疑問,軟件測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一點,在找出軟件中的錯誤和缺陷時進行嚴格評審和詳細測試仍然是主要手段。軟件測試分類見下表。
三、常用現代軟件測試技術簡述
(一)靜態測試
靜態測試是指被測軟件的目標程序不在計算機上執行,通常需求分析階段即可開始,它對發現軟件錯誤和缺陷的貢獻率很大,錯誤和缺陷越發現得早,所花的成本越低。靜態測試(各階段)內容與測試工具見下表。
(二)動態測試
動態測試是被測軟件的目標程序在直接計算機上執行。動態測試(各階段)內容與測試工具見下表。
(三)黑盒測試
黑盒測試包括:
(四)白盒測試
(五)其他軟件測試技術
除了前面4種常見測試技術,以下測試(調試)技術也經常被使用:
1.逐句執行技術。
2.多余物尋找/刪除技術(特別是資源有限時需要進行,也可靜態進行)。
3.軟件執行狀態動態顯示技術。
4.運行錯誤/故障的定位和修復技術。
四、結語
為了開發出高質量的軟件,進行軟件測試是重要的手段。通過測試,其中的錯誤可以發現,但是想要證明錯誤已不存在,卻無法實現,因此,軟件測試具有一定的狹隘性,為了能夠保證軟件的正確與高質量,必須在軟件測試的基礎上,進行全方位綜合性的軟件質量把關。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本著現代軟件工程的理念,從技術與理論、環境與工具、控制與管理、規范與標準等四個方面全面實施軟件工程。
參考文獻:
[1]朱少民.全程軟件測試[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
[2]董曉霞.軟件測試工程化的研究與實踐[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6,27(11)
[3]朱少民.軟件測試[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劉妍(1978.9-),女,九江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軟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