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智能建筑在國內外不斷興建,智能化電氣設備的不斷應用和發展,給供配電的可靠性、安全性、質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保證智能建筑工程的安全,本文對智能建筑工程防雷及接地的質量控制要求及常見質量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智能建筑;防雷接地;微機系統
中圖分類號:TU8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2-0173-01
智能化大樓和小區內多系統帶來了接地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接地系統質量的好壞,將影響智能化系統的功能與價值。
防雷系統是整個接地系統的重要基礎。在保護接地系統中引入總等電位、輔助等電位、局部等電位的安裝施工。采用獨立的PE干線在每層樓引出分支線的方式,解決設備、金屬構件等接地保護,給人們創造一個安全環境,采用單獨引線,屏蔽及抗靜電措施來滿足電子設備的直流接地要求。保證電子設備不受電磁干擾,能正常地精確運行。
接地系統由接地體、接地匯集線和接地連接線等部分組成。接地體由垂直接地體(如基礎的鋼筋混凝土柱,長度為2m和ф50mm鍍鋅鋼管或50mm×50mm×5mm鍍鋅角鋼,采用石墨電極或混凝土包封電極等)和均壓網(帶)(40mm×4mm鍍鋅扁鋼連接而成)組成接地匯集線,應放在地下室可電纜引入室。相應樓層(機房)可設置接地分匯集線。接地匯集線截面應滿足泄漏最大故障電流的要求,一般采用不小于120mm2的銅排流條。
一、防雷及接地系統檢測
1.智能化系統的防雷及接地系統應引接依GB50303驗收合格的建筑物共用接地裝置。采用建筑物金屬體作為接地裝置時,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Ω。
2.智能化系統的單獨接地裝置的檢測,應執行GB50303中第24.1.1、24.1.2、24.1.4、24.1.5條的規定,接地電阻應按設備要求的最小值確定。
3.智能化系統的防過流、過壓元件的接地裝置、防電磁干擾屏蔽的接地裝置、防靜電接地裝置的檢測,其設置應符合設計要求,連接可靠。
4.智能化系統與建筑物等電位聯結的檢測,應執行GB50303中第27.1節的規定。
二、防雷及接地設備質量控制要求
防雷裝置由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組成。弱電保護器常用的保護元件有放電管、氧化鋅壓敏電阻和TVS二極管及其常用的各類保護器(如浪涌過壓保護器SPD),接地端子板的銅質、鋼質材料,螺栓材料,焊接材料如火泥烙焊或107銅焊條焊接接地匯接排(銅牌匯流條),接地線等器材,應符合設計要求,器材應有出廠檢驗證明。合格證等質量保證資料,主要技術參數均應符合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如IEC標準和GB50057標準)中的有關規定。
三、常見質量問題
[現象1]同一臺變壓器的供電系統中的用電設備中存在著接地保護、接零保護混用的現象。
[原因分析]用戶對供電部門統一規定不能正明確執行,隨意采用或改變保護方式,導致接地保護、接零保護混合使用。當用這種方法接地保護的設備出現碰殼短路現象,短路電流會使零線電位變高,這時所有采用接零設備的外殼上就帶有危險電壓,危害到人身安全,與此同時由于零線電位的升高,使整臺變壓器供電范圍內的單相、三相用電設備的正常供電遭到損壞,將有可能導致用電設備被燒壞。
[防治措施]必須嚴格遵守供電部門的規定,做到統一管理。
[現象2]機房中的微機經常出現運行失常,讀寫錯誤,影響外部設備的正常運行,嚴重時,可影響到整個微機系統工作。
[原因分析]系統沒有良好的接地系統所致,但這種現象出現時,人們往往懷疑計算機質量不好或微機帶上了病毒等,而造成這些誤解的多數原因是人們對系統接地的重要性不了解。現具體解釋如下:
(1)電源部分。由于提供12V和5V的大電流電源,大部分用開關管工作在25kHz至60kHz之間,這樣就會在開關管、整流管和線路的周圍產生高頻電磁波輻射,廠家均用帶散熱孔的金屬屏蔽層,然后再和微機本身的公共接地點相連接,如果電源沒有接地或接觸不良,就會產生干擾。
(2)工作控制部分(包括鍵盤、主機、硬驅、CPU、內存條、顯示器、打印機等)開關和啟動都會產生較強的感應電動勢,這瞬時的反向電壓(尖峰部分)就會通過地線通入大地,從而對微機起到保護作用。
(3)接地方法要正確,不要接到避雷接地線或者自然地體(如自來水管、暖氣管等)上。
[現象3]壓敏電阻或氧化鋅避雷器安裝錯誤,造成感應電荷對電子設備的沖擊,避雷器不起作用。
[原因分析]由于雷擊感應可能在火線L和零線N上同時產生過電壓,盡管對地感應過電壓將會很高,但因為火線和零線常常是平行架設的,所以感應電壓的極性相同,波形相近,其電位差很低,很難擊穿壓敏電阻或氧化鋅避雷器,導致感應電荷對電子設備的沖擊。
參考文獻:
[1]郭福雁.建筑電氣安裝工程[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8,8
[2]郭維鈞.建筑智能化技術基礎[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01,6
[3]沈士良.智能建筑工程質量控制手冊[M].北京: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12
[4]黃民德.建筑電氣安裝工程[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11,10
[5]馮立斌.淺析建筑電氣安裝工程中的問題與改善措施[J].科技創新導報,2009,2